李強首次調研為什麼選湖南株洲和長沙?

2023-03-25     抱朴財經

原標題:李強首次調研為什麼選湖南株洲和長沙?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要培育世界一流的先進位造業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李強

作者:今綸

3月21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湖南調研並主持召開先進位造業發展座談會。

李強到湖南的兩個城市進行了調研,分別是株洲和長沙。

為什麼要去湖南?為什麼選這兩個城市?釋放了什麼信號?這是我們尤為關心的。

01 湖南屬於「三中」省份

公允地說,湖南在2022年的表現是非常優秀的,我們還是拿數據說話:

湖南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87萬億元,同比增長4.5%、高於全國1.5個百分點;

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7.2%,高於全國3.6個百分點,居經濟十強省第1位;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4%,高於全國2.6個百分點;

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47301元、19546元,分別增長5.4%、6.8%,高於經濟增速。

從總量到規模工業,從消費到錢袋子,湖南的「成績單」都是比較靠前的。

在複雜的當下,尤為值得一提的是:

過去十年,湖南進出口總額由2012年1385.7億元增加到2021年5972.8億元,增長了3.3倍,連續跨過四個千億大關,近五年年均增長25.2%、居中國第一位。

長沙

一個非沿海地區的省份在過去三年相對複雜的情況有這個數據,確實值得高看一眼。

回到現實中,湖南屬於「很中部,很中國,很中間」(即「三中」)的省份,具有典型的代表意義:

湖南在中國的中部,是相對而言在地理上沒有特殊優勢的省份,中國類似這樣的省份不少。

湖南的人員構成、湖湘文化、產業結構和邊疆以及沿海地區都不同,比如沿海一些城市的外籍人士會多一些,湖南很中國,很有代表性。

而且湖南的經濟總量、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也是在排行榜相對中間的位置。

湖南是如何在「三中」的情況下做到相對優秀的,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尤其是湖南的GDP增速、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都高於全國水平,這個湖南有點意思。

02 株洲是同級別城市的優秀代表

李強第一站去了湖南株洲,株洲有什麼特點?

當然有。

株洲是同級別城市的優秀代表去年入圍全國製造業城市40強,居第36位,較2021年前進6位。

雖然去年株洲的GDP排名在省內只是第五,位列長沙、岳陽、常德、衡陽之後,但是她和常德、衡陽也只有幾百億的差距,潛力很大。

就是在這麼一個388萬人口的城市,卻有一段威水史:

株洲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批重點建設的八個工業城市之一,是中國老工業基地。

株洲最為人熟知的當然是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牛到什麼程度?

2022年,株洲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1家,總數達到58家,其中12家分布在軌道交通領域。

以中車株機、中車株洲所、中車電機三大主機公司為龍頭,株洲集聚軌道交通裝備產業390餘家上下游企業,成為全國軌道交通領域產業規模最大、鏈條最齊、研發實力最強、產品譜系最全的集聚區。

中車株機公司城軌事業部

2022年10月,工信部確定株洲為首批開展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試點城市。

所以說在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這一領域,絕對是「天下不敢小株洲」。

不僅如此,株洲的中小航空發動機產業獲評國家先進位造業集群,新增先進硬質材料、陶瓷、服飾、高分子新材料4個省級產業集群,國省集群數量穩居全省第一。

株洲的研發投入強度穩居全省首位,預計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1%。

說株洲是同級別城市中先進位造業的優秀代表,這絕對不是過譽之詞。

而且這座城市給自己定的2023年目標也不低,比如: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8.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5%左右;進出口總額增長20%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以內;居民收入增長高於經濟增長。

這些增速其實沒幾個城市敢寫在政府報告里,株洲底氣很足,直接就寫了,可見還是有金剛鑽的。

株洲

關於製造業的占比,株洲也直接表態——2023年,力爭製造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4%以上。

株洲的思路是符合時代潮流的,株洲的實力是相對突出的,這都是株洲成為調研樣板的重要因素。

在株洲,李強考察了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株洲硬質合金、湖南山河科技等企業,他的建議也是很務實的,他說:「推動先進位造業發展,根本靠創新、靠人才。企業要大力培養、吸引和用好優秀科技人才,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打造更多有話語權的產品和技術。」

他特彆強調了人才的作用,因為長期的地方工作經驗告訴他,類似株洲這樣的城市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都是不容易的,畢竟要面臨省會和一二線城市的「人才爭奪戰」,人才穩住了,培養好了,株洲大有「錢途」。

03 什麼是真正的長沙?

李強在湖南調研的第二站是長沙。

長沙在過去幾年是個「異數」,為什麼這樣說?

她以強硬的手段擊退了炒房客,讓長沙成為一個讓炒房客有去無回的城市。

她堅決提升先進位造業,而且收穫頗豐。

與此同時,長沙市民的消費力也不錯,而且出了不少消費方面的網紅品牌。

所以,今日的長沙你說她是一個娛樂化很厲害的城市吧,她的製造業很強;你說她的製造業一路狂飆吧,大家又紛紛傳說她的夜間經濟很迷人。

長沙

打開長沙的帳本看看,我們就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長沙。

在2022年,長沙的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8%,位居全國萬億城市前列。

長沙位居全國先進位造業百強市第八。

高新技術企業突破6600家,創新能力連續三年位居國家創新型城市第八。

我們尤其要關注工業:

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7%左右,其中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8.5%,排名中部第一、全國城市前列。

工業用電量保持8.4%以上增幅。

而且錢也是在實實在在增加的:

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01.8億元,剔除政策因素影響,同口徑增長8%,稅收占比70.7%。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8萬元、增長5.6%,超過同期經濟增長水平。

長沙的先進位造業實力是令人艷羨的:

博世汽車、三一集團18號工廠被認證為「世界燈塔工廠」。

長沙三一集團18號廠房智能化製造車間

中聯、藍思等5家企業入選「中國智能製造50強」,新增弗迪電池、惠科光電等7家百億產值企業。

星邦智能入選「全球工程機械50強」,長沙成為全球第2個擁有5家以上世界工程機械50強企業的城市。

長沙到底發生了什麼?到底突破了什麼?為什麼在先進位造業領域可以持續向上突破?弄清楚了這些問題的答案,確實有利於此後的產業發展政策的制定與完善。

李強考察了長沙比亞迪汽車、中國鐵建重工、藍思科技等企業,他的發言有兩大關鍵詞:

第一個關鍵詞是「世界一流」。

他指出,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要培育世界一流的先進位造業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

長沙和株洲的體量不同,級別不同,而且確實擁有一批龍頭企業,李強希望長沙的這些企業繼續攀登高峰,要在全世界去爭做一流。

長沙比亞迪

第二個關鍵詞是「尊重企業家」。

他說:「實打實幫助企業解決困難,積極營造尊重企業家、鼓勵創業創新創造的濃厚氛圍,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不斷增強企業發展新動能」。

3月13日,他在人民大會堂的記者會上也曾說:「我們將在新起點上大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平等對待各類所有制企業,依法保護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各類經營主體公平競爭,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兩次的表態對於民營企業家來說都是積極信號,而且高度一致。

李強首次調研選擇了湖南株洲和長沙,主線就是力挺先進位造業,他的說法是:「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大力發展先進位造業,推進高端製造,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這些年來,湖南在先進位造業方面屢創佳績,贏得關注其實也在意料之中。

湘人勇猛銳進,繼續加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5e455a4476d623d38230ee90e3f4e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