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新冠毒王」正全球傳播,世衛組織提醒JN.1風險升級,國內已出現

2023-12-21     科普大世界

原標題:新一代「新冠毒王」正全球傳播,世衛組織提醒JN.1風險升級,國內已出現

三年新冠疫情期的結束已經過去一年了。大家也都以為新冠疫情已經遠去了,殊不知是一種新的新冠毒株正在國外「攻城陷陣」所向披靡,《中國新聞網》也報道稱這種病毒已經進入國內。

12月19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初步風險評估,將JN.1新冠毒株單獨列為「需關注的變異株」(Variant of Interest,VOI),因為它有著「顯著傳播優勢」。這種病毒自今年8月25日首次在盧森堡被監測到以來,至今已在全球41個國家被發現,正在演變為全球最主要的新冠流行毒株。

而從時間上看,它的發現到成為主流病毒的時間,不過才三個多月。而從傳播速度來看,JN.1毒株目前在美洲、歐洲和西太平洋地區流行的變異株中均排名第一,很快便成新一代「新冠毒王」。

科學研究發現,JN.1毒株是新冠病毒奧密克戎BA.2.86變異株的第二代亞分支,但JN.1在刺突蛋白中還具有額外的L455S突變,這意味著它可能具有更強的傳播優勢。因此美國圭爾夫大學進化生物學家T·瑞安·格雷戈里表示JN.1相比目前全球主要流行變異株XBB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大機率會成為下一個新冠系列病毒傳播的「主導者」。

那麼JN.1除了傳播力更強之外,這種新冠新毒株有什麼可怕的地方嗎?通過歐美國家感染過這種病毒的人們的表現來看,該病毒易引起高燒,有加拿大華人在分享感染表現時表示感覺都快「燒糊了」;對喉部的損傷也較為嚴重,兒童對其免疫力較低,不少兒童吞咽困難,嗓門發聲沙啞,如同被病毒「毒啞」了一般,而且不少幼兒園因為感染者較多,大部分孩子請病假在家,導致一些幼兒園已經「空了」。

世衛組織也表示JN.1在全球流行毒株中的占比正快速增加,10月30日至11月5日這一周,它在新冠系列病毒中的占比還只是3.3%,但到了11月27日至12月3日這一周,它的占比已經高達27.1%,猛增了8倍多,而且在不少國家已經成為最主流的新冠病毒。

美國疾控中心也表示JN.1變異株9月份才在美國出現,但感染病例目前已占該國新增病例的20%,而在美東北部該毒株已占據主導地位,近期大機率會成為全美範圍內的主要變異株。

同一時期,JN.1新增病例在新加坡的占比從1.4%飆升至72.7%,在法國的占比則從10.9%大幅升至45.5%,另外在歐洲的英國、德國、西班牙、比利時、義大利以及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越南和南亞的印度等國家,JN.1變異株感染現象也都呈快速增長趨勢,這使得一些國家不得不重新啟用疫情期使用的某些防疫措施。

比如在新加坡,12月3日至9日的一周內就新增了56043例新冠確診病例,比前一周增加近75%,這些病例中的60%都是感染了JN.1,新加坡衛生部門因此「強烈建議」國民室內、擁擠場所或與高危群體互動時戴上口罩。而印尼則在機場和港口重新啟用了紅外熱成像測溫儀等儀器。

目前這種新冠病毒變異株也已經來到了我國,截至12月10日,我國本土病例中也已經監測到了7例JN.1變異株,但是檢測到的病例在實際已有病例中的占比是很小的,而且人們。目前對於新冠已經不採取什麼防範措施,所以這種毒株在國內的傳播幾乎是不可阻擋的。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其實也不用太擔心,JN.1變異株雖然傳播力較強,但也並不比其它新冠病毒難對付,雖然它的免疫逃避能力增強了,但是對付XBB變異株的新冠疫苗對它依然有效。

世衛組織也表示,目前JN.1變異株給全球公共衛生帶來的額外風險較低,但北半球正逢冬季,它的流行可能會增加各國公共衛生系統應對呼吸道感染的負擔。

消息來源:《中國新聞網》12月21日報道《傳入國內的JN.1變異株,是什麼來頭?》

連續地震數十天後,冰島火山終於噴發了,這輪噴發或長達數個世紀

新發現糖尿病新病因,無關胰島素而是與一種酶有關,控酶便能控糖

長高的「胖五」三年來首次發射,送遙感41星入軌!這顆衛星有多大

我國可復用太空飛行器上天,X-37B確定發射新日期,齊上太空意欲何為

我國打造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比太陽亮1萬億倍,這台裝置可不一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46c1f81eb8a9c66ac4fce2eef5f1a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