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中國文化的中科院外籍院士,再獲諾貝爾獎,上交大校長樂了

2022-10-07     奶爸聊教育

原標題:喜歡中國文化的中科院外籍院士,再獲諾貝爾獎,上交大校長樂了

喜歡中國文化的中科院外籍院士,再獲諾貝爾獎,上交大校長樂了

諾貝爾獎是全球科學界最為著名的一個獎項,每年到了頒獎階段,都會受到無數人的關注。這個獎項的獎金不是很多,所代表的榮譽卻是鮮少有其他獎項能夠並駕齊驅,能夠獲得諾貝爾的科學獎,說明他的研發項目受到所有同行的認可,並且對未來科技的發展有著「燈塔」作用。為此,一個人一輩子能夠榮獲一次諾貝爾獎就已經足夠讓人羨慕不已,然而,在諾貝爾獎歷史上還有4個驚才絕艷的科學家一生拿到了2次諾貝爾獎,他們就是居里夫人、約翰·巴丁、來納斯·卡爾·鮑林和弗雷德里克·桑格爾。就在大家認為百餘年內,不會有科學家還能企及這份榮耀時,一個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卻在2022年第二次獲得了諾貝爾獎,他就是卡爾·巴里·夏普拉斯。

夏普萊斯也是諾貝爾獎進入21世紀後,唯一一名兩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縱觀他的一生,還能發現中國文化中的「伯樂與千里馬」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完美印證。這位出生在美國費城的科學家小時候並沒有接觸過數學,而是對生物十分感興趣,家門口大海成為了他每天必去遊覽的地方,他會帶著小鏟子去尋找各種奇奇怪怪的生物,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為此,所有人都以為他將來的發展方向必然是生物領域。

高中畢業,斯普萊斯的人生軌跡還真的沒有脫出人們的意料,他成為了一名醫學預科生,如果不出意外,未來世界就會有一名叫做「斯普萊斯」的醫生。但是,在史丹福大學,他遇到了一名改變人生軌跡的老師,在這位老師的帶領下,他離開了醫學,進入了化學領域。於是,世界上少了一位「斯普萊斯」醫生,卻多了一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化學家。我想,斯普萊斯的成功真的需要感謝那位帶領他走進化學的大學教授,正是因為他的發現和賞識,才有了後續斯普萊斯的輝煌。

這就像在我們的平常生活中,每個人其實都有擅長的一面,遇到伯樂,他就可以帶領你充分發揮出自己擅長的一面。相反,也許命運就是另外一個不同的景象。

當然,斯普萊斯能夠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除了遇到伯樂,還離不開他對化學的喜愛,這是一切榮耀的基石。在他成為麻省理工學院助理教授時,有一次,他的實驗不小心出了事故,弄瞎了一隻眼睛,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放棄化學研究。

現在,很多家長都想讓孩子愛上學習,卻往往忽略了要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只有孩子真正願意學習,成績才能穩步提升,尤其是高中階段學習繁重時,更需要「熱愛」的支撐。考大學選專業更是如此,唯有熱愛,才能在枯燥乏味的科研中才能甘之若飴、堅持不懈。

斯普萊斯和中國還有不小的緣分,早在2019年,他就當選了中科院外籍院士,為許多中國年輕的科研工作者解疑答惑。不僅如此,他自己還是一位中國文化迷,非常喜歡中國文化,就連自己的科研項目「點擊化學」,他也用《道德經》中「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解釋其哲學道理。可以見得,中國文化現在正越來越受眾多外國知名科學家的喜歡。

此次斯普萊斯第二次獲得諾貝爾獎,消息傳出的時候,除了這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十分高興外,還有一位中科院院士樂了,手舞足蹈、非常興奮,他就是上海交大常務副校長丁奎嶺,原來早在多年前,他就曾經預言斯普萊斯一定會再次獲得諾貝爾獎,如今預言成真,他十分開心。

讓我們再次祝賀夏普萊斯老先生再次榮獲諾貝爾獎,同時,也希望未來中國科學家也能再次登上諾貝爾獎的頒獎禮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3f2abd9bac670d3acfc472f478b50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