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主黨領導人遇襲身亡,黎以會否全面開戰

2024-09-30     文匯報

9月29日,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郊,一名男子站在空襲後的街道上。

以色列軍方28日發表聲明說,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在以軍27日的空襲中死亡。真主黨此後發表聲明證實了該消息。

分析人士認為,儘管以色列近期已連續「定點清除」多名真主黨高層人物,但納斯魯拉之死影響遠大於其他人,以色列此次行動表明其戰略的「重大突破」。輿論普遍認為,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已處於全面戰爭邊緣,以軍地面進攻黎南部地區或使當地變成「第二個加薩走廊」。

納斯魯拉身亡加劇真主黨對以仇恨,黎巴嫩或將採取大規模報復,地區局勢很可能進一步升級。但由於真主黨遭遇重創,伊朗等地區反以力量又受多重因素限制難以協助真主黨大規模反擊以色列,黎以或將持續呈現「低烈度衝突」狀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29日表示,中方高度關注有關事件,對地區緊張局勢升級深感擔憂。中方反對侵犯黎巴嫩主權和安全的行為,反對和譴責一切傷及無辜平民的行動,反對任何激化矛盾導致地區局勢升級的舉動。中方敦促當事方特別是以色列立即採取措施推動局勢降溫,防止衝突進一步擴大甚至失控。「黎以局勢緊張是加沙衝突的外溢表現,當務之急是切實執行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儘快平息加沙戰火,切實維護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軍事衝突驟然升級

以軍27日對位於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郊的真主黨地下總部發動精準空襲。據以色列媒體報道,以方事前通過情報部門得知納斯魯拉將在這裡與真主黨高層將領召開會議。

此次襲擊發生在以總理內塔尼亞胡在紐約參加第79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期間。據報道,內塔尼亞胡在紐約所住酒店內批准了這一行動,隨後提前結束訪美行程回國。英國《每日電訊報》援引一名以高級官員的話說,內塔尼亞胡選擇此時前往紐約,部分原因是要矇騙真主黨領導人,令其以為以方不會在此期間發動攻擊。

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之間的軍事衝突過去兩周驟然升級。9月17日和18日,真主黨成員使用的傳呼機和對講機等設備幾乎同時在全國範圍內爆炸,導致至少37人死亡,數千人受傷。隨後,以軍又持續進行大規模空襲,造成多名真主黨高級指揮官喪生,以及武器彈藥庫和發射場受損。納斯魯拉遇襲後,以軍仍在繼續對真主黨目標實施空襲。聯合國駐黎人道主義事務官員27日表示,黎巴嫩已有超過20萬人因這輪衝突流離失所。

自去年10月本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黎巴嫩真主黨對巴勒斯坦表示支持。據統計,近一年來,黎以雙方發生了9000多次相互襲擊。以色列北部約6.5萬人流離失所,以色列安全內閣面臨巨大壓力。

以軍頻頻突破「紅線」

內塔尼亞胡28日晚發表聲明宣稱,納斯魯拉之死是「一個歷史轉折點」,「是以色列實現目標的必要條件,可能將改變中東的力量平衡」。

分析人士指出,納斯魯拉在真主黨發展壯大和抵抗以色列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該組織內擁有巨大影響力,在中東地區也有很高知名度。此前,以色列一直避免對這類人物實施暗殺行動,以免引發大規模衝突。此次行動表明以色列已「突破紅線」,做好與真主黨發生大規模戰事的準備。

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評論說,針對納斯魯拉的行動表明以色列在與真主黨的戰鬥中並不存在「紅線」,真主黨每個成員都可能成為以色列的目標。

此前,內塔尼亞胡宣布三大作戰目標,即消滅哈馬斯、釋放被扣人員、解除加薩走廊對以色列的安全威脅。近日,以安全內閣又增加了「北部居民重返家園」的目標。因此,以軍在8月對加薩走廊作戰「基本結束」後,轉向了北部升級對黎真主黨的軍事行動。

從加薩走廊到黎巴嫩,以色列的行動頻頻突破「紅線」,事件發生後,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等國紛紛譴責以色列,指責以色列的襲擊已「越過所有紅線」。

「抵抗之弧」面臨兩難

長期以來,西方輿論把黎巴嫩真主黨、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葉門胡塞武裝、一些伊拉克民兵武裝稱為伊朗在中東地區主導的同以色列對抗的「抵抗之弧」成員。

近幾個月來,以色列空襲葉門荷台達港,在伊朗首都暗殺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連續空襲黎巴嫩造成重大傷亡。「抵抗之弧」復仇的靴子還未落地,納斯魯拉身亡又添新恨。

納斯魯拉執掌黎巴嫩真主黨32年,發揮著不可替代作用,其身亡對真主黨指揮能力和士氣造成重大打擊。不過也有觀點認為,領導人身亡不會對真主黨的未來戰略構成嚴重影響,其可快速推出新的繼任者重整旗鼓。儘管多名高級指揮官喪生,真主黨中下層指揮官仍保留了一定規模的有生力量,也可重建軍事指揮體系。

納斯魯拉身亡後,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呼籲「所有地區抵抗力量」都站在黎巴嫩真主黨一邊。有分析人士擔心,伊朗可能會更直接地捲入衝突,導致地區局勢進一步升級。也有觀點認為,伊朗目前只是「口頭支持」而並未實質加入戰鬥,表明伊朗軍事選擇有限。

伊朗新一屆政府上台以後,重點發展經濟,試圖緩和與美西方國家關係,不斷釋放願與美恢復伊核談判等信號,對以色列「主動出擊」始終保持克制。日前,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出席聯合國大會時表示,以色列試圖將伊朗捲入戰爭。

以色列似乎看準伊朗力圖維護地區局勢穩定,避免爆發大規模衝突的意願,對其地區盟友步步緊逼。對此,「抵抗之弧」面臨兩難,如果不對納斯魯拉身亡作出回應,將直接打擊伊朗地區盟友的信心,其內部未來協調也會面臨風險;如果進行強烈回應,地區局勢很可能進一步升級。

也有觀點認為,本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抵抗之弧」採取消耗策略而非重大軍事手段,從黎巴嫩、伊拉克、葉門等地持續小規模對以色列進行襲擊,試圖通過增加安全和經濟壓力,逐漸削弱以色列。據世界銀行和經合組織數據,以色列經濟規模今年繼續萎縮,衝突造成的損失將在2023年至2025年期間占到以色列GDP的13%。

作者:孔知禺

文:駐德黑蘭記者 孔知禺 圖:新華社 編輯:劉暢 責任編輯:張勇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1fb2bb86d4caa220ecb7909438404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