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嘉偉作品學術研討暨新書發布會在上海舉行

2024-11-04     文匯報

11月2日,「西域/東土:龔嘉偉作品學術研討暨新書發布會」在上海思南書局·詩歌店圓滿舉行。此次活動由零代美術館、《藝術所登》雜誌主辦,世紀朵雲、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協辦、北京師範大學未來設計學院作為學術支持。

新書《西域東土》記錄了藝術家龔嘉偉五年的創作歷程,他採取了360度全景攝影作為創作工具,獨具全方位視角、沉浸感,以及互動性的特質。360度全景攝影能夠捕捉到一個場景的,包括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360度完整視野,讓觀者能夠體驗到一個全面無縫的視覺環境。

本次活動特邀古岡主持,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顧錚、紐約市立大學理工學院藝術史終身教授錢志堅、清華大學藝術學博士邱敏以及龔嘉偉為對談嘉賓。活動現場,歷史建築高聳的穹頂被書籍環繞,觀者聆聽嘉賓對談,不同的思緒在這裡碰撞交融,仿佛剎那間穿越時空。

龔嘉偉強調了當代藝術不僅是形式風格的演變,更重要的是藝術家如何將個人視角融入社會語境,並讓觀眾產生共鳴。他分享了對一部黑白紀錄片的感受,認為其展現了強烈的生命力和力量感,以及討論了孤獨的概念,並強調了精神層面的重要性,還探討了360度全景拍攝技術,包括傳統膠片和現代數字相機的不同方法。他提到了作品中自然和都市場景的對比,以及與藝術家早期創作和母親關係的可能聯繫。

「龔嘉偉看到這世界,通過照片,提供給你們的是這樣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比如說是無限的水平展開,但同時又有各種各樣的變性,等等。這樣的話,就是讓我們去意識到所謂的世界,也都是由每個人的主觀所決定的。世界並不是有一個標準的。」顧錚說。

錢志堅在文中寫到:「龔嘉偉跨越中西文化的經歷和他細緻入微的體驗式觀察,讓他在審視事物差異中的相通性時具有超越於常人的視野。這些作品體現是這樣一種認知:在他鏡頭的背後,是一雙跨文化的眼睛。這雙眼睛不只是在察看鏡頭之外的萬象,更是在悉心地品讀著鏡頭之中的百態。」

「龔嘉偉藉助攝影這種媒介進行圖像化的表達,不僅僅是把攝影當成一個媒介工具,而是意識到技術本身的物質性。另外,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種荒涼感,我們在他的畫面中看不到人的蹤跡,呈現的是景觀化的自然,是對圖像世界的一個非常直觀的感受。」邱敏談到。

龔嘉偉說:「對於我個人而言,這種新的視覺敘事方式喚起了我對兩種生命體驗的記憶與眷念。」

作者:

文:周淵 圖:主辦方供圖 編輯:唐瑋婕 責任編輯:戎兵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4f8a7037e30f9518ab890eb53c1e2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