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別把日子過反了(看完醒悟)

2023-10-12     富書

原標題:人到中年,別把日子過反了(看完醒悟)

作者:沐光(富書作者)

《人世間》里有一句話:「中年人就像一根蠟燭,兩頭都在燒。」

的確,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

身體的疲憊,事業的壓力,外界的干擾,很容易讓人陷入混亂,把日子過反了。

而把握住生活的重心,學會取捨,才能讓你更加從容。

以下幾點要警惕,別把日子過反了,要把握住孰輕孰重。

對事業上心,對健康無心

很多人認為,趁著自己年富力強,就應該認真搞事業,多賺錢,但他們往往忽視了健康的重要性。

只看工作,不看身體,很容易將一個人推入深淵。

兩年前,音樂鬼才趙英俊因肝癌去世,去世時年僅43歲,讓無數歌迷悲痛不已。

而這,與他常年熬夜加班創作歌曲,通宵達旦製作音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他曾在午夜的微博上發文:「想發財就要熬夜,如果你不夠貧窮,也不夠富有,便沒有呼吸新鮮空氣的資格,你說你不想升官發財,也不想加班熬夜,那何必待在這呢?」

在不斷地努力下,他的確成功了。創作出《送你一朵小紅花》《大王叫我來巡山》《唐人街》等優秀作品。

但這卻是以透支健康換來的。到了生命的盡頭,一切都顯得不是那麼有意義。

前幾年,各國就對中年人的身體健康進行了各種調查研究。

英國進行的調查研究,受訪者達2000多人,調查發現:多數人從40歲開始就明顯感覺健康在走下坡。

美國心臟病協會的研究發現:45-64歲的人群,尤其是男性,更容易被卒中擊倒。

40多歲的年紀,事業屬於攻堅期,為升職加薪忙得天昏地暗。

同時又面臨「對上孝敬父母,對下撫養子女」的壓力。如果這個時候再不注意身體健康,還在反覆折騰自己,就容易積勞成疾。

人年輕時,常常把金錢和名譽看得無比重要。但是人到中年,就得在工作和身體上重新排序,把身體健康放在首位。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無論工作有多忙,也要勞逸結合,保持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運動,合理的飲食。

人生的下半場,身邊都是依靠你的人,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對自己和家人最好的交代。

對外人和氣,對家人苛責

生活中,常常有一部分人有兩副面孔,對外人和和氣氣,對家人大發脾氣。

這就是把關係中的親疏遠近弄反了。

作家張德芬,曾經與我們分享過一位讀者的故事,這位讀者叫慧慧,她的老公是個典型的「雙面人」。

在同事面前,他工作兢兢業業、業績突出,對待上級謙卑有禮,對下級也尊重有加;

在同學面前,同學的事情就是他的事情,同學問他借錢,他毫不猶豫立馬轉帳;

在朋友面前,更是講哥們兒義氣,朋友深夜趕機場,他二話不說就匆匆出門相送。

但在家裡,他脾氣暴躁,一點就燃。

妻子忘記洗他第二天要穿的衣服,他就對妻子大發脾氣,還摔東西。

孩子作業沒寫對,他就把作業丟在地上,揪著孩子耳朵大聲責罵。

孩子現在很害怕他,妻子也對他甚是忌憚,整個家庭感覺搖搖欲墜。

成年人的世界裡,充滿了艱辛與無奈。

為了養家餬口,在外辛苦打拚,哪怕受盡委屈,也要強顏歡笑;哪怕內心早已排山倒海,面上也要表現得風平浪靜。

只有回到家才能卸下一切偽裝,但卸下偽裝並不是要把臭臉擺給家人看。

董卿說過一句話:「家是一個有溫度的詞,它不僅是我們身體休息的地方,更是我們心靈停靠的港灣。」

到了一定年紀,你就會發現,外人終究是外人,不會忍受我們任性的一面,只有家人才是我們最堅實的依靠。

家人可以理解你,包容你,無限支持你,但不應該成為你情緒宣洩的垃圾桶。

常言道:「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的和睦靠的是所有家庭成員的用心經營,每個人都有義務照顧好家人。

只有家庭關係和順了,我們的日子才會過得舒心。

人到中年,應該學會把情緒關在門外,把包容與感恩留給家人。

對面子重視,對里子忽視

作家亦舒說過:「面子是一個人最難放下的,又是最沒用的東西。」

愛面子沒有錯,這是對自我的一種肯定。但是過分去愛面子,折損了里子,反倒得不償失。

其實,有時候,越「不要臉」的人,反而越有面子

在《非常靜距離》的採訪中,撒貝寧講述了自己在大學時期的一些經歷。

剛進北大時,學校的廣播台在競選台長,給出的條件有兩個:一是當過播音員;二是普通話標準。

但是當時的撒貝寧完全不符合條件,甚至連普通話都還帶著濃重的武漢口音。

在同學們還在猶猶豫豫,不好意思參加競選的時候,撒貝寧絲毫不覺難為情,高高地舉起了自己的手。

那麼多學生,撒貝寧成了唯一一個舉手的人,最終順利地當選了廣播台長。

後來,《今日說法》製片人去北大招人,上大四的撒貝寧因為在排練畢業演出,完美錯過了面試。

如果是其他人可能已經放棄了,但是撒貝寧從沒想過放棄。

他經過一番周折,找關係拿到了欄目製片人的電話號碼,厚著臉皮,在電話里毛遂自薦,爭取面試機會。

經過他的軟磨硬泡,製片人破例給了他一次機會。後來,通過撒貝寧的優異表現,成功被錄取了。

主持人李靜聽完後,驚訝道:「天,你的膽子太大了。」

他笑著回答說:「我臉皮厚,怕什麼?」

正是憑著這張厚臉皮,撒貝寧在北大的幾年,擁有了閃閃發光的經歷,他才有了跟《今日說法》製片人爭取面試機會的可能。

也正是有了這張厚臉皮,讓他敲開了央視的大門,成為央視頂樑柱之一。

撒貝寧的成功來自他自信豐滿的里子,如果不是他不斷充實自己的里子,也就不會有進央視的面子。

康輝說:「只要你不怕一次一次先丟人,你就能夠一次一次地去贏得掌聲。

面子是離不開里子的,沒有豐滿的里子,何來光鮮的面子?

想要過好日子,就得放下面子,充實里子。

魏書生說過:

「中年是一個重新審視人生的時期,不要只關注成功和物質,而是要關注內心的平靜和人生的意義。」

人生是一個不斷經歷、成長的過程,只有經過千錘萬鑿的磨礪,嘗遍人間冷暖,重新審視自我,我們才能逐漸明白,金錢、地位、面子都是虛無。

縱有金錢腰纏萬貫,沒了健康的身體,一切成空;

縱有三朋四友,家庭卻支離破碎,一切枉然;

縱有面上的無上榮光,沒有里子的兜底,一切徒勞。

唯有顧好身體,經營好家庭,注重內在的修養,才能活出人生的真諦。

人生上半場,策馬奔騰,轟轟烈烈,肆意生活。到了人生下半場,才發現生活的本質是告別複雜,回歸簡單。

願你找到生活的重心,一切便豁然開朗。

作者簡介:沐光,富書作者,圖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本文:富書,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191b8d67c29a5926886af0349c235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