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全國一流民辦大學,西安翻譯學院做對了什麼?

2024-06-12   澎湃新聞

午後,陽光從明亮的窗戶灑入,照亮了西安翻譯學院的西區圖書館。桃木色的書架間,滿是靜謐,不少學生手捧書本在此閱讀。環境優美、設施先進的圖書館為師生提供了優質的學習及閱讀服務,營造了愛讀書、讀好書的良好氛圍,為校園文化建設增添了一抹亮色。

西區圖書館新館外觀。西安翻譯學院 圖

作為中國高教資源最富集的城市之一,西安除了眾多耳熟能詳的公立院校之外,民辦院校也是高教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有37年辦學歷史的西安翻譯學院,便是這些民辦院校中的佼佼者。

三十七年篳路藍縷的辦學實踐,西安翻譯學院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產教融合,形成了以文為主、外語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專業布局。

學院先後有翻譯、英語兩個外語類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高級英語(I、II)獲批國家級一流課程。學校還致力於為社會培養具有開拓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外語類人才,西譯學子在全國外語賽事中取得了諸多驕人成績,曾應邀為諸多重大國際賽事、外國大使參觀接待等重要外事活動提供語言志願服務,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

在校企合作、國際交流上西安翻譯學院也取得了碩果。不僅開闢了高校教育與企業共育人才的新模式,還不斷擴大自身的國際「朋友圈」,為產學研深度合作打開新格局。

西安翻譯學院舉辦者丁晶表示,未來,西譯將繼續秉持「培養知識、能力與素質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的理念,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踐行社會責任,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要求,努力實現西安翻譯學院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加快建設全國一流民辦大學。

育人環境持續優化

在西區圖書館,寬敞明亮的窗戶框住了窗外精緻的風景,四季變換的樹木與不時掠過的雲影,為師生提供了一處怡然的景致。

西區圖書館新館於2023年9月正式開放,內部設施完善,頗具現代化,所有閱覽桌均配備獨立閱讀照明,部分配置無線充電面板,功能一應俱全。寬敞舒適的閱覽區配備了軟墊椅和大型書桌,為師生提供了一個既可以集中注意力也可以放鬆身心的學習環境,每一處都展示著圖書館對提高閱讀和學習體驗的不懈追求。

圖書館閱覽區 鄭問 圖

學生武曉說,只要一有時間,她就會去圖書館學習,館內經常座無虛席,晚上離開圖書館時,依然燈火通明。武曉時常被這種氛圍所感染,可以更加專注地投入到學習中。

4月8日是第29個「世界讀書日」。這一天,西安翻譯學院將圖書館搬進了學生公寓,開設學生公寓書院,將圖書館服務延伸至師生日常生活中。

「完全開放借閱,讓學生離知識更近。」圖書館館長魏哲銘在學生公寓書院成立儀式上說到,學生公寓書院的設立,豐富了師生的公寓生活,補充了圖書館的開放模式,有助於引導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閱讀,養成愛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為校園文化建設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

「學生公寓書院對書香校園建設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圖書館將繼續為校園文化建設做出積極探索和努力,為讀者提供更加優質、多元化的文化服務,促進校園文化的繁榮和發展。」他介紹。

布局合理、結構協調、設施精良、功能完善的校園是辦好一流大學的基本保障。

據介紹,西安翻譯學院始終堅持以本科教育教學工作為中心,以文為主、外語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目前,開設有英、日、德、法、俄、朝鮮、西班牙7個外語語種專業,是西部地區開設外語語種最多的民辦本科高校。

外語教學不僅僅是簡單的語言傳授,如何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高效地進行語言教學是西安翻譯學院一直思考的問題。

2019年4月,總投資近5000萬元、建築面積達5200平方米的外國語言與文化實踐教學中心落成,設有英、德、法、西、俄、日、韓等外語文化場景教學館和外語虛擬仿真實訓室、同聲傳譯實驗室、多功能廳等實驗實訓室16個。這裡承擔了學校十餘個語言類專業,五十餘門課程的教學任務。

西安翻譯學院黨委宣傳部老師辛波介紹,教學中心具有濃厚的多國文化氛圍,突出情景教學優勢,彰顯外語特色,是集外語教學、文化體驗、跨文化交流實踐為一體的多功能實踐教學基地,「除了外教是俄羅斯人,教學館內的陳設有些是老師從國外帶回來,也有部分在國內採購。比如俄羅斯館擺置的套娃以及民族服裝,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俄羅斯的風俗與文化,打造一個沉浸式的教學環境。」

外國語言與文化實踐教學中心的俄羅斯館。鄭問 圖

英國館內的陳列。鄭問 圖

近年來,西安翻譯學院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內涵建設為抓手,不斷加大教育基礎設施投入,大力改善辦學條件,持續開展美麗校園、智慧校園、人文校園和生態校園建設,以此提升師生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辛波介紹,為打造智慧校園,學校利用5G、WiFi6和雲技術,建成集智慧環境、智慧教學、智慧管理、智慧安全與保障為一體的智慧校園綜合管理系統,有效支撐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需求。

目前,學校共有智慧教學樓5棟,智慧教室211間,建成集教學、文化體驗、實習實訓為一體的體驗式教學樓3座。建成的多功能報告廳、演播廳、運動場、體育館等場所及改造提升的校史館、國政館、語言文化體驗與實驗教學中心、學前教育實驗實訓教學中心、新聞傳播與影視實驗教學中心、空乘實訓館等一批建築設施,極大滿足了學校教學及校園文化生活的需要。學校還投入5.87億元在西安高新區建成集實習實訓、校友投資創業的現代化開放共享的大學綜合產業園。

為全面提升學生的生活環境,西安翻譯學院先後完成19棟學生公寓標準化升級改造工作,安裝空調五千多台,學生公寓中均配備了盥洗室、洗衣房、吹風機、咖啡機等服務設施,公寓面貌煥然一新。

為不斷提高餐飲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學校對食堂硬體設施和軟體管理水平進行了改造提升,將東西區餐廳打造成為了有特色的「文化餐廳」和「網紅餐廳」,同時引入第三方外賣平台,實現無接觸訂餐,獲得了師生的一致好評。

全方位培養緊貼社會的高素質人才

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時代的大背景下,較低的高考錄取率讓很多高考落榜生陷入迷茫與失落之中。但西安翻譯學院創始人丁祖詒認為,讓高考落榜生走進大學深造,他們也有機會成為人才。

1985年,不惑之年的他辭去了高校外語教研室主任的優厚待遇,靠著省吃儉用積攢的500元和租來的一間辦公室,走上了艱難的辦學之路。

「高考落榜生猶如燒到七八十度的水,再添一把柴,他們的人生就能升華。」這一辦學理念讓許多高考落榜生開啟了新的人生篇章。丁祖詒也被公認為民辦教育的拓荒者,帶動了陝西民辦教育的興起,西安翻譯學院也因此成為了全國民辦教育的一塊招牌。

「我曾是一名高考落榜生,感謝西安翻譯學院讓落榜後的我再度騰飛。」鄭艷穎曾是西安翻譯學院的一名專科生,如今,她已順利拿下澳門科技大學的博士學位。

鄭艷穎相信高考的落榜只是一個意外。

在西安翻譯學院讀書後她參加了研究生的考試,最終被華南理工大學錄取。2016年,她又拿到了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的offer,順帶實現了自己的留學夢。除了完成基本的管理學課程外,她還額外修讀了一個金融證書。她說,從高考落榜生到雙學位碩士,她花了16年時間。2020年,她向更高的目標衝刺——備考博士。半年後,她收到了澳門科技大學的博士入學通知書,實現了新的人生躍升。

「認認真真學習,堂堂正正做人。」這是老院長丁祖詒對每一位西譯學子的勉勵。鄭艷穎認為,這種觀點傳達的是一種自信、務實和坦蕩的境界,「不要去妄自菲薄,不要總想著自己的缺點,勇於邁出第一步就是一種自信。」

西安翻譯學院2007級校友耿萬崇是陝西廣播電視台《全省新聞聯播》主播,同時也是「五個一工程」獲獎者、國家廣電總局全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青年創新人才,他曾多次獲得陝西新聞獎、陝西廣播影視獎。由耿萬崇擔任總策劃的《名企面對面》節目,獲得第27屆中國國際廣告節金獎。

2009年,在校期間,耿萬崇參加了陝西人民廣播電台舉辦的「新聞星主播」大賽,並以第一名的優秀成績敲開了步入省電台工作的大門。

他回憶說,在學校讀書期間他就在廣播站、電視台進行過紮實的實踐,並在很多場校園活動中擔任主持人。正是因為學校為學生提供了諸多鍛鍊機會和平台,助力學生從學習到工作的過渡,再加上自己實習工作的經歷,才讓他勇敢的站上那場關鍵性比賽,並最終從事了一份熱愛的事業。

在西安翻譯學院37年的辦學實踐中,類似鄭艷穎、耿萬崇的故事不勝枚舉。西安翻譯學院為國家培養輸送了一批批優秀的畢業生,在各行各業中閃閃發光,為學校贏得了「要學習到西譯」的社會美譽。

西譯學子不僅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還紛紛回饋母校。李澤成、張菲、朱文柱、沈建鵬等眾多優秀校友,為學校捐資成立獎助學金,激勵、資助學弟學妹順利完成學業。

培養眾多優秀畢業生的背後,離不開西安翻譯學院全方位的人才培養體系。

經過不斷地努力和實踐,如今,西安翻譯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明顯提高。本科畢業生英語四六級考試、計算機二級考試均保持了較高的通過率,大批學生拿到了會計證、導遊證、工程管理、翻譯證等職業資格證書。

在升學再造方面,應屆畢業生累計考取國內外碩士研究生1000餘人,其中一半以上就讀於國內「雙一流」高校和德國歐福大學、英國倫敦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等國際知名院校。

同時,西安翻譯學院的學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5%左右,高於全省平均水平。西譯學子在各自崗位的優異表現也贏得了社會的認可。英文學院傑出校友向莉多次為外國政要做隨身翻譯,還受到巴西總統盧拉接見;優秀學子鄭悅、丁倩雯等4名學生獲陪同時任國家領導人出席APEC峰會殊榮;劉子碩等學生連續2年獲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全國特等獎......

學生的成長成才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教師的專業素養、品德和人格對學生有潛移默化、至關重要的影響。

長期以來,西安翻譯學院積極引進優秀教師,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正如教師梁麗所言,「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和感染到身邊的每一位學生。」

2021年6月,受西安翻譯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院長亢西民教授的邀請,國家一級演員、著名表演藝術家梁麗加盟,擔任該學院表演專業帶頭人。梁麗曾於1995年在古裝歷史劇《武則天》中飾演太平公主,1996年在古裝劇《水滸傳》中飾演孫二娘。在她從事演藝事業的30年間,出演過上百部影視作品,獲得過多項國家級、省級獎項。

梁麗表示,多年以前,因為送家裡的一個孩子來學校上學而與西安翻譯學院結識,當時她就被學校所在地的翠華山和西譯校園的美景所吸引,並對丁祖詒老先生產生敬佩之意。從此,西安翻譯學院就在她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選擇來到學校任教,不僅僅是被亢西民教授的真誠所感動,更是被學校舉辦者情系民學和她作為一名教育者的責任和擔當所打動。

梁麗加盟西安翻譯學院。西安翻譯學院 圖

在梁麗看來,演員和老師並不是一個概念。「我很認真對待老師這個身份,作為一名老演員,我覺得我有責任有義務、也願意把自己一生所學所獲傳授給學生,哪怕是一點點也好。」

課程建設實現新突破,校企合作開拓新局面

今年4月18日,高等教育專業評價機構「軟科」正式發布「2024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排名顯示,在整個中國民辦語言類高校排名中,西安翻譯學院位列第三。

近幾年,西安翻譯學院教學工作碩果纍纍。

2023年,西安翻譯學院的課程建設成果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在教育部公布的《關於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公示》,西安翻譯學院共有3門課程榜上有名,榮獲國家級一流課程,分別為國際貿易單證實務、國際結算、高級英語(Ⅰ、Ⅱ),成為陝西省獲批數量最多的民辦高校。

也是在去年,西安翻譯學院順利完成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開啟了新的征程。

2023年11月6日—12月1日,學校迎來審核評估專家組線上評估和入校考察。在12月1日舉行的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專家意見交流會上,專家組對西安翻譯學院自辦學以來在改革建設發展中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評價並提出建議。

陝西省教育廳副廳長何玉麒說,「民辦高等教育是陝西一張靚麗的名片,西安翻譯學院通過多年的辦學,一方面培養了一大批應用型人才、高素質人才,一方面樹立了自己的辦學品牌,在全省、全國乃至更大的範圍內產生了重要影響。希望西安翻譯學院以此次評估為契機,在辦學上實現再次突破,再次提升。」

除了課程建設上的成果,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西安翻譯學院也取得了標誌性的突破。

2023年,西譯與科大訊飛合作創辦人工智慧產業學院,成立人工智慧實驗室,開設人工智慧本科專業,攜手打造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新模式。

西譯與科大訊飛共建的人工智慧實驗室揭牌儀式舉行。西安翻譯學院 圖

西安翻譯學院執行董事、校長崔智林介紹,2022年,信息工程學院與科大訊飛公司共同籌劃申報「人工智慧翻譯陝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並獲得陝西省教育廳批准立項,這是學校獲批的首個理工類省級科研平台。該中心的成立,為雙方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他介紹,今後,西安翻譯學院將依託科大訊飛公司及其產業生態鏈特有多方位優勢,培養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共同打造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新模式,全面提高產業學院服務行業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創新驅動能力,實現校企雙贏,共同發展。

發揮優勢,擴大國際交流合作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具有國際視野、能夠跨文化溝通的人才越來越重要。近年來,西安翻譯學院深化開放辦學實踐,擴大開放合作平台,不斷拓展與國外知名大學的合作與交流,進一步彰顯國際化辦學特色。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在人工智慧迅速發展的當下,交流合作成為思想碰撞、文化融合的關鍵途徑。」 今年4月19日,西安翻譯學院副校長武忠遠在學校主辦的「多元文化教育」學術研討會上公開表示,學校始終堅持開放辦學理念,深入貫徹國際化發展戰略,大力開展國際教育合作、多渠道引進國際交流項目,並把國際化作為推動學校內涵式發展、特色化發展的三大戰略之一。

2023年,西安翻譯學院與紐西蘭、匈牙利、加拿大、俄羅斯、馬來西亞等國家的高校簽署了合作協議,以引進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打造國際合作項目集群。

就在2023絲綢之路教育合作交流會上,西安翻譯學院與國立紐西蘭理工所屬的維特利亞理工學院、惠靈頓理工學院簽署了合作協議。

西安翻譯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維特利亞理工學院是中國教育部首批認可的紐西蘭大學之一,在紐西蘭19所理工學院中排名第3位,國際地位等同中國省屬重點高校,學校課程實用性強,畢業生就業率高。惠靈頓理工學院擁有百年的建校歷史,是紐西蘭著名理工學院之一,學校百年來秉承其優秀的教學科研傳統,致力於為學生提供從本科到碩士學位等不同層次的全面教育。

他認為,此次簽約合作是一次契機,未來將探討更多的合作項目,進一步加強中新人文交流,攜手共進、互利共贏。

2023絲綢之路教育合作交流會,執行董事、校長崔智林代表學校與維特利亞理工學院&惠靈頓理工學院簽署合作協議。西安翻譯學院 圖

與此同時,西安翻譯學院還大力發展來華留學生教育,致力打造「留學西譯」品牌。通過多渠道參與國際交流項目,提升了西譯在陝西地區的國際交流影響力,同時也推動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高校間教育合作,此舉加強了學校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打造了西譯一流國際化辦學新格局。

今年3月7日,西安翻譯學院2024年春季留學生開班儀式在國際交流學院舉行,22位來自俄羅斯的留學生參與了此次活動。

「近年來,中國與俄羅斯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日益活躍,中俄兩國人民之間友誼也愈加深厚。此次留學生的到來,無疑會為今後我校與俄羅斯院校的友好合作架起一座友誼的橋樑,使兩國之間的高校友誼關係更加緊密,合作更加深入。」 西安翻譯學院副校長郭煒說到。

事實上,這兩年,西安翻譯學院亞歐語言文化學院先後有學生赴德、法、俄、日、韓、西班牙等國留學與交流學習。國外也有不少學生來校交流。通過「一對一」的方式,西譯提供志願者服務,不僅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能力,也深化了學生之間的友誼。

此外,學校成功獲批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橋」線上團組項目,舉辦了「巍巍終南譯路同行」和「絲路通天下 文明貫古今」交流項目,吸引俄羅斯、哈薩克、韓國、英國、義大利、辛巴威等國二百多所大學參加。

同時,開展學術研討、文化交流、教育推廣及專題講座等各類國際交流活動60次;舉辦多語種文化藝術節等國際文化活動11場次,為學生傳播中國故事搭建平台、拓展傳聲立言途徑、不斷擴大國際「朋友圈」。

西譯學子行走在校園中。西安翻譯學院 圖

初夏時節,站在西安翻譯學院的校園裡,迎面而來的是一張張既青澀又充滿朝氣的面孔。而西譯,猶如一艘方舟,滿載著他們的希望和夢想,堅定不移地駛向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