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假期,我們來為今年做一個復盤

2019-09-30     普華文化

國慶假期臨近,可總有些人的首選項並不是幾天的短期旅行,而是想著在這難得的清凈時間裡,停下來,盤算未來人生的旅程。畢竟,2019年過去的三個季度,對很多人來說,並不容易。

一年的時間已經過去大半,但看看工作,業績卻早已落後於時間,老闆的臉色也越來越不好看,升職加薪已是奢望,想的只是如何不被年輕人拍在沙灘上;

秋招已經大規模上線,但總聽到別人家的offer,自己投出的簡歷卻都杳無音信;

孩子已經開學一個月,家裡的戰爭也持續了30天……

工作業績止步不前、考試求職屢屢受挫,戀愛教子不得其法……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復盤。

因為,每一個領域的成功者,本質上都是復盤高手。

在被趕出自己的公司之後不久,喬布斯在自己家中閉門反省,這次復盤的過程,讓他建立了「專注和簡單」的理念,這也支持他完成了蘋果公司的復興。

在微軟公司快速擴張的時期,比爾·蓋茨每年都會有一個「靜思周」,他深知,關於未來的重大戰略,需要通過對過去的復盤來做出。

從本質上說,復盤思維,是關於過往成敗的深度思考,是讓你不斷精進的人生算法。

那麼,復盤究竟有什麼用?又該如何做?做完復盤之後,又該如何落地執行?

《復盤思維——用經驗提升能力的有效方法》給出了解答。

1.為什麼要做復盤

第一,簡單的反省和低效的重複無法讓我們精進

李小龍說:「我不怕練了一萬種腿法的人,我怕的是同一種腿法練了一萬次的人。」其實,練了一萬次腿法的人其實一點也不可怕,可怕在於,每練一次,都能找到問題,進行糾正。最終,糾正了一萬次腿法的那個人才是真正的武林高手。

僅僅重複1 萬次動作的人永遠也成不了專家,只有經過系統的、有目的性的、有策略的總結、反思並及時糾正了1 萬次的人才可以成為專家!重複並糾正的過程,其實就是復盤的過程。

因此,刻苦不必然會精進,失敗也不是必然會轉化為成功。只有掌握了復盤的方法,你才會拒絕低效率的勤奮。

第二,復盤的理念是成功者的底層邏輯

要做好復盤,我們首先要讓自己接受一系列的理念,而這些理念也正是眾多成功者做事的底層邏輯。

自我改變

不得不承認,自我改變其實是有些反人性的。因為人類生而驕傲,這是人類在經過幾百萬年進化之後,在戰勝了所有面臨的困難、變成地球上唯一的高等智慧生物之後,所產生的天生優越感。

這份天性會讓我們自我感覺良好,在它的影響下,我們會認為是政府的無能、下屬的失職、同事的嫉妒,或是一些超出我們能力控制之外的因素導致了惡果。更有甚者,實在找不出更合理的原因,我們會將壞的結果歸結為運氣、命運等虛無縹緲的原因。

定期做復盤練習,會讓我們突破這一本性的束縛,真正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並加以改進。在這個不斷變化的時代,自我感覺良好的本性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輸掉人生。

牆即是門

一件事情,是危機還是契機,取決於我們以怎樣的心態來面對它。

如果我們足夠強大,那牆即是門,如果我們望而卻步,那即使是門也會緊閉。我們的強大,源於永不放棄的堅定信念,更是我們面對困難,面對問題的積極應對心態。

通過復盤訓練,我們會逐漸停止抱怨,前身心地投入,重新構建對失敗的認知,培養起積極進取的心態。

時間永遠不夠

當我們回顧過往的時候,經常會扼腕嘆息,「當初如果能再給我們一周/天/小時的時間,結果一定不會那樣……」

是的,

時間永遠都不會夠用的!

通過復盤訓練,我們會發現:

l 我們永遠不可能妄想通過增加時間的或其他資源的投入,來獲得最終的成功,我們還是要追本溯源地找到事情真正的癥結點進行復盤,進而提出解決方案;

l 因為時間有限,我們沒有過多的精力去完美解決一個問題,復盤的時候,著眼點應在於時間的完成性而不是完美型;

l 相信專家的感覺,我們要去復盤的是專家感覺背後的原因而不是為何沒有遵循規章制度。

0.1>0

很多時候,並不是所有的方案都會卓有成效,在沒有辦法的時候,對於一個微不足道的建議也不妨去嘗試著做一做,說不定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個微不足道的建議,我們稱為「0.1建議」,在任何時候,我們都不應忽視0.1的作用。因為0.1大於0。

0.1雖然很小,但無論如何,也比0強。因為0代表著完全失敗,而0.1卻是一小步的成功。一個不那麼讓人滿意的結果也比沒有結果強。

錯的永遠是我們

復盤是一個發現問題的過程,這個問題就包括我們的問題以及對方的問題。而很多時候,對方的問題還會占多數。比如客戶臨時人員變動,導致需求變化;比如對方與我們的不配合,導致項目延後;公司報銷流程過於繁瑣,導致客戶滿意度下降;領導胡亂指揮,導致工作無法順利進行,等等。

毫無疑問,這些問題確實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如果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為對方挑錯這件事上,卻是一個非常不明智的選擇。因為,一來對方不會給我們發工資,以表彰我們為他們找錯誤,可謂費力不討好;二來,我們也沒有辦法去替代客戶解決這些問題。所以,我們在復盤的過程中,應儘量說服自己:對方沒錯,錯的是我們。

因為,對方無法改變,唯有我們自己才可以改變。

2.如何做復盤

復盤的主要流程包括:明確目標、評估結果、分析問題、找到主因、制定計劃。

明確目標

復盤時,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停下來,先什麼也不幹,只是安靜、謹慎地去明確一下我們的方向,看看我們當初訂的目標內容是什麼?

本質上看,這其實是一個抽離和投入的過程。

我們工作要全力以赴,因為市場變化很快,競爭很激勵,我們如果瞻前顧後,顧左而言右,勢必難有成果。但如若過於投入,就很容易陷入到自己的小世界中,所謂當局者迷也就是這個概念了。

評估結果

如果說回顧目標是復盤的思想基礎,那麼評估結果這個階段就是復盤實施的操作基礎。這個步驟的實施將直接關係到我們後續復盤的成功與失敗。

如果評估的結果是真正的結果,那我們將會沿著正確的道路繼續前進,如果評估出一個錯誤的結果,我們將與真理越行越遠。比如說,A公司2017年度預計實現3000萬的凈利潤,年底的時候,發現計劃剛好完成,但與此同時,競爭對手B公司卻在2017年比原計劃超額完成1000萬的業績。這個過程中,在評估A公司結果的時候,它算是成功還是不成功呢?是有問題還是沒問題呢?

所以,撥開浮在表面的雲霧,我們可以說,復盤的過程,本質上說,其實是問題解決的過程。如此一來,評估結果這個步驟則就是在問題解決方法論中,至關重要的發現問題的過程了。

分析問題

當我們明確了要復盤的內容是什麼,並且找到了這個工作的問題,接下來,我們要去分析的就是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什麼了。

分析原因是整個復盤過程中花費精力最多的環節。也是復盤的核心環節。我們日常聽到的復盤,其實復的就是這部分的內容,由此可見這部分內容的重要程度。

在這個環節中,我們可以使用很多輔助工具,比如魚骨圖、人機料法環等,具體請參照《復盤思維》中的詳細指導。

找到主因

通過分析問題的環節,我們清晰地認識到,在我們的過往,到底發生了什麼,導致我們最終結果的產生。可接下來,一個很嚴峻的問題擺在了我們的面前——我們通過魚骨圖、人機料法環等方式分析出了幾十個產生某一問題的原因,而我們的資金有限、人力有限、時間更是緊張,這些原因到底哪個才是產生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或者真正原因呢?

在《復盤思維》中,我們介紹兩個不錯的方法,分別是層次分析法和專家介入法(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制定計劃

復盤的最後一個流程針對分析出來的問題和原因,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進計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話放在任何時候都是對的。

所以,我們要認真的對待制定計劃這件事。

美國思想家W.P.弗洛斯特曾提出一條著名的「弗洛斯特法則」:在築牆之前應該知道把什麼圈出去,把什麼圈進來。這條法則說明:如果一開始就明確發展的界限,知道要達到怎樣的目的,最終我們就會隨著目標前進,不會做出超越界限的事來。而計劃工作就是在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和我們想要去的地方之間鋪路搭橋。工作計劃就是指明發展目標,界定發展方向,並能有效地減少重複和浪費。工作計劃的制定與執行的好壞,往往可以決定一項工作的成功和失敗,因而工作計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復盤之後的改進與執行

復盤完成之後,改變才剛剛開始。

明確了目標,分析了問題,找到了主因,制定了計劃,接下來才是真正的挑戰——將復盤的結果落地執行。為此,我們在《復盤思維》中提供了一系列的執行工具,以可視化、書面化的方式來推進復盤結果真正帶來個人的改變。

總之,復盤就是對自我認知的一次深度思考的過程。

犯過的每一個錯,吃過的每一次虧,受到的每一點挫折,都應該讓你在未來變得更強大,但前提是,你要學會復盤,而不是簡單地反省。

只有掌握了復盤的方法,你才會拒絕低效率的勤奮。

推薦閱讀

內容介紹

只有學會了復盤,你吃過的虧、受過的苦才會真正成為你走向成功的基石。

本書在總結眾多前人經驗和成型的復盤工具的基礎上,結合企業和個人的豐富案例,詳細介紹了復盤的基本理念、流程、工具,以及復盤催化師應該關注的要點和操作工具。本書重點關注復盤的應用方法和場景,為人們實際操作復盤提供了有效的指導。

本書適合團隊管理者科學、系統地總結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以此來提升團隊的執行能力。本書也適合個人對自己過往工作進行評估和總結,使自己的工作經驗更好地轉化為能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ipnk20BMH2_cNUgW0Wa.html










別說看開點

201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