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一台,排隊瘋搶!華為天價手機,到底被誰搶走了?

2024-09-11     金錯刀

黃牛在哪裡,頂流就在哪裡。

「含牛量」已經成為驗證一款產品是否火爆的標準。

昨天,蘋果和華為巔峰對決,很久不見的加價炒賣現象又重返手機圈。

Mate XT非凡大師發布後,二手平台已經出現大量預訂訂單轉賣信息,溢價1萬元起步,最高炒到9萬。

還有頭像頂著蘋果logo的商家,賣力吆喝新生意,自稱「華為骨灰級玩家,加價1萬順豐特快到您家。」

截止到發稿前,這款手機的預約人數,已經超400萬,相當於去年整個中國市場摺疊屏手機出貨量的一半。華為線下門店也是排隊、預約、抽籤一條龍;

但黃牛的熱情卻沒有傳到普通消費者這裡,華為發布會結束後,價格貴很快就上了熱搜,還有人呼叫雷軍整頓摺疊屏市場。

除此之外,關於三摺疊屏手機造型的玩梗也層出不窮。

在網友的腦洞下,Mate XT喜提「華為奏摺機」、「華為屏風機」。

一邊是黃牛黨和400萬網友的狂歡,一邊是網友們對三摺疊手機的質疑和不理解。

如此矛盾的情況下,華為是輸是贏?

華為兩個小心機,搞定400萬鐵粉

在400萬華為鐵粉和黃牛的追捧下,華為Mate XT非凡大師成為名副其實的「電子茅台」,堪比巔峰時期的蘋果,成了手機圈的硬通貨。

但普通消費者看來,華為三摺疊手機仍難逃「智商稅」的質疑,畢竟頂著「華為最貴手機」的名號,最高3萬的高價也是秒「嚇」上熱搜。

因此也有不少網友質疑,400萬的預約更多是噱頭和黃牛的推波助瀾,事實上根本沒有那麼大市場。

還有人認為華為看似和蘋果硬剛的發布會,也只是在蹭蘋果熱度。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在採訪了一些華為粉絲和真實預約的人後,刀哥發現華為Mate XT非凡大師爆火,其實多虧了兩個小心機。

1.滿足裝X需求,情緒價值拉滿

華為摺疊屏發布後,「批閱奏摺」的梗在網上爆火。有不少預約的人表示 :「每次打開手機,有種批奏摺的尊貴感覺」。

過去,大家熬夜排隊買蘋果手機甚至有人以腎換機,想要「與眾不同」。但現在蘋果手機已經無法滿足裝X需求,蘋果13到蘋果16外形變化不大,不仔細研究攝像頭,根本分不清誰是誰。

華為三摺疊屏手機就戳中了裝X需要:越貴、辨識度越高越受追捧

別人都拿著直板手機或普通手機時,三摺疊的手機一出,立馬就能認出是價值上萬的華為。

擁有一台人無我有的華為Mate XT非凡大師,實際上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情緒價值拉滿。

當然也有人直言,買三摺疊是看中其「電子茅台」的屬性,就像是購買理財產品。

如今,華為三摺疊在摺疊屏領域的地位,就像蘋果當初在直板機中的地位,是真正的電子愛馬仕。

2.看得見的顛覆PK看不見的創新

華為三摺疊這次比蘋果新機風頭更盛,還有很大原因是蘋果已經太久沒有驚艷的創新了。

這次蘋果發布會最大的亮點是「首台 AI iPhone」,外觀最大的創新是在 iPhone 鎖屏鍵下方,多出了一個類似相機快門的按鈕。

這兩個亮點對於中國消費者而言都略顯「雞肋」,畢竟AI功能在國內明年才能上線,實體按鈕也不是大創新,頂多算回歸經典。

反觀華為這邊,其實三摺疊手機並非華為首創,早在2021年,三星、維信諾、華星光電等品牌就展示過三折手機。

但華為是全球首個三摺疊屏商用手機,最可感知的產品外形就是顛覆性創新。

為了攻克摺疊手機的硬傷,華為還用上了全球最薄的矽負極材料製成的大容量電池,單塊電池的厚度僅為1.9毫米。

手機更薄、電池續航更長,這都是消費者實實在在能感知到的創新點。

總得來說,華為摺疊屏手機最大的優勢,根本就不在於其實用性而是差異化。

五年磨三折

華為給摺疊屏祛魅

在華為發布會上余承東表示,華為三摺疊屏手機將改寫行業歷史,讓科幻變為現實。

三摺疊屏手機能否改變未來行業歷史還是個未知數,但其確實給了摺疊屏手機一個新出路。

這兩年,各大品牌的摺疊屏已經卷無可卷。

先是縱向摺疊卷鉸鏈和螢幕,之後小屏卷顏值,廠家都拚命用手機殼留住女生,發展到現在廠商只能在外屏上下功夫,將外屏的尺寸越做越大。

但即使這麼卷,摺疊手機整體滲透率依然很低。據IDC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我國摺疊屏手機出貨量只有257萬台,華為獨占41.7%。

很多人都認為,摺疊屏已經卷到天花板了。

但這次400萬人瘋搶的華為三摺疊,也給摺疊屏祛魅,不僅治好了摺疊屏的一些硬傷,還給了摺疊屏一個內卷新思路。

摺疊屏手機最大的賣點——摺疊,一度是其最大的槽點。

很多摺疊屏手機,中間都有一條撫不平的摺痕,不管是內折還是外折都各有各的脆弱,使用壽命也大打折扣。

華為Mate XT非凡大師挑戰的三摺疊,直接把技術難度拉到地獄級。要同時攻克抗擠壓、抗拉伸、堅固耐用等難題。

面對這些摺疊屏的天生「弱點」,華為用多個「首創」給出了最硬核解題思路:

非牛頓流體材料和322cm²超大UTG玻璃能雙重抗沖,解決脆皮焦慮。

首創的天工鉸鏈系統,核心部件用的都是火箭鋼,抗變形強度高達1900MPa,是C919飛機起落架的抗壓強度。

除了脆皮和摺痕,摺疊屏的重量和厚度也是致命硬傷。

艾瑞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大摺疊屏手機的平均重量為252.4g,平均厚度為11.1mm。

針對這個痛點,華為更是給祭出兩項世界紀錄。最大摺疊屏手機,展開之後螢幕10.2英寸;最薄摺疊屏手機,展開後厚3.6mm,三折後也只有12.8mm。

重量和厚度和直板手機相比優勢不大,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隔壁 8.3 英寸的 iPad mimi 6有 297g,尺寸相當的最新款iPad,重量為477g。

從這個角度上看,華為三摺疊確實又大又輕。

除此之外,過去摺疊屏耗電快、信號差的問題,華為三摺疊也都用技術堆料解決。

華為三折手機,可能對於消費者而言並不是真的實用,但對於苦內卷久矣的友商來說,絕對是真爆款。

硬剛蘋果是假,做「電子茅台」是真

余承東曾多次表達:我們不能只為今天去做產品,而是要為未來去設計。

發布會上,余承東從口袋裡掏出一款摺疊鍵盤,搭配Mate XT可以組成PC形態,做到了把「電腦」放在口袋中。

有科技博主將這個畫面和當年喬布斯,從牛皮紙里掏出MacBook Air的場景對比。

在這個問答下面,有不少網友表示,超薄的蘋果筆記本真的好用,但三摺疊的華為手機大可不必。

華為三摺疊的手機技術硬核,造型也確實炫酷,但高達幾萬的價格和普通人的生活場景,有相當大的代溝。

因此,很多人看完蘋果和華為的發布會後,會一邊轉發華為炫酷的視頻,一邊下單買蘋果手機。

有人還研究出了新的致富經:搶華為三摺疊手機,用差價買一部iPhone 16。

其實,華為三摺疊手機硬剛蘋果是假,做「手機界的奢侈品」才是真。

從華為三摺疊手機的幾個賣點可以看出,華為三摺疊針對的就是有錢老闆。

比如,三摺疊手機在完全展開後,超大螢幕簡直就是「炒股神器」;配上摺疊鍵盤就是筆記本電腦,手機+平板+筆記本三合一,解決了老闆出差時設備過多的痛點。

有媒體報道,華為這次產品的鋪貨一個城市50家專賣店,只有8家店收到了這款產品,且都是定位高端的線下店。

華為的非凡大師系列,本身定位就是奢侈品系列。從11999起賣的華為Mate60 RS非凡大師,21999起賣的非凡大師手錶,邀請劉德華做代言,華為在定價上也一路「遙遙領先」。

所以對於華為來說,此時推出摺疊手機根本不是為了硬剛蘋果,而是為了鞏固華為在高端市場的地位。

三摺疊爆火對於華為最大意義,並非簡單的產品疊代,而是品牌疊代。

結語:

什麼樣的創新,才是消費者想要的顛覆級爆款呢?

其實,這兩年摺疊手機市場已經給出了答案。

小摺疊順應市場需求死磕顏值,去年小摺疊屏的中國市場上,OPPO拿下了女生,也拿下了第一。

今年小米的摺疊手機把拍照需求放大,把便攜印表機+摺疊手機做成拍立得,也收穫一大波粉絲。

到目前為止,中國摺疊手機的技術確實不是最成熟的,實用性也不是最強的,但每次爆款的關注點也不在摺疊屏上,而是由摺疊屏帶來的需求創新。

從這個角度看,華為最貴的大玩具,不是智商稅,但也註定不是國民爆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f8f0f054f7c41882cebd0cae610b6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