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勢而上。

2023-10-10     凱恩斯

原標題:逆勢而上。

今天是10月10日,A股繼續回落,巴以衝突到巴以戰爭還有一段距離,且巴以衝突對中國沒有影響,只要不是全面戰爭,石油危機就不會來,中國投資人還是順著原先思路布局,這個時候,沒有指數行情,但有個股行情。

當前中國股票估值很有吸引力,包括港股和A股,港股受美國高利率影響較大,估值更低,吸引力更高。當然,宏觀面有一個事值得關注,那就是美債在快速下跌。美債下跌是不是好事?又好又不好。耶倫說美債「歷史性暴跌」問題不大,但耶倫是賣美債的,她當然這麼說。從中國投資人角度,好的方面,可能說明全球資本信心增強,美債是避險用途,下跌說明資本有了投資目標,壞的方面,有兩方面:一方面可能是美國發債太多,是不是預示美債信用不穩,另一方面,美債下跌意味著市場利率走高,收益率升高可能意味著美聯儲要跟進加息,而加息是當前最大的不確定性。

但,我判斷美聯儲當不會再加息,因為美國自己也吃不消再加息。這裡我給各位投資人打打氣,9月中國經濟數據真的很好,再加上美聯儲最多也就只有1次額外加息,市場臨界點還沒到來,但一定不會遠。投資人此時該有信心,經濟、股市整體扭轉的信心,這才是踐行「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

市場橫盤中,一個板塊逆勢而上,就是華為概念股。有個信息值得關注,9月12日發布至今,問界新M7累計訂單已超5萬輛。時間大概1個月,這個訂單量在造車新勢力中居於前列。不造車的華為提供智能駕艙,而華為智能駕艙基於鴻蒙系統。不過,問界之所以能夠大賣是靠華為品牌效應。但這在資本市場就會產生一個故事:故事的主角是華為鴻蒙系統,B端企業為獲得華為品牌效應加持而加入鴻蒙系統,而獲得更多B端企業加持的鴻蒙生態系統會因為企業加入而更加龐大,內容更加豐富。由此產生正循環。更多企業加入,更好生態,更好生態,更多企業加入。繼而在智能物聯網端,鴻蒙可能成為IOS和安卓的挑戰者。

華為好事不斷,除了問界銷售良好,華為近期還主辦在杜拜的十四屆全球移動寬頻論壇。對於投資人來說,可惜華為不上市,我們只能退而求次。華為概念股包括:潤和軟體、永貴電器、測繪股份、漢儀股份、高鴻股份、賽力斯、寶馨科技等等,僅供參考,多數為華為合作商或者供應商。

當然,在選擇具體投資標的的時候,建議投資人思考一點:「鴻蒙生態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而品牌效應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最後說一嘴諾貝爾經濟學獎,投資人有時候能從諾貝爾經濟學獎中得到啟發。諸如2022年伯南克得獎,經濟危機下救銀行的做法被諾貝爾獎認可,讓投資人更容易在經濟動盪期預測政府應對行為。諸如2020年,獎給了拍賣理論,當時國內正在帶量採購未核心的三明醫改,帶量採購降低藥價正是基於拍賣理論。

但有些年份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則偏向於話題性,諸如2019年是減貧,而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勞迪婭·戈爾丁關注的是勞動經濟學,主要涉及勞動、教育等方面的兩性不平等。此類觀點多是偏向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但沒有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諸如會說人工智慧、平台經濟會讓女性就業機會更少,那是不是就說不要AI和平台經濟了?諸如女性生育壓力限制了女性在職場的表現,是不是就不要生了?當然不是。所以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對投資者來說不太給力,個人理解,很多經濟學家和人口學家都說中國人口生育率大幅下滑是因為計劃生育政策,我們不否認與政策有一定的相關性,但隨著經濟的發展,養育成本增大,女性受教育程度的增加,東亞各國人口出生率都是大幅下降的。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f23009cd5aa78a14e77ba1dd7f01d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