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蘇聯最大的盟友,援助大量飛機坦克,反攻德國功不可沒

2023-11-25     小愛愛歷史

原標題:二戰蘇聯最大的盟友,援助大量飛機坦克,反攻德國功不可沒

或許,當提及美國和蘇聯時,幾乎每個人都會想起在1947年他們引發了冷戰的開始。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在二戰打響後的那段時間裡,蘇聯和美國同是世界反法西斯的同盟國。在戰火剛被點燃時,德國意圖占領蘇聯,於是,打響了蘇德之戰,蘇聯節節敗退,致使西部地區的農業區、工業區以及礦場區的領土被德軍所占領,導致在食品、工業產品和原材料上出現了嚴重的物資短缺,美國以1941年10月開始施行的租借法案為由頭,從各方面向蘇聯給予了大量的物資。尤其是在戰略物資和食物等方面給了蘇聯相當大的支持,正是有了這些物資的存在,才能讓蘇聯從戰敗的劣勢中走出來。那麼,美國究竟為蘇聯提供了多大的軍事援助呢?

美蘇兩個國家並不是完全對立的關係,如果遭遇其他國家對它們的威脅,它們必定會為團結起來,抵禦敵人以維護本國利益。面對法西斯的蠻橫行為,美蘇兩國的利益同等受到了損害,面對法西斯的強大,美蘇兩國與二戰時期共同削弱法西斯的勢力增長。20世紀40年代,美國國會通過了《租借法案》,法案中主要意義在於授權總統對防衛物資進行售賣,轉移、交換相關防衛物資,還有租賃和交付大型物資,如炮火、戰機等。實際上,此法案意味著美國在為二戰提供物資,二戰時,蘇聯所使用的物資絕大部分都源於美國,美蘇兩國這次協同合作,狠狠打擊德國納粹黨的霸權行為,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付出了巨大貢獻。

二戰爆發期間,蘇聯把勞動力都投入到了生產軍用物資上,所以生活用品奇缺。這個時候,美國不止一次向蘇聯運輸物資,拉了蘇聯一把,按《租借法案》上寫的,這種援助不僅是軍事上的,還是生活上的。被運去的軍靴夠全體蘇聯人來分,可以一人拿一雙,數量居然超過了1億,皮革更是有獎金5萬噸,捲菸紙的噸量比皮革還高,都快將近1千噸了,不僅如此,藥品方面蘇聯也受到了美國的大量援助,在最大程度上減少了因傷導致死亡的人數,保障了蘇聯的有生力量。

當時的蘇聯完全是處於舉步維艱的情形,在食物方面肉類極為短缺,使得蘇聯無法實現的較好的進攻,美國知道了蘇軍在食物上比較短缺,於是提供了450萬噸的製成食品給蘇軍,很好的促進了戰鬥的後續發展,此後,作為蘇聯領導人的赫魯雪夫,為表達感謝曾說過這樣一番話,美國不遺餘力的提供支援,對於蘇聯的勝利有著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只看美國當時為蘇聯所提供的450萬噸食品,當時美國是對蘇聯支援最多的一個國家,說明本國的實力也是非常強大的。實際上,當時的國際局勢已基本明朗,德國的局勢已經不太好了,蘇聯處於優勢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向蘇聯援助物資,一方面來說,展示了美國強大的實力,從另一方面來說,更有利於對當前的國際戰爭形勢進行分析和把控。

戰爭勝利的因素有哪些呢?是經濟、人才還是戰術?上述所說的原因中,蘇聯與美國都很強,甚至蘇聯還要更強一些。但是,即使它實力超群,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卻不能給士兵提供足夠的車輛逃生,甚至差點因此被德軍收入囊中。幸好美國及時把汽車空缺補上,為蘇聯提供了40多萬輛汽車,僅1942年美國就向蘇聯提供了79000輛摩托化車輛。美國儘自己的全力,無償贈送了這麼多卡車,犧牲了國內著名的卡車公司解決了蘇聯的頭件大事。美國卡車性能很好,可以改裝成火箭炮,蘇聯取得了衛國戰爭的最後勝利。戰後,這些汽車占了蘇軍的半壁江山。

確切來說,蘇德戰爭的勝利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由於租借法案的產生,雖然根據法案要求所有東西需要進行返還或交易,但是美國所給予的物資幫助及戰術支援是不可忽略的。不止這些,以美國為主的國家的幫助會讓德國感受到壓力,從而影響戰鬥力。美英兩國為牽制住納粹德國進攻的步伐,以轟炸機與護航戰鬥機給德國造成威脅。而德國也將數十萬大口徑的高射炮派出進行反擊。運用這個方法,英美兩國極大地分散了德國的戰場資源,讓蘇聯趁此時機好好地收拾了一頓德軍。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期間,雖然美國參戰時間是1941年12月8日,是戰爭中期,但是租借法案從1941年3月11日簽署成為法律,並結束於1945年9月。1941年底,因為戰爭消耗十分嚴重,英國缺少糧草,機槍、戰機等物資,邱吉爾想把美國拉進盟國陣營,美國也同情身處戰亂的英國民眾,應英國請求將百分之四十的物資投給了英國,把百分之三十二的物資給了史達林,其餘的物資也分散給了其它反法西斯戰場上。這種時候,需要美國顧及的原因有很多,最初,美國人的立場是幫助英國人,但不參加戰爭,所以採取「租借」的方式,因此很多西方國家都願意追隨美國。被軍國主義打擊的各國,在美國的及時援助下,扭轉了戰爭局勢,為二戰的最終勝利奠定了基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e40f98d875306c28c1859d7cc081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