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凍,真的有道理嗎?深秋季節,該如何給孩子穿衣呢?

2023-10-24     老張育兒

原標題:春捂秋凍,真的有道理嗎?深秋季節,該如何給孩子穿衣呢?

關於「春捂秋凍」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

單從字面理解就是:春天,要多捂捂;秋天,要多凍凍!

簡單來說就是:天氣回暖之後,不要急著脫掉厚衣服;秋天轉涼之後,不要急著穿厚款衣服!

春捂秋凍,真的有道理嗎?

僅從這句話的字面理解,相信很多人都是一頭霧水,甚至覺得有些「不靠譜」。

可是,結合天氣變化和孩子的實際情況後,又覺得老人的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春捂」是指在春季氣溫剛剛轉暖時,不要急於給孩子減衣,因為氣溫仍然較低,特別是早晚溫差大,如果過早地減少衣物,可能會導致孩子受寒,影響身體健康。

「秋凍」是指在秋季氣溫逐漸降低時,不要過早地給孩子穿上厚重的衣物,因為適當地讓孩子接受一些涼爽的刺激,可以刺激他們的機體進行自我調節,提高對低溫的適應能力。

這樣看來,春捂秋凍還是很有道理的!老人的話,也不一定都是迷信思想,更多的是他們的生活經驗,值得借鑑。

深秋季節,如何給孩子穿衣,才合理呢?

霜降過後,天氣越來越冷,很多父母開始發愁,難道真的要讓孩子「凍著」嗎?顯然,不是。

明知道溫度下降,還讓孩子「凍」著,這樣還能稱之為父母嗎?深秋穿衣,其實就是建立在孩子健康的基礎上。

只有穿衣正確,才能從源頭保護孩子,減少疾病的出現。畢竟,秋冬季節太過乾燥,是傳染病的高發期。

說到穿衣,很多熱心的媽媽分享了他們的深秋穿衣技巧。還別說,這些小技巧特別實用,尤其是適合沒有經驗的新手父母。

技巧一:合理搭配

深秋季節,沒有人說一定要穿什麼,或者不能穿什麼。所以父母們合理搭配就好,前提是結合天氣和溫度就好。

早晚的溫差較低,可以給孩子準備保暖性比較強的衣服;白天的溫度又很高,當然要穿輕薄透氣的衣服。

這個時候,就需要常備一件外套。晨起出門,或者晚上出行時,穿一件針織外套,或者薄款羽絨服。

技巧二:多層穿衣法

也有一些寶媽分享了多層穿衣法,特別適合秋冬季節。既能做到保暖,又能滿足舒適和輕薄,實用性極強。

所謂多層穿衣法,就是內外兩層+中間一層的穿衣方式。裡面貼身的衣服,要以舒適柔軟,且保暖效果好為主;中間可以自由搭配,喜歡的長袖就可以;外面的衣服,也要以保暖舒適為主。

這樣的話,白天在戶外溫度高的時候,就可以脫掉外面的衣服,只留下裡面和中間的兩層,也不用擔心孩子怕冷。

技巧三:逐漸增加衣服

天氣是慢慢冷的,所以衣服也要慢慢添加才行,千萬不要操之過急。一看到天氣轉冷,很多媽媽們就準備好厚衣服,這是不對的。

天氣微涼,那就先穿薄款的秋衣褲;接下來,再換厚點的保暖褲;等到特別冷的時候,在選擇保暖褲+羽絨褲的組合。

要是一次性增加太多衣服的話,反而會給孩子束縛,影響他們的日常活動。穿得太厚,反而更容易出汗,更容易生病。

技巧四:注意腳部保暖

都知道寒氣是從雙腳開始入侵,所以天氣轉冷之後,就不要在讓孩子光腳亂跑,一定要穿襪子才行。

鞋子,也要慢慢換成舒適透氣的秋冬款式,不能再穿之前過於單薄的夏款鞋子。要不然,寒氣會順著鞋子,直接入侵到孩子的身體里。

說到腳部保暖的問題,父母在臨睡前,可以給孩子泡個熱水腳,這樣既能緩解一天的疲憊,又能給孩子驅寒、助眠。

技巧五:衣服不要過於厚重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不要給孩子穿太過厚重的衣服。可能在父母看來在,這些厚重的衣服保暖,能為孩子抵擋更多嚴寒。

不可否認,厚重的衣服確實保暖效果也更好一點。可問題是,孩子除了要保暖之外,還有正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

太厚的衣服穿在身上,會讓孩子覺得不舒服,而且還會影響他們的活動和運動能力。這樣的話,豈不是更容易影響健康呢?

寫在最後:春捂秋凍很有道理,但前提是要掌握「春捂」和「秋凍」正確的穿衣方法才行。所謂「秋凍」,並不是讓孩子一直「凍著」,這一點父母要清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bf938c34947828843e22ce63075a3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