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國主義死而復生,誰在為它招魂?

2023-12-24     抽屜電影

原標題:軍國主義死而復生,誰在為它招魂?

當一件傷害事件發生的時候,我們自然會看到誰是加害者,誰是受害者。這是一個基本的道理,在這個道理的基礎上,我們應該看到受害者受到的傷害,並以此為鑑,努力的使得這個世界上的加害者少一些,但如果我們另闢蹊徑,僅僅是從加害者的角度出發去看待某一個時間,且將加害者樹立為某一種人群的代言人的話,那麼對於這件事情本身來說就是荒誕的。因為這個時候我們已經拋開了事實結果不去談論了,這是很奇怪的。

奇怪的事情還發生在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當中。《小野田的叢林萬夜》講述的就是一個被放大了的加害者與受害者的故事。二戰期間,日軍攻占了東南亞,在菲律賓的叢林中有著這樣一個日軍小隊。隊員小野田寬郎接受了一個奇怪的命令,不准自殺,頑強的活下去。於是,幾十年如一日的他便開始在菲律賓的叢林中展開了游擊戰。

二戰結束了,時間繼續在推移著,小野田寬郎依舊是接收不到來自上司的別的命令,於是他繼續著自己的職責,一直到後來被人發現。小野田寬郎在菲律賓的叢林當中留守了幾十載,對於一個效忠於國家軍隊的人來說,小野田寬郎的精神值得被傳承,被歌頌,然而對於二戰期間遭受到日本侵略者屠戮的其他亞洲國家來說,小野田寬郎的存在就如同腳底板扎進了一根釘子,只要是朝前走,就會很疼。

《小野田的叢林萬夜》為我們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意志堅定的士兵在菲律賓的叢林當中艱難求生的故事,起初的四人組後來漸漸的變成了只剩他一個人,從三十年代一直到七十年代,小野田寬郎一直堅守著上級的命令思想上毫不動搖。對於有一個軍人來說,這是值得人欽佩的,然而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呢?

作為一個被侵略國的民眾,我想國人對於小野田寬郎一定是情緒複雜的。命令與服從對於軍人來說是他的本質工作,而這樣的工作也會因為被得到貫徹執行而顯示出來軍人的強大的精神力量。但是這種力量如果選擇的方向是錯誤的,那麼對於受害者來說,這是一種二次傷害,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來進行證明。

如果一個二戰期間的德國士兵開始了自己的漫長的軍旅生涯之後,他某一天突然接到了命令,要去西伯利亞的叢林中堅守不投降,於是,這個士兵恪守了自己的職責,且堅守到了二戰結束後的幾十年,這個時候,德國的媒體大肆報道這個士兵的可貴品質,且將他奉為德國最堅定的人的時候,國際社會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反響?猶太人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反響?

這個不難想像,基本上不會發生。為什麼,即使是德國人自己知道自己國家的軍人中有這樣一位忠於使命的人,但考慮到德國是戰敗國,如果對於本國的軍人在二戰期間的堅定信仰有任何的宣揚的話,那無疑會被認為這是對於納粹的招魂。因此,即使是有這樣一位德國人,他也會在德國社會默默無聞,並不會被安排新聞採訪,且大肆報道。

這並非是對於這樣一種人的打壓,而是對於那些在二戰中遭受到侵略的國家的一種平息,因為人也好,一個國家也好,我們並不能超脫於國際社會之外,我們還是應該考慮到自己的某些行為對於別人是不是一種傷害。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危言聳聽,但如果這真的是危言聳聽的話,那麼當今世界該會有很多人敢於站出來對於猶太人遭受的屠殺發出不一樣的聲音,那為什麼不呢?

同理,當小野田寬郎這樣的軍人的事跡被拍攝成為電影,且不斷的在國際上被炒作,在日本國內被稱為英雄的時候,我們不難想像到這樣一種扭曲的價值觀之下,暗藏著的日本這個國家對於自己在二戰期間犯下的罪行的一種態度,這種態度通過小野田寬郎這樣的故事被講述出來的時候,我們並沒有看到他們有絲毫的幡然悔悟,更多的則是一種趾高氣昂與不服輸。

因此,當我們模糊了受害者與加害者的界限或者是角色定義之後,小野田寬郎這樣的人可能會被認為是一個有著堅定信仰的人,然而對於那些在二戰期間被日本侵略的國家來說,小野田寬郎這樣的角色越是在日本得到尊崇,就越發體現出來日本人對於二戰期間犯下的累累血債的不屑。與此同時,小野田寬郎所在的時代是日本軍國主義大行其道的時代,表面上看這是對於小野田寬郎的尊敬,實際上確實對於日本軍國主義時代的一種招魂。在玩死人方面,日本卻是特立獨行。作為一個被入侵過的國家的普通民眾,這樣的被日本人尊為英雄的人越是被推崇,我們只會越是膽顫心驚。畜生賊心不死,想想都可怕?

……

你好,再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ad775b4a0dc7ba94abb6d7dd6a79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