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幕後故事帶你回到《受益人》拍攝現場

2019-11-11     牛牛影視創想

2016年,寧浩宣布啟動扶植新導演的「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在發布會合照的道具上,導演申奧的名字被排在了第三個,前面是路陽和文牧野。

一切好像都命中注定一般,申奧導演的處女作《受益人》成了繼路陽導演的《繡春刀2》和文牧野導演的《我不是藥神》之後,「壞猴子」出品並正式上映的第三部電影作品。

事實上,這部作品此前並沒有出現在2017年「壞猴子」發布的片單計劃中。寧浩導演第一次對媒體聊到這部作品時,恰逢去年夏天,電影《熱帶往事》剛開機,那則是「壞猴子」出品的另一部作品。那時候,對外的口徑是,「電影《受益人》已進入籌備階段。」

從籌備建組到上映,前後花費的時間1年有餘,比起寧浩監製的其它作品,這部電影來得更快,更順利。

毋庸置疑,導演申奧和電影《受益人》可以說是幸運兒。那麼,這份「幸運的合約」到底是如何「簽」下的呢?

1

寧浩對申奧的選擇

在「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里,申奧是寧浩最早接觸的一個導演,比文牧野還早。

差不多在5、6年前,寧浩就曾找過申奧,希望兩人能有所合作。那時候他剛忙完電影《黃金大劫案》,正在準備《心花路放》。不過,兩人最後只是合作了一些廣告和紀錄片。

雖然那會兒申奧並沒有拍過院線電影,但是在廣告領域早就小有名氣,也曾拍過一些不過的短片。除此之外,寧浩告訴說:「我其實很早就看過他的畢業作品和短片,覺得他的導演能力很全面,最重要的是審美非常在線,覺得他有機會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導演。」

申奧的大學短片作品

當「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啟動之後,寧浩便去找了申奧,希望他「不要浪費才華」。

對於申奧自己而言,這種合作更像是一種「追星式的成功」。

2006年暑假檔,一部《瘋狂的石頭》成為黑馬,而這匹馬也「闖入」了即將成為北京電影學院大二學生申奧的心中,「這部電影對我太吸引了,我們那時候在宿舍里刷了2、30遍,最後連台詞都背下來了。熄燈之後,四個人就開始彼此對台詞。」

於是,申奧將對《瘋狂的石頭》的致敬,放進了處女作《受益人》中。

2

最初想法並非《受益人》

事實上,《受益人》並非是申奧提出的第一個故事。

「那個故事我其實已經寫了一年多了,沒想到被其他電影撞題了,甚至在情節上跟我的重疊率就高達百分之七八十。沒辦法,我就放棄了當時的那個故事。」

在「壞猴子計劃」內部有一個綱領,即要求創作者關注現實,關注本土,關注當代。所以當申奧放棄第一個故事之後,重新收集了大量的社會新聞,從中發現了一個騙保案。更出乎他意料的是,原來當代還有很多類似的案件。「於是,我就從每個案子裡拎出一點點元素,最後拼湊成了《受益人》。」

而此時的監製寧浩,則像是這場遊戲里的裁決者,他在一旁觀察導演。「我不干涉他做什麼,但我會觀察他到底喜歡什麼東西。因為每次他提出的一個想法的時候,都會有相應的故事輪廓。最後,我覺得《受益人》是他提出的眾多想法里最獨特的,也是最適合作為處女作的。

3

《受益人》做了5、6次大調整

「我們『小猴子們』都有一個共識,鬱悶的事情不是聽到監製說你的點子不行,而是回家一想,他說的對啊!然後更鬱悶的是,自己還不知道怎麼改。這還沒完,最鬱悶的事情就是改完之後,他覺得還是不對。總之,要經歷過這一圈又一圈的過程。」因為名叫「壞猴子計劃」,申奧和文牧野私下時常都自稱是「小猴子」。

最後,《受益人》差不多做了5、6次大方向的調整,成稿的劇本差不多就有20多稿。「我電腦上《受益人》的文件夾里有200多個文檔,基本上是寫出了一個長篇小說的字數了。」

在監製寧浩的指導下,申奧對劇本進行了多次的調整,但更沒想到的是,在開機前,他再度進行了大調整。那時距離開機僅有3個月。

當時和演員們進行劇本圍讀時,大家都認為原本的結局不太適合,都一致認為應該有另一股溫暖的力量去支撐這個故事,「當時的內容跟現在完全是兩個故事,原來的版本會更加殘忍,完全是一個黑色犯罪片。」

4

電影每個場景都有自己的故事

因為受到《瘋狂的石頭》的影響,所以申奧將《受益人》的拍攝地選在了重慶。而本片的美術師杜光宇則為電影的場景做了更多的加分。

在拿到劇本之後,杜光宇還為電影里的每個場景寫了相應的前史,賦予了一個生命。在他眼裡,主演吳海管理的網吧不應該只是一個讓人玩遊戲的地方,而是應該從其他場所改造過來的。雖然藝術可以高於生活,但本質還是要源於生活。於是,主創們就為此進行了小範圍的社會調查。

網吧閣樓處

導演周邊有朋友說自己開的網吧原本是家歌舞廳。這個結果立馬觸動了杜光宇,在他看來,電影里的吳海和岳淼淼都是被這個社會淘汰的人,他們很渴望趕上這個時代。所以,如果電影中網吧的前世是一家被淘汰的舞廳,而現在又正在面臨轉型,那就再合適不過了。

10個幕後故事帶你回到《受益人》拍攝現場

似乎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當劇組去重慶選景時,發現那個地方就是一家歌舞廳,叫做浪花歌舞廳,而它的前身又是一家電影院。於是,美術師敲定了這個場所,並重新進行了搭建和設計。

最後,電影里的網吧被取名「光宇極速網吧」,正是用了美術師的名字。

5

演員就位進行曲

申奧和寧浩一致決定了大鵬,前者選了柳岩,而後者推薦了張子賢。

在整部電影里,大鵬是最早定下來的演員。當時在物色演員時,大家發現現在大多從專業院校出來的男演員,大多都是大男主的范,但在這部電影里,申奧希望男主角吳海是一個「屌絲」。既然有了這個設定之後,大家就想到了「屌絲男士」大鵬。

說服大鵬參演並不是因為「寧浩」這塊金字招牌,而是申奧自己。當他邀請大鵬的時候,兩個人之間沒有太多的客套,對方直接進入主題,希望能看到導演過去的作品。於是,申奧給他放映了自己過去拍的短片作品。

這些曾打動過寧浩的作品,同樣震撼了大鵬,於是合作就此促成。

確定了大鵬之後,申奧就希望能找到一位和他有「CP感」的女演員。於是,他便想到了演員柳岩。

她和大鵬是長達10年的好友,從《屌絲男士》到《煎餅俠》,一直都是深入人心的銀幕組合。恰好那時候,柳岩因為一些新聞,頻頻登上熱搜,「好多東西都讓我覺得好心疼,岩姐身上有一種特強韌的東西,那種韌勁兒和我電影中的岳淼淼很像。」

男女主角很快就定了下來,但鍾振江一角經歷了很長時間的選擇。用申奧自己的話來說,「我們在等這麼一個演員。」

在電影里,這個角色從始至終都會一直壓制著吳海,所以導演和監製一致認為,這位演員給觀眾的感覺是生疏的,但絕對得是演技派,能有足夠的爆發力。

思來復去,寧浩給申奧推薦了演員張子賢。他只是看過對方的一個短視頻,就覺得這位演員特別有潛力。可是剛接觸的時候,張子賢並沒有給導演太大信念,直到最後定妝之後,申奧才終於確定,「這三個人成了!」

6

原劇本柳岩是個母親

「一開始,我並沒有特別喜歡岳淼淼這個人物。」

在柳岩眼裡,這個角色在最早的劇本里就是一個可有可無,該死的人,所以男人們都想盡辦法去騙她。誠然,申奧對於這個女性角色設定的基底便是:單純。

甚至在最初的劇本里,淼淼才是帶著孩子的那個人,她自身是絕對的拜金自私。而吳海一心想要去找一個獵物,這個獵物身上有一百種缺點,所有人都覺得她活該的時候,卻突然發現這個女人是位母親,於是就不敢下手了。

那樣的設定,對於淼淼而言太過殘忍,對吳海來說,又太壞。所以最後,申奧直接把劇本改成了現在的樣子。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柳岩把自己一半的性格都放了進去。同時,她完完全全放棄了自己很多生活里作為女明星的審美,儘可能地讓自己接地氣,「接地氣到我自己都有點不喜歡那樣。」或許是因為有自己的影子在裡面,越到後期,柳岩自己越鬆弛,越發相信這個角色,也慢慢發現這種不裝,才能討人喜歡。

電影結束之後,柳岩愛上了岳淼淼,她也迫切希望媽媽和哥哥快去看這部《受益人》,不僅是這個角色,而且這次更是她從影以來,真正作為女主角的一部戲,比上次《葉問外傳:張天志》里的鏡頭還要多。「不過,我希望我媽看了之後,不要生氣。因為我演的時候,那個湖南口音還是完全就模仿我媽的。」

7

直播戲份是柳岩自己即興發揮

很多觀眾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均被柳岩「走心」的表演觸動到了,尤其是她在最後一場直播中,向粉絲們坦白了真實的自己,並最終以卸妝當作最後告別的儀式。

其實,這場戲在劇本只有短短几字,整體的表演都是柳岩即興發揮的。

跟岳淼淼一樣,柳岩也是出生在湖南,在廣東生活過,然後漂在一個城市,而且還都有網絡直播的經驗。所以當拍這場戲的時候,她幾乎把自身那種四處漂泊的滄桑心境,以及過去生活不易的艱辛經歷統統賦予在了岳淼淼身上。

於是,岳淼淼「活」了。

8

大鵬在重慶拍戲的那些趣事

《受益人》是大鵬去年在重慶拍的第二部電影作品,另外一部則是《鋌而走險》。

大鵬自己說,兩部作品讓他住進了不同的角色里,拍前者的時候,偶爾會經過拍上一個戲拍過的地方,感覺像是吳海遇到了劉小俊(《鋌而走險》中的角色名)。

因為拍這兩部電影,大鵬在重慶也遇到了兩件有趣的故事。

一次《鋌而走險》收工後,大鵬在吃飯的時候被人認出來,希望能合影,因為對方的女友很喜歡他。再後來,他結束拍攝後,又去了同一家店,遇到了同一個小伙兒,這次旁邊多了個姑娘。只是小伙兒偷偷告訴大鵬,他已經換女友了。不過這次大鵬也換了角色,這次是在拍《受益人》。

還有一次,大鵬和張子賢在拍戲的間隙,發現旁邊有了90歲老人的生日宴,兩人便跑過去「蹭吃」,用重慶話向老人祝壽,結果全程都沒有被認出來。一直到後期,大鵬把這段視頻上傳到網絡,那家人的親戚才知道這個「陌生人」是誰。

前一個故事過於真誠,更像大鵬自己,而後一個故事聽上去,則更貼近吳海。

9

水中大戰

所有主創都不約而同地認為這場戲是拍攝最困難,同時也最痛苦的戲。

這場戲是電影《受益人》最後的眼,能那種黑色幽默衝突推到最高點。為了順利完成拍攝,他們在1月份氣溫只有零度的重慶,拍了整整四個通宵。

以至於到後來,每拍完一條,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去換機位,柳岩就直接放棄從冷水裡出來休息的機會。「那時候我一浮出水面,就讓現場備好幾個電熱器,我直接就把臉湊過去,都已經不管臉會不會爛了。」

最後大家在電影上看見的內容,實際輾轉拍了三個地方——一個是公園實景,一個是劇組自己搭建的水景,以及一個是在北京的水下攝影棚。

拍攝過程中,誰都沒有想到,三位演員里水性最好的竟然是柳岩,她還真的能完成潛水任務。而張子賢甚至有些怕水,但有一段需要他一鏡到底沉到水底的戲份,結果他又完全沉不下去,最後只好綁了一塊鉛塊在腳上,才完成了這場戲。

現在看來,整個狀態正好映射到了電影里。大家以為不會游泳的「蠢女人」岳淼淼則是他們三個人中游泳技能最好的人,而滿肚子壞水的鐘振江則一直在喊救命。

10

《受益人》刪減片段曝光

電影結尾,吳海出獄之後,為什麼沒有第一時間去找自己的兒子和岳淼淼,而是跑去了海南的沙灘呢?

很多觀眾看完之後都有類似的疑問,我們也把這個問題帶給了主創。

在原本的計劃劇本中,其實吳海出獄到海南中間還有一段戲,交代了他是怎麼知道他們在海南的:

吳海出獄後,看見一個女人的手扶著方向盤,當大家以為是淼淼的時候,鏡頭一轉,發現原來是桃姐(電影里二手電器店老闆娘)。在車上,桃姐告訴了他,淼淼帶著他的孩子去了海南,以及他們當初住的網吧已經變成了廢墟。於是,他就決定去海南找他們。

只是後來這段戲因為時長,導演把它給剪了,「我們發現剪掉了也沒什麼,不違和,觀眾能看得懂。」

文章轉載自原創作者:流森(1905電影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YZ2WG4BMH2_cNUgcRG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