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美的摩爾多瓦美女總統要求俄撤軍,克里米亞悲劇又要重演嗎?

2020-12-04   笑語千年

原標題:親美的摩爾多瓦美女總統要求俄撤軍,克里米亞悲劇又要重演嗎?

摩爾多瓦是位於東南歐的一個內陸小國,東、北部與烏克蘭接壤,西隔普魯特河與羅馬尼亞毗鄰,面積約3.38萬平方千米,人口355萬,原為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12月宣布獨立。

蘇聯解體後,不少原蘇聯加盟共和國紛紛倒向北約和歐盟懷抱,摩爾多瓦成為俄羅斯對抗北約的前線。隨著03年俄羅斯周邊多國出現「顏色革命」,烏克蘭、喬治亞等國紛紛變色,無疑讓俄羅斯更加重視周邊地區的穩定。

2000年普京登上俄總統寶座後,開始對俄羅斯的內政、外交戰略和政策進行一系列深刻調整,推行靈活、理性、務實的大國外交戰略,,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前提下進行全球性外交布局,把發展與獨立國協國家關係作為俄對外政策的優先方向。2000 年 6 月普京訪問摩爾多瓦,把摩視為維護俄在巴爾幹影響的重要國家之一,稱摩為俄可靠和善良的朋友,承在能源、債務問題上向摩讓利。

同年 11 月 19 日,摩爾多瓦總統沃羅寧訪俄,與俄羅斯簽署了《俄摩友好合作條約》,確立了兩國新世紀戰略夥伴關係的基本目標和原則。

但是,摩爾多瓦國內政治舞台的多個反對力量,打著「走向西方」的旗號,攻擊摩共的親俄政策和立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也揚言要把摩爾多瓦列為下一個「民主改造」對象,加強對摩政府施壓。夾在歐美與俄羅斯之間的摩爾多瓦,在2002 年 2 月宣布把與歐盟一體化作為國家對外戰略的優先方向,外交政策開始發生變化。

摩爾多瓦的變化,引起俄羅斯強烈不滿。為了報復摩爾多瓦的親西方政策,俄羅斯放棄了從外德撤軍的承諾,暫緩撤軍進程。

俄摩關係是一種特殊的雙邊關係。俄希望把摩拉入自己的懷抱,構建對抗歐美的陣營;摩則希冀融入與歐洲的一體化進程,這是兩國的戰略分歧。但是,摩出於地緣政治、經濟的考慮,又離不開俄羅斯;俄從其地區和全球戰略角度出發,也需要摩爾多瓦。因此雙方仍保持密切合作與聯繫。

摩爾多瓦對俄羅斯有著強烈的依賴。俄羅斯是摩爾多瓦第一大貿易夥伴 ,對俄出口占摩爾多瓦出口總額的22.%。在國外務工的35萬摩爾多瓦人中,有 10萬在俄羅斯工作。

俄羅斯駐軍的德涅斯特河東岸地區,位於摩爾多瓦與烏克蘭之間,面積 為4163 平方公 里,人口53 萬,其中摩爾多瓦族占 31. 9% 、俄羅斯族占 30. 3% 、烏克蘭族占28. 8%,該地區於1792 年 併入俄羅斯帝國,1924 年在此基礎上建立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20 世紀90 年代初,以摩爾多瓦人民陣線為首的親羅馬尼亞政黨希望摩獨立後併入羅馬尼亞,引起摩爾多瓦反對派的不滿。1990年9 月,摩爾多瓦的俄語民族宣布成立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與摩爾多瓦政府衝突不斷。1992 年 3 月雙方衝突升級,外德請求俄羅斯援助,俄羅斯派第十四集團軍進駐德左地區。

2006 年,德左地區舉行全民公投。支持外德地區併入俄聯邦的人占97. 1% ,不過,顧及與西方關係的俄羅斯並沒有就此將德左地區併入俄羅斯。

從摩爾多瓦獨立以來,它與俄羅斯的關係既有過冷淡,也有過親密。雙方現在仍有兩個分歧: 一是在德左地區問題上俄支持地區勢力,且俄駐軍遲遲不願從該地撤離;二是摩親西方戰略與俄希望保持在摩爾多瓦的傳統影響力的衝突。如何在西方和俄羅斯兩大勢力間左右逢源,最大限度地實現本國利益,是擺在摩爾多瓦人面前的難題。

上個月,摩爾多瓦中央選舉委員會確認馬婭·桑杜贏得總統選舉,摩將迎來史上第一位女總統。桑杜在競選時承諾推動該國「在歐洲一體化的道路上前進」,並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以阻止大規模的勞動力外流。

前總統多東在接受摩爾多瓦電視台採訪時表達了對桑杜勝選的擔憂。他擔心桑杜上台會扭轉與俄羅斯的良好關係,因為此前摩政府在實施反俄政策後幾乎失掉了所有的市場。多東認為,桑杜勝選後,摩爾多瓦「整體政策將朝著反俄方向改變,甚至會像烏克蘭那樣劇烈和慘痛。

多東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今年10月,俄聯邦對外情報局局長便表示,美國已介入摩本次大選。隨著美國建制派代表拜登在美大選中獲勝,美國未來加大對俄羅斯的壓制已成必然。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摩爾多瓦親美總統上台,摩國內必定會出現一股反俄風潮,但這種風潮究竟會形成什麼結果,很難定論。

12月1日,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回應了桑杜要求俄羅斯維和部隊撤軍的聲明,稱她的要求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俄羅斯不可能接受。

拉夫羅夫重申,任何針對"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的侵略行動都會以悲慘的結局收場。雖然德左地區像克里米亞那樣進行獨立的全民公投,然後併入俄羅斯的可能性不大;但拉夫羅夫警告摩爾多瓦,如果他們認為能夠通過武力手段收回德左地區,那麼他們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這樣做無異於與俄羅斯開戰,畢竟"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至少有22萬居民擁有俄羅斯聯邦公民身份。

其實早在2018年6月22日,摩爾多瓦就在聯合國呼籲完全無條件撤離包括德涅斯特河沿岸的摩爾多瓦共和國領土的外國軍事力量,其主要目標就是指向俄羅斯。但是聯合國大會對摩爾多瓦這個提議的最終的投票結果是64票贊成、83票棄權和15票反對,其中美國投贊成票,中國棄權,俄羅斯則投了反對票,德左仍在維持著現狀。從投票結果上看,支持摩爾多瓦的國家並不占大多數,更何況其中還有兩個重量級大國。

俄羅斯著名政治評論員楊庫捷夫認為,桑杜剛一上台,就想改變德左地區現狀,很可能會加速將這一地區推向俄羅斯的懷抱。桑杜很有可能會像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一樣打開潘多拉盒子,最後偷雞不成蝕把米,像亞美尼亞丟失納卡地區一樣,把德左地區這個名義上的國土也給弄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