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石文化歷史悠久早在古代其就已經流行在達官顯貴和皇親國戚之間成為了一種文化,賞石文化與園林藝術相映生輝形成了極其強大的化學效應其所呈現出的盛世美顏讓無數玩家沉溺其魅力之中無法自拔,這也讓賞石文化得以流傳至今!
什麼是賞石?並不是隨便找一塊石頭擺在那裡就可以被稱之為賞石,賞石早在宋代就已經有了明確的定義,具備「瘦、漏、透、皺」這四個特點的石頭才可以被稱之為賞石!這個概念也被沿用至今,人們對於賞石最基本的認識就是來源於上海城隍廟的賞石作品「玉玲瓏」這件太湖石賞石作品與其園林藝術相映生輝即便歷經千百年的風雨洗禮依舊在現代展現出了其絕美的顏值!讓無數玩家為賞石藝術與園林藝術這種奇妙的結合讚嘆不已,但是賞石文化發展到現代其處境卻並不理想,賞石對於環境造景的要求較大,因為古代的賞石文化基本依託於較大的庭院和優秀的園林藝術,這兩點的有機結合才是賞石文化的本尊,然而現代的居住環境已經被極大的壓縮,隨隨便便想要庭院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當然土豪除外,所以現如今的賞石文化也只能順勢而為,其體積、造景也更加微觀,雖然微觀的賞石依舊風韻不減但是比起與園林藝術相結合的賞石文化還是差點意思!
賞石文化起源於宋代,米芾這個宋代的文學家不僅僅為賞石下了流傳至今的「瘦、漏、透、皺」的定義同時這個人也是一個實打實的石痴!石痴可謂是對賞石熱愛的最高境界,米芾對於賞石已經超越了種族的概念,賞石在米芾面前並不是一塊石頭或是藝術品他將賞石視為摯友每日與賞石作揖答禮,人們問他為何如此,他是這樣說的「賞石屹立於天地之間有成千上百年之久,其經歷的風霜雪雨遠遠要比我們一輩子經歷的都多,難道不該尊敬其經歷麼?」其實想想也十分又到里,對於賞石的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歲數有不同的感悟,正所謂「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賞石文化的審美、評判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這與玩家的學識、經歷、資質、閱歷等等都有著極大的關係,這也是為什麼人們不理解米芾的行為的原因,但是正是賞石文化的千人千面性卻正是其妙不可言的核心!
賞石文化其開放性和包容性讓其歷經千年歷史沉澱依舊熠熠生輝,每一塊石頭都有其獨特的美,所以正像那句話說的「這世上不缺美,只缺發現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