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憨里透著傻的王寶強,正在「精明」的路上,越走越遠

2023-01-22     好歌獻給你

原標題:事實證明,憨里透著傻的王寶強,正在「精明」的路上,越走越遠

今年春晚,王寶強出現在3檔節目中,成了「春晚最忙的明星」。

從默默無聞到春晚舞台上最忙碌的明星,是豐厚的回報,也是對這個「老實人」的一種嘉獎。

因為看上去憨里透著傻,所以「老實人」也成了大家對王寶強根深蒂固的印象。

但事實證明,王寶強正在「精明」的路上,越走越遠。

他懂得控制住自己的慾望,哪怕是被枕邊人算計,也沒被扒出黑料。

回看他演藝路上幾度「抽身而退」,更是精明的令人拍案叫絕。

當年華誼如日中天,王寶強卻毅然「逃離」老東家。

綜藝井噴時期,他又毅然退出炙手可熱的「跑男」。

徐崢「囧」系列電影接連創造神話,他同樣一聲不吭的選擇離開。

有人說王寶強傻裡傻氣,殊不知,正是他一次次清醒地抽身而退,才讓他愈發強大。

「傻根」,其實從來不傻。

曾經的「傻根」,他沒得選

窮,是王寶強前半段人生的關鍵詞。

出身貧苦人家,一部電影《少林寺》勾起了王寶強內心想要成為武打明星的夢。

因為渴望複製李連杰的人生,於是王寶強去了少林寺學功夫。

會功夫的人有許多,可李連杰只有一個,儘管在少林寺的那些年,時常有劇組請武僧做群演,可王寶強從未被選中。

在少林寺的六年,成了他夢想幻滅的過程,只是王寶強不甘心,於是他毅然踏上了北漂之路。

如今富家少爺、千金小姐成群結隊逐夢演藝圈,當年草根出身的王寶強同樣懷著一顆演員夢。

因為出身微寒,所以想出人頭地,就必須抓住每一個可能的機會。

凌晨四點頂著寒風,在北影廠門口等機會,是常態。

省下飯錢列印照片,跑劇組、陪笑臉是常態。

做群演即使被踢到站不起來還要挨罵,王寶強依然會演好每個沒台詞的角色,是常態。

為了不遲到,直接睡在樹上,也是常態。

因為是小人物,所以他沒得選,為了圓夢,他要付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

直到2003年,王寶強迎來了人生轉折,他被導演李楊選中,出演了那部把他捧上金馬最佳新人位置的小成本電影。

榮耀加身,讓王寶強拿到了打開影視圈的金鑰匙,嶄露頭角的他開始吸引到主流影視圈的關注。

2004年,王寶強成了馮小剛電影《天下無賊》中的「傻根」,這個角色讓他一夜爆紅。

兩年後,他又遇到了《士兵突擊》里不放棄、不拋棄的「許三多」。

而2011年的一部《hello!樹先生》直接封神,王寶強成了名副其實的影帝。

一個嘴裡叼著煙的動作,就讓「戲瘋子」段奕宏感嘆:被他「甩了十萬八千里」。

與此同時,一個接一個的「傻子」角色,也成了王寶強的代名詞。

但實際上,他骨子裡的「精明」,是許多人都無法企及的。

混圈子就是混人脈,沒有人脈就一丁一點的攢。

《天下無賊》拍攝期間,王寶強得知馮小剛胃不好,於是第二年他特地從老家背了一袋小米和紅棗,專門給馮小剛送去熬粥養胃。

陳思成和張譯都想演《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王寶強最初卻拒絕了這個角色,一心想演武打片。

徐帆建議王寶強嘗試一下做主角的感覺,他決定試一試,這才有了讓他名聲大噪的經典形象。

每次獲獎發表感言時,他都會說:「我要感謝我的恩師馮小剛導演,沒有他的幫助就沒有我的今天。」

在他首次執導的電影《大鬧天竺》發布會上,王寶強又特地把馮小剛等曾經幫助過他的導演請來,當場行跪拜大禮。

除了對馮小剛感恩戴德,對其他幫過自己的人,王寶強從來都是不遺餘力地盡其所能。

說起王寶強和劉若英的姐弟情深,自然是源自《天下無賊》時培養的感情。

2008年,王寶強空降劉若英演唱會送驚喜,感動的天后尖叫連連。

十年後,劉若英首次執導電影《後來的我們》,發布會前夕,劉若英給王寶強發簡訊問「能來發布會嗎」,王寶強毫不猶豫回復「一定去」。

那一年王寶強正處在感情生活最艱難的一年,可他依舊推掉所有事,來到了發布會現場。

王寶強不僅站在了劉若英身邊支持她,還發動所有關係幫忙宣傳。

與其說王寶強的種種行為是「精明」,我們更願意將其歸結為是他內心最淳樸的善良。

所以中國龍套演員千千萬,但王寶強卻能熬出頭。

也許是受到「傻根」一類角色的影響,亦或是王寶強的質樸在娛樂圈太少見,所以很多人自然而然地認為他本人也是個「傻子」。

殊不知,他才是最精明的那一個。

三次抽身而退,成就屹立不倒

審時度勢都很重要,學會拒絕也是一種藝術。瞅準時機大膽做減法的王寶強,深諳「拒絕」這門藝術。

第一次抽身而退,拒絕跟「老東家」華誼續約

因為《天下無賊》,王寶強成了眾所周知的草根明星,而後他追隨馮小剛的步伐,2004年簽約華誼兄弟,成為其旗下藝人。

彼時華誼如日中天,手裡握著的藝人明星幾乎占據了內娛一大半,其中不乏像黃曉明、李冰冰等眾多一線大牌明星。

華誼的實力毋庸置疑,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草根王寶強能成為華誼群星中的一員,對他的演藝事業而言無疑是錦上添花。

可縱然華誼有實力,也無法兼顧到每個藝人,「僧多粥少」的情況無可避免地會發生。

這一點,在王寶強解約後,華誼的工作人員也曾透露「寶強這幾年都沒演過華誼的戲,約滿走人很正常」。

2012年,王寶強經紀合約到期後不再續約,選擇單飛,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StongBabyStudio」,之後又升級為北京寶億嶸影業有限公司。

對於他選擇「逃離」華誼的決定,當時很多人不理解。

離開華誼就等於離開了背景、資源,這筆買賣在外人看來無疑是賠本的。

可當時的王寶強清楚的知道,成立工作室也意味著自己將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和話語權。

正如他後來提到的「自己現在有了團隊,能拍點自己想拍的東西了」。

縱觀這些年王寶強的發展,從演員到導演再到投資人,走得每一步他都知道想要什麼,該幹什麼。

自己的公司投資《唐人街探案2》,後來又以28億買斷《瘋狂的外星人》的票房保底,製作電影《少林寺之得寶傳奇》。

暫不說每一個的結果如何,至少這些都是王寶強「自己」的選擇。

再看看離開華誼後的王寶強的事業線,《泰囧》《道士下山》《一個人的武林》......

開啟燦爛星途的王寶強,也開始成為國內頂流娛樂節目的座上賓,《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兒》……他成了當之無愧的「頂流」。

講句題外話,看著今時今日華誼的窘況,或許大家會更慶幸王寶強當日的早做選擇。

如果說《天下無賊》《士兵突擊》和《Hello!樹先生》可以看作是王寶強「傻根」式演技三部曲,那麼徐崢的「囧系列」則是將「喜劇演員」的標籤貼到了他的身上。

第二次抽身而退,拒絕跟徐崢的「囧系列」合作

2010年,王寶強和徐崢首次合作《人在囧途》,幾乎是以黑馬之勢開啟了「囧」系列的元宇宙。

也是從這以後,《人在囧途》的製片人陳祉希就建議徐崢繼續和王寶強組合,延續這個喜劇效果。

2012年,二人再次合作的《泰囧》創造了票房奇蹟,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王寶強身上「喜劇演員」的標籤痕跡愈發加重。

人們天然對這個名字有著期待,甚至已經成為一種習慣,理所應當地覺得只要王寶強出現就是耍寶搞怪。

這樣的境況或許是好的,就像是王寶強的舒適圈,在這個安全範圍里,他怎麼演都是遊刃有餘的。

如果他想賺快錢,大可配合著徐崢在各種「囧」中來來回回地浪費自己的人氣和演技,借著過去作品的光環,舒服躺平。

只是王寶強自始至終都知道自己想什麼——他想要成為一個武打明星。

所以在「傻根」之後,越來越多的製片方把幾乎同樣人設的角色,送到王寶強面前時,他都拒絕了。

他知道舒適圈固然輕鬆,然而如果把自己的戲路定死,過早給觀眾留下了一個太刻板的印象,再想回到武戲上就很難了。

況且,一個演員因為長久地固定在某個特定形象上,被觀眾厭煩的情況發生的還少嗎?

觀眾的乏味就像溫水煮青蛙,一點一點地讓演員毀滅。

馮小剛表示過自己後悔捧紅了王寶強,因為限制了他的角色塑造,把人設固定在了「傻根」這個角色上。

可到了徐崢這裡,他覺得王寶強能代表草根,也能代表大部分國人的品味,這句話無異於變相地將王寶強又釘回了「傻根」的身份上。

這是一種肯定,也是一種桎梏。

所以王寶強離開徐崢可能是想要脫離自己以前「傻根」的草根形象,來開拓自己角色形象的多樣性。

後來《港囧》的主角變成了包貝爾和徐崢,結果顯而易見,票房上去了,口碑崩盤了。

包貝爾被罵成了篩子,逼得徐崢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我們用錯了一位姓包的演員,所以電影效果不是很好,如果有機會重拍會考慮換掉」。

王寶強通過《唐人街探案》解鎖了自己的痞子形象,顛覆了大眾此前對他的看法。

選擇見好就收的決定,聰明地躲開了口碑崩塌的危機。

第三次抽身而退,拒絕綜藝對演員身份的消耗

隨著憨厚形象深入人心,王寶強也逐漸成了綜藝節目邀請的「香餑餑」,而後他更成為彼時大熱綜藝「跑男」第一季的常駐MC。

誠然在「跑男」中,王寶強並不算是靈魂人物,但他僅僅是把自己的搞笑部分發揮出來,就足夠叫人發笑了。

當年「跑男」的熱度空前,鄧超、陳赫等人解鎖綜藝模式,李晨也憑藉「大黑牛」形象挽救低迷的事業,Angelababy更是人氣大漲,其他人或多或少都從中受益。

可就在第二季開播前,王寶強工作室表示無緣《跑男》第二季,眾人詫異:「為何王寶強會退出跑男?」

隨著「跑男」大火,對於成員們的討論也越來越多,其中「演員綜藝上得太多,失去了神秘感」的言論尤為突出。

鄧超、陳赫、李晨.....無一不受到了綜藝形象的反噬,觀眾再看他們演戲時頻頻跳戲,這些人的口碑也不復從前。

反觀早早退出的王寶強卻未受其害,他的綜藝之旅集中在2014年和2015年間,在此之後大家便鮮少再在綜藝上見到王寶強。

不得不說,王寶強脫離綜藝的決定,讓他避免了因為綜藝形象影響到自己演員身份,保住了演員的神秘感。

拿著放大鏡,找找他身上的「黑點」

2016年,王寶強因為離婚一事上了熱搜,鬧得沸沸揚揚。

馬蓉用最不堪的方式,給這個草根明星的演藝生涯添了一抹黯淡。

人人都說王寶強傻憨,可是只從他離婚這一件事來看,他的睿智恐怕不是一般能做到。

離婚後的王寶強都做了什麼?

讓宋喆伏法,拿回自己的財產,得到兒子的撫養權,面對馬蓉無休止的挑釁,他選擇不再回應。

不鬧不吵不妥協,冷靜處理每一件事,拿得起放得下,就連最親近的兩個人都翻不出他的黑料,試問有幾個人能做到。

那幾年,他拒絕了所有綜藝以及和演戲無關的採訪。

2016年到2021年,王寶強的主要工作就是三部電影:《唐人街探案2》、《唐人街探案3》、《少林寺之得寶》,再就是客串一下其他電影。

即使KPI完成度很低,但憑藉「唐探」系列,王寶強依舊拿到了累計80億的票房成績。

王寶強曾在節目《十三邀》里說過「自己一直是個自卑的人,以前真覺得當明星是在做夢。」

但能看得出,他熱愛演戲,所以演戲這件事對於王寶強來說,褻瀆不來。

表演上的天才很多,一夜爆紅的流量也不少見,但能控制住自己慾望的「老實人」卻越來越難找。

像王寶強這種踏實的、真誠的為表演而生的鈍感,難能可貴。

王寶強曾在採訪中提到過自己有一個導演夢,於是他盡心盡力執導了《大鬧天竺》,可惜口碑稀碎,更把他自己釘在了「爛片導演」的恥辱柱上。

這樣的「侮辱」換作旁人,或是據理力爭,或是發朋友圈內涵觀眾,再或者是悄麼聲的吞下這枚苦果,而王寶強卻用了一種謙虛且體面的方式告訴大家他會努力。

作為第一個以一線明星身份親自領取金掃帚獎的人,王寶強沒逃避,沒罵街,沒賣慘,而是堂堂正正走上了台前,鄭重地說:「我欠觀眾們一個道歉!」

聽完王寶強的話,大家已經不忍再苛責他,他說他以後努力,一定要對得起電影工作者的身份,這一瞬間,突然讓大家覺得「許三多」回來了。

當然王寶強也不是說說而已,在《大鬧天竺》之後,他表示「除非遇到其它令自己心動的題材,否則近一兩年將不會再做導演!」

於是,《大鬧天竺》之後時隔五年,大家才看到他帶著導演作品《八角籠中》回歸。

王寶強,已然是一個「符號」

外界曾質疑王寶強只會在「傻子」和「喜劇演員」兩個身份上切換,實際上他早就突破了自己。

入行二十多年,文戲有傻根、許三多,武戲有封於修,文藝片有樹先生,商業片又有唐仁。

他的角色的深度和身上的可能性,或許遠比大家想像的多的多。

王寶強演藝生涯的前半段,就像一個勵志故事。

他是許多北漂群演的一種精神支柱或是希望,就像許知遠說的「通過王寶強,來激勵自己」。

他也是一個「叛逆者」。

在明星人人都帶著一張面具,巧立人設的時候,王寶強選擇了逆流而上。

他不需要人設,老老實實演戲,踏踏實實做人,用努力證明自己作為演員、導演的存在意義,不枉此生。

誰說王寶強是個冒傻氣的老實人,其實他正在精明的路上,越走越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7181b15b0816b16c423028448f5b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