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詞到底是啥啊?沒學過它的話,英語能學好嗎?

2023-03-02     榮榮媽養兒記

原標題:高頻詞到底是啥啊?沒學過它的話,英語能學好嗎?

上上周我接連寫了好幾篇英語的文章

  • 都知道要給娃做英語啟蒙,你知道英語啟蒙到底怎麼做才高效嗎?

  • 磨耳朵不是循環播放英文,什麼才是有效的磨耳朵呢?

  • 自然拼讀是有門檻的:沒有做磨耳朵可以學嗎?3歲開始學早不早?

  • 自然拼讀在家能教嗎?有教材和資源推薦嗎?有的!

都知道要給娃做英語啟蒙,你知道英語啟蒙到底怎麼做才高效嗎?

磨耳朵不是循環播放英文,什麼才是有效的磨耳朵呢?

自然拼讀是有門檻的:沒有做磨耳朵可以學嗎?3歲開始學早不早?

自然拼讀在家能教嗎?有教材和資源推薦嗎?有的!

歇了一周多,我覺得是該繼續英語的話題了,說完自然拼讀之後,咱們今天來說英語啟蒙中另一個重要選項——高頻詞。

什麼是高頻詞

高頻詞(sight words),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語言學教授Edward William Dolch 通過對兒童讀物的分析和統計,整理出的220個常用單詞(也有版本是300多個,220是比較公認的說法)。

這些詞大部分不遵循發音規則,很難用自然拼讀讀出來,而且很多詞的意思還很抽象,比如「the、of、to」這些,孩子不容易理解,除了靠反覆記憶,別無他法。

但它的好處也非常明顯,它叫「高頻詞」自然是因為它們在孩子的日常閱讀讀物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可達到60%-80%的占比。

比如牛津樹1階+的這篇《BIg Feet》,一頁就有8個高頻詞。

換句話說,高頻詞全都記住了,再搭配一些日常詞彙積累,娃就可以把市面上的初級繪本看個差不多了。

根據難易程度高頻詞又被細分了5個level,從0-3歲到三年級。

說到這裡咱就不得不及祭出這篇著名的小短文了:

PS: 黃色部分是pre-primer(0~3歲),藍色是primer(幼兒園),灰色是1st grade(一年級),綠色是2nd grade(二年級),紫色是3rd grade(三年級),花花綠綠地,幾乎充斥了整個文章。

可以說,學會了高頻詞能大大降低孩子閱讀的難度,孩子不需要親子共讀就能自己讀懂句子意思,這是學它的意義。

高頻詞要怎麼習得?

對於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我們最慣常用的辦法就是讀分級繪本。

分級閱讀繪本有很多,市面上比較火的就是牛津樹、RAZ、紅火箭、海尼曼、培生幼兒英語等。很多英語機構也會推出他們自己的原創分級繪本,不勝枚舉。

如果你問我他們之間的異同是啥,哪個門檻低一些,那我們我認為他們本質上差不多,門檻在於家長。如果家長們能夠堅持親子共讀,用哪一套都不會錯。

我拿牛津樹舉例吧,因為我比較熟悉,家裡也是牛津樹的校園版。

在權威度和普及度上,牛津樹有「the nation's favourite reading scheme」的美譽。全球有133個國家用它作為外語學習教材。

它牛津樹有14個系列,適合4-11歲的孩子,我們國內比較主流的是家庭版和校園版。

學校版,又稱主教材,引進自牛津樹的Richer Reading系列,就是傳說中80%的學校都在用的那一套《Biff,Chip and Kipper》系列。

它圍繞著 Biff、Chip、 Kipper和小狗Floppy, 以及他們的爸爸媽媽展開,這寶藏一家子超有趣,就是不看字光看畫,娃也能笑半天。

它的體系非常螺旋式上升,主課本的1-9級別總計詞彙量6231個。

孩子的閱讀水平達到9級時,可以非常自信、通暢地閱讀同等水平的故事書、報章、詩歌等等。

這麼說可能不那麼直觀,我換個說法。當孩子到達9級的時候,可以說,他整個小學階段足以碾壓小學階段的英語課,初中閱讀應該也不費力了(英語不止聽力閱讀,還要學語法)。

家庭版引進自牛津樹的Read at Home系列,一共9級,它不是在英國學校用的主教材,而是讓父母和孩子在家一起用的課外閱讀延伸教材,所以我們也叫做家庭版。

它和牛津樹的主幹內容沒有重複,但是和國內引進的典範英語有部分重複,所以我認為性價比沒有學校版高,除非你把牛津樹的學校版都讀完太閒了可以買它補充,否則不要買,浪費錢。

大量的分級閱讀,是可以讓孩子自然而然地學會高頻詞的,但就是需要大量的陪伴,所以門檻是很高的。

你可能會說,那我沒有那麼多時間,或者說孩子已經大了,認識到的時候已經晚了,要怎麼辦?

高頻詞沒有學,英語就學不好嗎?

不一定。

這個不一定,有兩個含義。

第一,高頻詞沒有學,英語不一定好。第二,幼兒時期沒有學高頻詞,不一定就是晚。

我們先說這第一個不一定。

遙想榮媽這一代人,當年可真的沒有什麼高頻詞的概念,但是你能說大家都沒學好英語嗎?

踏踏實實背單詞,走應試的路子,同樣有大把的人能學好英語。語言這東西,多讀多說多背,條條大路通羅馬。

那你可能會說,既然條條大路通羅馬,為啥還要學高頻詞。

因為它可能是通向羅馬最容易、最順暢的道路。

我之前的文章就說過了,在孩子英語啟蒙的階段,我們要做的是讓他不要討厭學英語,因為一旦討厭了這個學科,多半的孩子都學不好英語。小部分自律能力強的孩子可能會認真學習,但絕對不會願意去鑽研它,私底下去思考它。

所以在3歲+到小學的這個階段,我還是會建議有條件的做分級閱讀,有意識地讓孩子去記住這些高頻詞。

接下來我們來說第二個不一定哈,那就是我覺得什麼時候學習高頻詞都不算晚,如果你幼兒園階段沒顧得上學,沒關係,小學階段也完全可開始。

而且相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6~7歲的孩子學習和接受能力明顯更快,他從頭學起的效率,肯定和3歲時不一樣。

前年寒假,我給榮哥跟妹妹一起教高頻詞,哥哥上一年級,一天5個詞,他幾乎都能記住,過一陣子再問,絕大多數都不會錯。但中班的妹妹,就是打醬油,經常問起來一臉懵逼。

起步晚,也比一步都不走要強,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強的,他們像海綿一樣,你多教他一些他就會多吸收一些。

孩子越大,記起高頻詞也會越快,當然我們比起人家從小就是親子共讀的孩子來說,差了很多磨耳朵和英語底蘊的東西。

所以我說,英語是個多早啟蒙都不算早,多晚開始都不算晚的學科,最初的門檻,全在家長了。

高頻詞的終點是拼寫

像自然拼讀法則,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閱讀,即使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也能通過發音規則讀出來,所有的理解,都要先建立在把一整句話讀通順的基礎上不是?

但高頻詞的重點不能只是會讀會認,還要會拼寫。美國小學生在三年級以前除了能聽能讀,還是需要每一個詞彙都可以拼寫的,特別是尤其它還這麼高頻,在他日後的寫作過程中,高頻詞是跳不過去的存在。

所以除了聽、認、讀以外,還不要忽略拼寫問題。

當然,這件事可以放在小學以後。

PS:目前的小學的英語進度是3年級開始才教拼寫,如果家長有餘力,一年級開始讓娃寫會更好,幼兒園階段能認全讀得出來就成。

因為就我在妹妹身上的經驗來看,教會幼兒園小朋友拼寫這件事,性價比極低……

寫的時候就很費勁,同時她過段時間不寫就全忘記了,是很低效的無用功。

你說,讓一個連格子都還認不清楚的孩子去練習拼寫,是不是有點揠苗助長?它有什麼意義?

就漢字的書寫都要6歲以後再開始才比較科學,這個時候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和手腕力量才算髮育成熟,他才有能力好好握筆寫出你想讓他寫出的字啊!

文章到這裡就要結束了,但高頻詞的話題還沒有說完,肯定有寶媽會覺得方法論過於籠統,說了一整道理懂了,但是臣妾依舊不會做啊!

明天會發日本丸高衣料的女神節活動團文,換季薅羊毛的時候到了哈~高頻詞的話題咱們下周一我們說,覺得有用的話就希望希望大家持續關注,最好能標個星,微信改版以後,對關注但沒標星的公眾號,露出頁面是很小的。

【團】女神節將至,迪奧口紅、蘭蔻限量、阿瑪尼唇釉、紫熨鬥眼霜強勢返團!

當個很普通的普通人,也要用盡全力呀!

請不要再跟孩子說「一定要認真聽講」了,沒啥用!

千萬不要跟一個爸爸吐槽他的兒子,同一個圈的豬可能自相殘殺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5d87be016ac9a7a2f9d3847251ce609.html








端午安康

202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