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當前的創業環境,形勢嚴峻是社會的普遍認知,因為市場上的各行各業,基本都是舉步維艱。那麼,作為一名創業者,如何客觀地看待當前的創業環境呢?我是認為,重點應該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政策層面
國內目前的創業環境是開放式的,這一點毋容置疑。首先是政策層面,國家除了出台很多的利好政策,鼓勵創新創業,無論你是大學畢業生,還是下崗工人或者對現狀不滿意的、想改變一下生活狀態的普通人,都有創業的機會。
而且國家對於創業,現在也有各種政策扶持,比如在行政審批、信貸、稅收方面都有很多好的政策出台。當然,不論這些政策是否落地?不論這些政策是否能解決現實問題?但最起碼是表明了一種態度和政策導向。
基礎層面
創業需要一個基礎環境,這方面包括技術、平台、設施、服務等,國內在這些創業基礎方面的發展有目共睹的。中國的網際網路技術已步入世界領先水平,而對於所有創業者來說,這樣的中國速度則帶給大家一個高效,廣闊,速通的創業平台。
可以說因為有了現在的中國經濟的發展,才讓大家有了一個更加順通的舞台;因為有了中國目前各種各樣的公用設施,才使得大家可以更加速度的達成連接和貿易,所以,我們目前的創業基礎環境是前所未有的好,這一點也不可否認。
市場層面
由於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當前我國經濟下行仍存在較大壓力,整體經濟形勢並沒有給創業提供較好的經濟環境。由於前期房地產經濟的泡沫、網際網路經濟的掠奪、金融市場亂象等,造成了國內整體消費市場的萎靡。而且,目前國內的市場經濟,正處在資本過剩階段,創業門檻低,這也造成了行業競爭加劇,企業利潤微薄。
以上這些因素,對於初創業者來說是致命的,它就意味著一個創業者,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他是很難形成有效的原始資本積累的,而且初創企業要面對房租和貸款利息兩座大山,對應的房地產和金融業的吸血,造成了創業者存活率不高。
現實層面
客觀地看待當前的創業環境,就不能脫離現實,喊口號舉拳頭沒有用的,現實層面看待當前的創業環境,我們也可以稱之為創業軟環境。目前國內的創業軟環境,可以說已經到了苟延殘喘,支離破碎的境地,這一點都不誇張。
可以說,在信用懲戒的大旗下,以建造誠信社會為名,讓大量的中小微企業成批倒下,大量的創業者成為失信被執行人。可以說,目前社會上的私營企業主,不是成為老賴,就是走在成為老賴的路上。這樣的創業環境,誰還會去創業?誰還敢創業呢?
一個創業者,成為老賴的結果是什麼?大家有目共睹的,在現在的司法實踐中,無所不用其極的懲戒手段和措施,已經徹底澆滅了國內的民眾創業熱情,極大地破壞了國內的創業環境,這就是現實。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創業老兵,我個人從以上幾方面闡述了目前國內的創業環境,僅為一家之言,毫無理論依據,是不是客觀?只能由讀者評判。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交流這麼些,感謝閱讀。
我是實體經濟守望者,關注我,有更多創業知識與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