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直播40天掙2萬:總是談情商智商,卻忽略了同樣重要的財商

2019-10-07     家學寶

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圖片來自網絡)

家學寶主筆團 | 戀小暖

1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高考後,一女生利用暑假的空當,在網絡上做直播,在短短40天內,就掙了2萬元。

她享受到了掙快錢的喜悅。


(圖片來自網絡)


女生的解釋還挺正能量的:「不是看重錢,而是種認可。」

(圖片來自網絡)

對此,網友們議論紛紛,有人覺得女生在直播內外判若兩人,有點可怕。

如果那些刷禮物的人看到前後對比,會不會認為女生是故意欺騙?

(圖片來自網絡)

有人認為各憑本事掙錢,有什麼好議論的?

(圖片來自網絡)

我最認同網友的一句話:「虛假的認同感能堅持多久?」

女生提及「喜歡別人刷禮物」,誠然,一旦嘗到甜頭,很容易迷失自我。掙到了快錢,就再也沒有心思踏踏實實去掙慢錢了。

在錢中找認同感,恐怕最後會讓你失望。

掙快錢和不勞而獲一樣,是不值得提倡的。

直播,對於還在上學的孩子來說,看似是一條快速發展的財富自由之路,實則是走向投機和速朽的危險道路。

如果在開學後,女生能靜下心來讀書,而不再一心想著直播掙快錢,那麼暑假的那場直播,對她來說就是一種嘗試,一種成長。

如果在開學後,女生仍然沉迷直播導致荒廢學業,那麼暑假的那次直播就是一種「引誘」,讓她沉迷其中,無法自拔,讓她過度消耗了自己的靈氣和才氣。

還記得那個假笑男孩Gavin嗎?

長達四年的假笑,讓他學會了一秒變臉。

鏡頭前面,他「笑靨如花」,鏡頭一收,笑容蕩然無存。

(圖片來自網絡)

小小年紀,他已經學會了怎麼討別人歡心,怎麼最大程度地收割流量了。

大部分網友們都嘆息連連:「你不是真正的微笑」、「你是真正的快樂嗎」……

(圖片來自網絡)

這是一個看實力的時代,假笑流行得了一時,流行不了一世,倘若有一天流量消失殆盡,假笑男孩又該何去何從?

隨著時代的發展,如果假笑男孩不精進自己,很快就會「泯然眾人矣」。

從百萬人吹捧到認認真真沉澱自己,這個轉換,真的有點難。

緊靠一個微笑就能一輩子坐享其成?別傻了,社會遠比我們想像的殘酷得多!

如果小小年紀,就被所謂的賺錢蒙蔽了雙眼,以至於停滯不前, 那麼餘下的日子,就是一直在走下坡路。

世上從沒有不勞而獲的好事,更沒有天天會掉的餡餅。


2

講完賺錢的,我們來講講孩子們的花錢問題。

最近,被罵上熱搜的,是一個向父母索要4000元生活費的女大學生。

(圖片來自網絡)

她花錢大手大腳,不滿母親只給了2000塊錢生活費。

另外她還以女孩需要富養為由,委屈巴巴地控訴母親的絕情:

女孩本來花錢就多,需要護膚品新衣服等等,男孩就花不了這麼多!自己月底了不夠花,還要「屈尊」去飯堂吃飯。

父母含辛茹苦養了她這麼多年,卻換來她動不動的抱怨,妥妥的一個巨嬰,一隻白眼狼!

最後該同學還暴露出了自己的攀比心理:同宿舍的同學都非常有錢,而自己也想跟她們保持在同等的消費水平!

也難怪這個媽媽會嚴詞拒絕女兒的這個請求,甚至還發脾氣「怒其不爭」。

(圖片來自網絡)

新聞里,經常出現孩子不顧家裡經濟狀況,隨意打賞主播的現象。

四川內江一個十歲的小女孩,偷偷用長輩的手機,給主播打賞了上萬元的禮物,那2萬元,可是爺爺的積蓄啊!

11歲女童打賞主播,在短短5個月內,竟累計高達近200萬元,她這樣說道:

「如果我不刷,就會覺得沒面子,壓力很大。」

大家都以為女兒比較乖,比較懂事,卻不知道孩子正在被不正確的消費觀誤導。

在洋洋眼裡,爸媽開公司,哥哥開酒店,家裡有礦,非常有錢。

洋洋還讓主播不要覺得受寵若驚,他表示:「家裡只是單純的有錢,真有錢。」

而事實卻是,爸爸只是一名小職員,而媽媽做收廢品生意,工作非常辛苦,掙的都是血汗錢。

事情過後,孩子被罰寫檢討書。

(圖片來自網絡)

但是,我認為,比起寫檢討書,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顯得更加重要。


3

聰明的父母,都懂得教孩子既學會掙錢,也學會花錢,既不要把錢看得太重,也不能把錢看得太輕。

1.尊重金錢,取之有道

告訴孩子要尊重金錢,金錢,有時候可以為一個人的底氣添磚加瓦,但要取之有道,那些能賺快錢但卻不利於長期發展的掙錢方式,還是少碰為好。

天底下從來沒有不勞而獲的道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要想得到什麼,就得先去付出什麼。

《塔木德》里說:「別想一下子造出大海,必須先由小河川開始。」

家長們要放好心態,不要把孩子當成一顆搖錢樹,也不要急功近利,過早地讓孩子商業化。

告訴孩子這是一個靠實力獲勝的時代,要想以後賺大錢,就必須沉澱自己,好好學習,為將來積累資本。

在平時的生活中,可以列出一些家務清單,根據孩子的完成情況相應給與報酬,讓孩子既能體會到勞動的樂趣,又能感受賺到錢的成就感。

2.讓孩子學會理財

孩子通過勞動獲得報酬,或者長輩們給了孩子一些小錢,完全可以讓孩子自己保管。

讓孩子記錄好每天的進帳和支出,合理規劃零用錢的用途,給他們獨立使用金錢的機會,讓他們慢慢學會不盲目消費,不無端攀比。

父母們身體力行,做孩子的榜樣

曾見過一位家長,自己花錢大手大腳,家庭經濟狀況一般,卻還要買大牌的衣服包包等等,並且喜歡在朋友圈裡炫耀。

孩子有樣學樣,衣服鞋子也要吵著媽媽給他買名牌,這樣他才能在同學們面前有優越感。

另外,有的父母非常拜金,認為「不管是好孩子還是壞孩子,只要能掙到錢的,就是好孩子」。

在這種扭曲的金錢價值觀下長大的孩子,會把錢看得比命還重,不利於一生的發展。

3.家裡什麼條件,就怎麼養孩子

很多家長都會糾結孩子到底是富養好呢還是窮養好,富養怕慣壞了孩子,窮養怕委屈了孩子。

其實大可不必糾結,根據家裡的經濟情況,量力而行即可。

給孩子正確健康的金錢觀教育刻不容緩,千萬不要把孩子寵成一個不折不扣、只會說「何不食肉糜」的廢物,同時也不要讓孩子過早喪失天真,為了金錢斤斤計較。


家學寶編輯團隊以專業的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理論為支撐,原創圖文、音頻、視頻和測評內容,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養支持。家學寶——您手邊的家庭教育專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08bq20BMH2_cNUg9ss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