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5分鐘,比刷抖音漲知識太多!帶娃去博物館都能頭頭是道了

2020-10-01     馮欣源自然養育之家

原標題:同是5分鐘,比刷抖音漲知識太多!帶娃去博物館都能頭頭是道了

作者 | OK媽&六月

來源 | 媽咪OK(ID:mami-ok)媽咪OK,港大教育學博士創辦、美國幼兒教育協會成員指導。關注0-6歲寶寶大腦科學、智商情商。

欣源有話說

我很喜歡這篇,感恩OK媽分享哦

放假在家,可以看看紀錄片哦,莫名感覺這用新潮的方式和技術,介紹我國古文化紀錄片,挺應節日的景兒

祝大家雙節快樂!合家歡!比心心

小時候我並不太喜歡和爸媽去博物館,陰暗房間裡,櫥窗的陳列架上擺放著灰濛濛的歷史文物,雖然我爸媽會和我說一些文物的名稱,但始終不明白如何去欣賞這些和自己生活有些遙遠又沒有聯繫的物品。

直到慢慢長大了,我自己有了對歷史朝代文化的認知後,才發現原來帶著歷史背景去「解鎖」這些文物就容易多了,也漸漸明白,文物的美不只在於物件本身的精湛 工藝。其實每一件文物是當時那個時代的線索與見證,我們可以透過他們窺見當時的社會文化......

所以我一直認為, 如果要帶孩子逛博物館、欣賞文物,正確的打開方式一定是 解讀文物背後的社會文化、人物命運等等,通過有血有肉的故事把這些 文物身上的藏匿的歷史給說出來,那麼孩子也會覺得有趣並且能吸收很多!

正好央視出了一套名為 《如果國寶會說話》的紀錄片,就是用這樣的方式為我們解讀了 從全國一百多家博物館中380多萬件文物裡面挑選出的 一件又一件的國寶文

比如它給唐代仕女激活了生命,讓她們在錦繡飄飄的畫面中,一邊揮袖而舞,一邊講述著她們的喜樂和哀愁;

又比如這種湊在一起「吃瓜」的群眾,扯著八卦閒聊,他們的聊資很勁爆;

沒錯,畫風很俏皮、搞怪,但通過這些接地氣的呈現方式,一下子就成了我們看得懂、聽得懂的「文物說明」。

不僅,紀錄片畫風本身清奇,連宣傳海報也讓人意想不到的可愛:

雖然畫面是如此洒脫不羈,但內容並不是譁眾取寵的,它的專業度是通過層層專家鑑定的。

一集就短小的5分鐘,也很適合我們用碎片化時間來看,瞬間提升自己的才華 。帶娃去博物館時,都會讓他覺得爸媽好博學!

目前,紀錄片已經拍了3季了,在豆瓣和嗶哩嗶哩上給這三季都是清一色的高分。

評論里更是唰唰唰的好評:

內容特別多,非常推薦大家有空可以刷一刷,比刷抖音的沙雕視頻可要有價值得太多。借這篇和大家分享幾個其中的內容

01

唐朝並非以胖為美

唐代女性以胖為美?

不, 唐朝並不是完全以胖為美。

事實上是,初唐不胖、晚唐臃腫、即使盛唐也不都是以胖為美。

每個女孩都可能有胖閨蜜,也可能有瘦閨蜜。

但為什麼我們都會以為唐代以胖為美呢?因為,唐代包容。

唐代女性以不投他人所好、想胖就胖的自由和自信為美。

這樣的文化,才是真正讓我們羨慕的。

所以說大唐的盛世, 盛世的不僅是經濟的繁榮,更是包容開放的精神。

而唐代女性的自由,可遠不止體態上的自由。

唐代仕女雕塑的髮髻造型、髮飾、裙服等,沒有一個是相同的。

比如10歲時,可以選擇雙垂髻的活潑可愛造型,托出圓圓的臉盤:

再大些,可以選擇墮馬髻,梳出被人寵愛的樣子:

還可以選擇雙螺髻,青春靚麗:

還有充滿仙氣的雙環望仙髻:

除了髮型,妝容也有很大的自由度。愛美的仕女可以敷鉛粉、抹胭脂、畫黛眉,染額黃、點面靨、戴髮飾,把自己打扮成有國際范的宮廷裝。

造型上也沒有限制,仕女如果願意,也可以穿上男裝把自己打扮成瀟洒的酷小子。

最難得的是,仕女還有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自由。

有的投入家庭生活,走入相夫教子的生活:

有的跟著哥哥們騎馬打獵,做一個 仗劍天涯的女俠

這樣多元的人生選擇,足以說明大唐時期社會的包容度。

02

三星堆青銅人像

背後隱藏的是人性的光輝

青銅人頭像,是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博物館在四川,我10多年前去過那兒,當時走馬觀花。看過這個片子,再帶娃去就可以頭頭是道咯~

這些人頭像鮮明的特徵,標示著他們區別於普通人。

但是無一例外的是,它們表情凝重,有突出的眼睛和薄薄的嘴唇,耳垂全都有孔。

57尊大小不一的青銅頭像,像個謎,有普通的人頭像,還有戴金面罩的人頭像。

它們刻畫的樣貌究竟來自何方,又為何與我們人類如此不同? 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史前古蜀人的古老謎團。

但是它們依然屹立在博物館,成為我們現在觀賞、研究的文物之一,並不是因為這些我們猜不透的外觀長相,而是背後隱藏著的文明一直讓我們敬佩。

三星堆文明晚期,是中原王朝正屬於殷商的時代,商朝人大量製造青銅兵器、食器、酒器, 用活人祭祀神明,是個充斥著血腥的時代。

然而在三星堆的祭祀坑中,始終沒有發現用於祭祀的人和牲口,更不見一件兵器。如果這些青銅人頭像是用作陪葬的話,那也僅僅是 某些生命的替代品。

這些背後我們看到的是那個時代的古蜀人, 擁有著超越時代的人性光輝,這也許是他們的強大的原因,或許也是他們消亡的種子。

02

千年前的狗糧 隱秘而浪漫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這是漢朝民歌中的一詞,大多數漢朝人和這首詞一樣,是不習慣含蓄的,他們把對美好的嚮往,情感的渴望都大膽的說出來,甚至化作吉祥語,寫在顯眼的地方。

但這個出土於西漢江都王的陪葬墓,他妃子墓中的 帶鉤(漢朝用來系腰帶的一個裝飾品),卻不同尋常。

它的外貌算不上突出,鉤首是一個簡化的龍頭,有著鼓鼓的眼睛,挺立的雙耳,鉤身上是漢代常見的典型的雲紋,

就這麼普普通通的外表,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卻發現了藏在裡面的秘密。

我們將其拆開兩半,帶鉤兩個半扇的內壁,分別以陰陽文刻著 長毋相忘的四字吉祥語,這樣意味深長的四個字安全地隱在鉤身之間,看來,這誓言並不想昭告天下,這是只屬於它主人的情真意切。

深宮裡的愛情誓言,被這帶鉤普通的外表,完全隱藏。

不求萬人之上的國王獨寵一人,只求兩人之間的私語唱戲腰間。他們把約定刻在這帶鉤隱秘的地方,埋在墓中,生生世世珍藏。

長毋相忘是一種寄託:「此生此世可能只是夢一場,但求我們永遠不要忘記對方。」

04

古代的rapper 搞笑是生活的態度

眼睛笑得如彎月,兩個蘋果肌鼓出來,就像熟透的冬棗,左手持鼓、右手握棒,頭往前伸,後背拉成一張弓,右腿高高抬起, 這瞬間的發力,似乎攢足了信心逗翻場上所有的觀眾。

這是擊鼓說唱陶俑,它所刻畫的是千年前一個無名無姓的說唱藝人,娛樂大眾、讓老百姓開心就是他的職責。

那時類似像他一樣的說唱藝人並不少見。他們一個個 神情動作都極盡表現出搞怪:

但是實際上,他們似乎並不像看起來那樣,開心得那麼純粹,這些人多半有與生俱來的疾病。

有的患嚴重脊椎疾病,腦袋只能縮在脖子裡:

有的是嘴型天生的畸形:

而這些變成他們自嘲的素材,成為逗笑他人最安全、最有效的幽默方式,所以他們故意呈現身體的缺陷,賣力表演。

「生命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這是他們的人生哲學,也是那個時代的市井民族精神。

05

奢華的唐朝絲綢

古代的絲織品到底有多精美?

光看留存至今的織物本身,它們有的殘破有的褪色,光靠想像我們很難去再現它們原本的模樣。

但是通過現代動畫科技,就能給我們再次展現出來。

《立獅寶花紋錦》這集,就詮釋了「如果古代的織物變成現代的一個產品,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首先,將織物中的圖案進行分解、提煉,變成一個個電腦圖案素材。通過變換色彩、變化角度、不同圖案的重組搭配,讓我們一點點看明白古代絲綢每一個細節紋樣到底是什麼樣子。

織物上的圖案是由外圍花草環+中心動物紋樣組成的:

到底怎樣組合才是心中最滿意的花樣?把這些都輸入電腦後,各種嘗試搭配起來看看效果,變得不要太容易:

用同樣的方法可以還原、創新各種各樣的圖案。

外圍圓環配上配上獅子,再一個鏡像,就是團窠聯珠對獅紋錦:

外圍花草環配上鳳,就是紫地鳳唐草丸文錦:

就這樣,古典織物風采就像一幅幅現代的藝術設計在我們呈現出來。

但設計圖歸設計圖,如果真正變成產品該要如何實現?

這集大開腦洞地用二進位的編織法還原唐代精湛的手工技藝

只要在機器中事先輸入好代碼程序,一個精美的織物就能變成一個可以自動化量產的產品:

而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個原本褪色泛舊的織物,通過科技都還原了起來。讓你不禁感嘆,在古代是要有多巧的手,才能繡出如此精美的樣子。

整個紀錄片語速不會很快,如果孩子感興趣,也可以一起看,給到我們和娃的一定是最浸潤無聲的藝術和文化啟蒙。

在紀錄片里,每一個文物不再是見證世事變遷的旁觀者,而是一個個有血有肉、有自己性格的生命,每一粒風塵都是反映著千萬年前生活的原樣。

最可貴的就是,這些時而讓你溫暖,時而讓你歡笑,時而讓你精神共鳴的文物,它就在我們觸手可及的地方。

叮咚,你有一條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

作者 |OK媽

來源 | 媽咪OK(ID:mami-ok)媽咪OK,港大教育學博士創辦、美國幼兒教育協會成員指導。關注0-6歲寶寶大腦科學、智商情商。

聲明 | 本文為轉載文章,已獲授權,如您希望轉載,請聯繫原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本人無意侵權,如您覺得有侵權行為,請速與我聯絡刪除。

頭像 | 唐小鴨,雁楓樺,擎石設計,版權為本公眾號所有,翻版必究。

《跟馮欣源堅守自然養育》

《夏娃的困惑》

第一本:母乳理論+基本操作

第二本:母乳實踐+解答疑問

第三本:母乳闢謠+特殊寶寶

第四本:哺乳媽媽生病和用藥

第五本:母嬰安睡

第六本: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上)

第七本: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下)

第八本:育兒謠言-濫喂食水篇

第九本: 不一樣的快樂音樂早教

第十本:嬰幼兒怪現象-屎尿屁嗝脹氣篇

第十一本:史上最輕鬆愉悅高效的減肥法

紙質書、電子書

都已經上架開售哦!

非常感謝大家支持!

部分內容可在公眾號查閱

關鍵詞目錄在後台左下方

系列叢書已經寫好數百萬字

主要內容:

母乳喂養及母嬰睡眠

嬰幼兒護理(屎尿屁嗝、嬰兒怪現象、家庭護理操作)

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濫喂食水篇、礦物質篇)

輔食營養(輔食添加誤區、簡單易上手案例)

早教(嬰幼兒發育,反自閉症過度診治)

輕鬆帶二胎等諸多內容

涵蓋: 養育,教育,心理,得道

敬請期待!

不僅如此

欣源仍會像勤勞的小螞蟻

不斷學習、實踐

數年如一日為您製作

專業、精緻、全面、實用的育兒內容

爭取陪伴您和孩子到18歲哦~^_^

鳴謝

夢朦(momo)繪製的精美封面哦!

欣源實在太感動了

號外

抖音、快手、知乎、小紅書、視頻號

同時開通了哦!

搜索「馮欣源」可關注^_^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xoa43QBd8y1i3sJ1BZ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