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就能進行的幼兒英語啟蒙|乾貨:讓孩子愛上英語的3個方法

2019-07-30   灣媽育兒

01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還小不必太早學習英語,媽媽群里的一位家長小蜜說「孩子不是就該快樂成長嗎?這麼早就要背單詞、學英語太受罪了。」

此言一出,便引來了群里家長們熱烈的討論。

主張快樂學習的佛系媽媽,覺得「孩子就該在童年好好地玩泥巴、滑梯、鞦韆。等到上學在認真學習就好,往後學習的日子還長著呢!」

而反對的聲音則說「孩子沒有任何基礎,當上學後發現自己和同學差上一大截,別人家的孩子都能用英語對答如流,自家娃連ABC都不認得怎麼辦?」

其實灣媽覺得這些爹媽誤會了英語啟蒙的方法,因為我們這一代的英語學習就是死記單詞、背語法。缺乏實際的應用,學習起來當然枯燥無趣。

02

哈佛有項兒童學習外語的研究顯示,學齡前的孩子,尤其是在0-3歲,對於語言學習有如海綿一般能快速吸收,並能提高大腦創意與思維能力。孩子年齡越小,越能習得第二語言的正確發音。

若家長可以把握孩子語言學習黃金期,會發現語言的學習很公平,它需要時間積累也需要環境浸入。兒童英語啟蒙可以很有趣,父母透過歌曲、遊戲、讀繪本等互動方式能夠讓孩子對英語產生興趣。

如何在家中進行英語啟蒙

學齡前的英語啟蒙,不需要砸大錢請外教;送孩子去補習也不是必須的。這個階段的孩子是透過遊戲中來學習,而且父母就是可以是最好的啟蒙老師。

有的媽媽擔憂自己英語不好怎麼教?現在繪本網上都有音頻資源能播放,有的繪本也可以用點讀筆輔助,爸媽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英文!下面就來介紹幾個實操英語啟蒙技巧!

1.英語兒歌唱跳

英語兒歌內容簡單,旋律與歌詞重複度高,對於啟蒙來說最合適!爹媽們準備火火兔、food超人或是點讀筆,裡面都有豐富的英語兒歌資源。記住要陪著娃一起聽、一起哼唱!寶寶對於媽媽的聲音相當敏感!有一回,灣媽看見甯甯在玩過家家,在旁邊哼唱起我們最近聽過的一首英文兒歌,驚喜的發現她揮舞著小手打節拍,身體還隨著我的歌聲搖擺。

嘉嘉媽聽到我的分享後,羨慕的說「每次放英語歌曲,女兒都沒什麼特別反應,也不會跟唱!」

一問之下才知道,嘉嘉媽平時都是拿英文歌當背景音樂,不論女兒在疊積木、畫畫、看繪本時都在聽英文歌。「磨耳朵」地方法,適合已經懂一些英語,並且想鍛鍊聽力的人。對於完全0基礎的孩子,你給他英文歌曲,卻又不告訴她內容唱了什麼,也不陪她互動!充其量孩子就把音樂當做是白噪音,而且還分散她玩玩具、看書的專注力。

想要孩子能英語兒歌琅琅上口的秘訣,就是邊互動邊學習,這樣的方式是最迅速的。

舉例來說:

《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這首認識身體的經典兒歌,在美國相當受孩子歡迎的。父母可以邊唱身體的部位,邊用手指出來!我帶著女兒唱了3遍,她就能知道head就是頭,鼻子是nose, knees是膝蓋。

而且這樣有趣的互動,讓她每天都很期待學一首新歌!

2.玩遊戲:帶著孩子從遊戲中學習

灣媽是英語專業的,大學時期曾經在兒童美語補習班實習。當時天天都要幫忙整理外教的上課素材,也要旁聽觀摩孩子們實際上課情形並反饋給家長。當時看見每個孩子都很期待的跑進教室上課,整堂課也是歡笑聲不斷。

與咱們在學校上課的氛圍相比真的很不一樣,經過觀察後我發現,外教上課的方式很有一套,基本上不會對著教材照本宣科!而是會帶著孩子做遊戲,玩閃卡、尋寶等等。英文的知識點融入在遊戲中,不知不覺孩子就全盤接受了。

受益於此,我對於女兒的英語啟蒙也是採用寓教於樂的方式。

每天都會安排1小時的英與遊戲時間,在這段時間我會一句英文,一句中文的帶女兒玩。

素材都是孩子的玩具或是日常用品。

躲貓貓數數遊戲

我們會和爸爸玩躲貓貓,我教孩子用英語從1數到10,然後去找找爸爸躲到哪裡去,等找到了換我帶女兒藏起來。慢慢地她就學會數數,在電梯里也會邊看數字邊用英文念one,two, three......。

疊積木認識形狀顏色

在疊積木,我就會和甯甯一起討論積木的顏色,形狀,讓教孩子認識對應的英文怎麼念。

把積木牌成一列,考考娃哪個是red, blue, yellow?

我會用畫筆畫在小卡片上,讓女兒找方形、三角形、圓形、菱形、橢圓形等形狀的積木排在一起。

這樣孩子玩著玩著就學會了基本形狀的英語單詞。

配對遊戲

在國外很流行的配對遊戲,適合1歲半以上的寶寶玩。灣媽給甯甯準備的這本配對遊戲書,不僅讓孩子認識動物的英文,也有助於鍛鍊孩子的專注力與記憶力。

對孩子而言,這就像是躲貓貓一樣有趣,女兒經常玩的不亦樂乎。當然媽媽也可以趁機出題,考考孩子這些動物的中英文名稱。

3.日常生活英語

文法是死的,但語言是活的。從日常用語來教孩子,能夠靈活運用才會吸收進步的快!

繪本故事/動畫片

繪本故事主題經常與日常生活相關,例如上廁所、逛超市、刷牙洗臉等主題都很貼近生活。

我給女兒準備的英文繪本包括她很喜歡的《小豬佩奇》系列,還有《牛津樹》系列繪本。

牛津樹體系龐大,我挑了自然發音初階,繪本講述Chip, Biff, Kipper一家人的故事,除了劇情故事之外,還包含自然發音與自然科學類的內容,灣媽認為內容涵蓋全面,可以一邊讀故事一邊帶孩子做發音練習。女兒也很喜歡做《火箭Rocket》的主題書,能用一些隨手可得的塑料碗、易拉罐做個有趣的火箭玩具!

父母也可搭配適合低幼兒童的英語動畫,給寶寶來點不一樣的教學,不過灣媽提醒各位家長,不要讓孩子看太久,以免傷害孩子視力,這裡推薦2部好看的英文動畫片:

《小豬佩奇》講述的是佩奇一家四口的故事,有去博物館、海邊堆沙堡、野外露營以及佩奇的幼兒園生活等各種主題,相當貼近孩子的生活。女兒最喜歡《牙齒仙子》的故事,並且會不斷地提醒家人「每天都要記得刷牙,不然牙掉了就會被牙齒仙子收走!」

《米奇妙妙屋》

這是迪士尼迷必看的,有米奇、高飛、唐老鴨等耳熟能祥的卡通人物,帶領大家一同去完成任務!這部動畫片的教育性比較強,會帶著孩子認識顏色、形狀、數字等等。

總結

第二語言學習的黃金期是越小成效越好,孩子的英語啟蒙奠定在父母身上,而不是寄托在老師身上。透過聽英文童謠、玩親子遊戲及讀繪本,能激發孩子對英語的興趣,並為日後的英語學習奠定基礎,日後上學了孩子能更有自信的去說去講,不排斥學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