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起疫情防控「紅色堡壘」

2020-03-12     南昌進賢發布

——南昌市東湖區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戰「疫」見聞

2020-03-11

南昌東湖區公園村黨支部黨員幹部值守卡點為村民測量體溫。 本報記者 劉 興攝

本報記者 劉 興 通訊員 張 達

戴黨徽、亮身份、當先鋒,把堡壘築在最前沿。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各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以「一哨一站、雙崗雙區」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構築起了阻擊防線上的一個個「火力點」,成為疫情防控的「主心骨」。

239支黨員突擊隊,10支黨員志願服務隊,615名基層黨支部書記,594個黨員先鋒崗,3100餘名共產黨員,日夜投身在疫情防控一線。

「我是黨員,派我去!」「疫情防控讓我來!」防控一線在哪裡,黨員就沖向哪裡。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239支黨員突擊隊,10支黨員志願服務隊,615名基層黨支部書記,594個黨員先鋒崗,3100餘名共產黨員,日夜投身在疫情防控一線。戴黨徽、亮身份、當先鋒,築起疫情防控一線一座座「紅色堡壘」。

「不許動,我是警察,你已被確診,請勿離開隔離區,積極配合醫院治療,否則我們要依法追究你的法律責任。」凌晨2點多,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隔離病區,駐院民警鄧金海正在處理一起警情。面對情緒激動、執意離開的確診患者梁某,鄧金海在話語震懾之後,耐心地解釋,曉以利害關係。最終,梁某自行走回了病房。

東湖區是南昌中心城區,轄區有三甲醫院11家,其中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江西省胸科醫院被列為省級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東湖區成為全市疫情防控重要戰場。東湖公安分局黨委及時發出黨員號召令,全局黨員幹部投入到防疫安保一線,鄧金海就是其中一員。

24小時駐守在醫院警務室,吃住都在醫院,每日工作18個小時以上。「每當感到身體吃不消的時候,一看到胸前的黨徽,手臂上黨員先鋒崗的袖章時,我心裡一下子又會充滿力量。」鄧金海堅定地說,入黨立下的誓言必須堅守。

作為老城區,東湖區下轄一個賢士湖管理處管理六個行政村,同時轄區開放型社區眾多,人員流動大,管控難度高,這些都成為東湖區疫情防控的突出難題。

黨支部是黨服務人民群眾的基礎,廣大基層黨組織書記爭先鋒、作表率,團結和帶領廣大黨員群眾積極投身卡點值守、人員排查、防護宣傳等工作中。

「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爭當先鋒,爭作表率。」讓黨員沖在最前面,在疫情防控伊始,東湖區委第一時間發出通知,吹響了疫情防控的「戰鬥集結號」。

賢士湖管理處黨工委書記黃征在管理處第一次疫情防控工作會上就提出了「物資準備先人一步、防控舉措快人一拍」的工作要求。長巷村、永和村、公園村早早就備好了24小時設卡用的貨櫃。每天早上八點半,黃征準時參加管理處疫情防控調度會,分析疫情、研究對策。「我們是『城中村』,人員結構複雜,出入口多,更要強化黨員責任和擔當意識,更要比別人做得多,做得細。」黃征說。

永溪村是賢士湖管理處人員流動最為密集的村,疫情防控形勢最為嚴峻。管理處黨工委副書記曹冬羊作為掛點領導帶領永溪村「兩委」迎難而上,主動作為,在「城中村」疫情防控工作中探索出「城中村」疫情防控「十二個一」工作法,將「城中村」疫情防控工作推向標準化。

6個村級黨組織帶領127名黨員,衝鋒在一線防控工作中,主動承擔黨組織分配的工作任務,防控工作高質高效。截至目前,賢士湖管理處轄區未出現一例確診病例,曾是老大難的「城中村」疫情防控工作呈現出了「走在前、干在前、有特色、有成效」的良好局面。

把堡壘築在最前沿。該區各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以「一哨一站、雙崗雙區」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構築起了阻擊防線上的一個個「火力點」,成為疫情防控的「主心骨」。

豫章街道下沙窩社區下轄開放式小區10個,封閉式小區3個,共有居民樓42棟。下沙窩社區提出庭院變小區、開放變封閉、分散變集中的「三變」工作法,原來的11個門崗變成5個門崗。社區黨委成立了1個臨時黨支部,組建2支黨員突擊隊,有35名志願者,13名居民黨員主動參與疫情防控,進一步加強了聯防聯控,織密了疫情防控網。

在開放型社區管控上,東湖區充分發揮社區黨支部作用,積極發動和依靠群眾,全面落實聯防聯控責任,夜以繼日,牢牢守住社區防控這塊重要陣地。

一個多月來,董家窯街道杏苑社區書記周莉芳每天工作行程都是滿滿的,「我是新書記,這個時候就是考驗我的時刻,不覺得累!」周莉芳語氣堅定。小個子的書記,在抗「疫」路上迸發出了超大能量。

「我申請加入志願者隊伍,請組織在疫情防控一線考驗我。」東湖區委老幹部局的馮珉和張子芸相約向區疫情指揮中心寫下「申請書」。兩人20來歲,同為入黨積極分子,二人被分配到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留驗觀察點工作。張子芸從事的是老幹部工作,與老年人溝通有自己的一套技巧。她每天定時打電話與留觀的老年人聊天,讓他們安心。馮珉有教育學的學習背景,在交流中,馮珉就更多地幫助小朋友。兩人分工合作,溫暖細緻,被留觀人員親切地稱作兩朵可愛的「姐妹花」。

「轉運組第一組整裝出發,第二組隨時待命。」「轉運人員做好自我防護,轉運情況及時詳細向我報告。」南昌市第二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張雪影24小時坐鎮指揮,奮戰在轉運第一線。所有工作最後都要彙集到張雪影這裡來。疫情防控期間,她的身影出現在門診、轉運組、後勤部、消殺點……「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一名共產黨員,沖在第一線,這是我的使命。」張雪影說。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役打響以來,東湖區基層抗「疫」戰線處處都有共產黨員的身影,每一個支部、每一名黨員,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一面面高高擎起的黨旗,飄揚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烙印在老百姓的心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tZ4zXABjYh_GJGV94jB.html








數不勝數!

20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