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地鐵內尿了一地,媽媽的做法引狂贊:這才是教養的楷模

2019-09-18     鹿媽育兒

導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影響最深遠的老師,不僅影響了孩子的性格,也影響了孩子的教養和格局。

在公共場合和生活中的小細節,往往是最能體現一個人教養的地方。

周末帶孩子坐公交車去外面玩,還遇到這樣一件事。

當時車正在行駛中,一個年輕人和一個老太太突然吵起來了,原來是老太太帶了一個三歲的孩子,可能孩子尿急了,老太太就讓孩子直接蹲下來撒尿。


車上的人比較多,小伙子就在旁邊站,聞到一股味兒,低頭一看,小孩尿流到自己腳下了,小伙很生氣「誰家的孩子一點教養都沒」。

老太太聽到不願意了,「你不是人?你小時候沒尿過炕?這麼小的娃他懂啥?能憋住嗎?」

「錯了還這麼囂張,仗著是老人我不敢動你?」

「來,你動我呀,動吧……」

旁邊的人趕緊勸說,「算了算了,都少說兩句。」

雖說後來平息了,但很多人對老太太教孩子的方式都很不滿。孩子是不懂事,孩子也憋不住,但是車上都有袋子,或者說你跟司機打個招呼,讓別人靠邊兒讓孩子方便一下,都是可以的。

同樣是孩子在公共場所撒尿了,有個媽媽的做法,卻得到了眾人的點贊。

地鐵上,媽媽用小車推著兩歲的孩子,當媽媽低頭往下看的時候才發現,孩子坐在小車裡尿了一地,這個媽媽並沒有裝沒看見,而是把孩子推到旁邊,然後從包里拿出來一沓紙,蹲下來一點一點的,把地上的尿漬擦乾淨,然後把紙裝進一個袋子裡提著。

媽媽不聲不響的動作,也被旁邊看到的人拍了下來,這才是教養的楷模。

我們常說要把孩子培養得有教養,教養是什麼?

其實教養就是在公共場合懂得他人的感受。

教養就是懂得換位思考,不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給別人隨意惹麻煩。

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最能體現一個人真正的教養,如何培養一個有教養的孩子呢?

一:言傳身教。

不管是父母還是長輩帶孩子,不要打著娃還小的旗號,為自己找方便,看似是利己,實際是坑娃。

一個懂得規範自己行為的父母,言傳身教,也自然能培養出有教養的孩子。

二: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缺乏教養,其實最大的問題就是自私,從來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教會孩子換位思考,不僅僅是關於教養,更影響的孩子的前途和未來的人際關係,畢竟誰都不願意與一個自私的人打交道。

懂得考慮別人感受的孩子,將來也會更孝順,更懂得感恩父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s_LR20BJleJMoPMAlv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