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契爾夫人小傳:歸還香港的「鐵娘子」,改造了昔日「大英帝國」

2019-10-13   萬象歷史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慕和)

柴契爾夫人小傳:歸還香港的「鐵娘子」,改造了昔日「大英帝國」

1925年10月13日,柴契爾夫人出生於英格蘭東部的一個小鎮。1943年(18歲),她考進了牛津大學化學系。她對政治充滿熱情,擔任學校保守黨協會主席,她聲稱:「政治已溶進了我的血液!」

大學畢業後,她繼續參加保守黨的活動。1951年(26歲),她嫁給了一位離異的富有商人,兩年後生有一對龍鳳雙胞胎,從此她被稱為柴契爾夫人。

(柴契爾的婚禮)

1958年(33歲),柴契爾夫人正式成為英國下議院議員。這時,英國一直是工黨執政,保守黨是在野黨。

1967年(42歲),柴契爾夫人進入黨內的「影子內閣」,先後出任能源大臣、交通大臣、教育大臣。1975年(50歲),柴契爾夫人擊敗對手,成為保守黨黨魁。

1976年,柴契爾夫人在一次演講中抨擊蘇聯:"蘇聯人正不懷好意地存心支配世界……當我們把一切放在大炮(軍事)前面時,他們卻把大炮放在黃油前面。"蘇聯《紅星報》回應稱她為"鐵娘子"。

其實,她有過很多綽號,如「大母象」、「阿提拉母雞」、「雜貨店主的女兒」等等。但柴契爾夫人對"鐵娘子"的稱呼最為滿意,認為符合自己的性格。

1979年5月3日(54歲),保守黨大選獲勝,柴契爾夫人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在就職典禮上,柴契爾夫人發表宣言:「在有衝突的地方,給予和諧;在有謬誤的地方,宣揚真理;在有疑慮的地方,帶去信仰;在有失望的地方,喚起希望。」

她上台後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主要有四大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貨幣,三是削減福利開支,四是打擊工會力量。她的改革奠定了英國的政治格局,後來即便是工黨上台,也延續她的政策,直至今日。

(柴契爾成為英國第一個女首相)

1982年(57歲),柴契爾夫人來到北京,與鄧小平就香港問題進行商洽。談判過程非常艱巨,柴契爾堅決不讓步。但鄧小平構想的「一國兩制」方案,主權問題也不容商量。她走出人民大會堂時,神色凝重,不小心一腳踩空,跪倒在地上。這樁軼事,成為當時全世界媒體的話題,認為「鐵娘子」遇上硬對手。

兩年後,中英正式簽署《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正式確認中國在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在她的第一個首相任期中,英國的經濟並不景氣。但是,1983年發生在阿根廷的馬島戰爭,英國獲勝,柴契爾夫人在狂熱的愛國熱情下,贏得了連任。

此後,她積極主張聯合美國,遏制蘇聯,成為美國的「跟屁蟲」。

(1985年2月20日,柴契爾與里根在白宮花園裡遛狗)

英國經濟強勁復甦,1987年(62歲),柴契爾夫人贏得了第三個首相任期。她創造了英國歷史上百年來的奇蹟。

1990年(65歲),她強力推行「人頭稅」、反對「歐盟」,引起巨大爭議。保守黨內部分裂,重新進行黨魁選舉。第一輪投票中,她只領先對手14.6%,未能達到15%,必須進行第二輪投票。柴契爾夫人黯然神傷,宣布退選,結束了12年的首相生涯。

(柴契爾夫婦離開唐寧街10號,眼中帶淚)

1991年的保守黨大會,柴契爾夫人史無前例地獲得全場站立,鼓掌致意。1992年,柴契爾夫人被冊封為終生貴族,成為「林肯郡克斯蒂文的女男爵」,可以世襲。

她在位期間的政治哲學與政策主張,被通稱為「柴契爾主義」。她收緊福利制度,壓制工會,加大市場自由化,使得英國再度繁榮。但同時,英國的貧富差距變大,一些人把她視為「最壞的英國人之一」。民眾對柴契爾夫人的評價,嚴重兩極分化!

2013年4月8日,在位長達12年的「鐵娘子」,在罵聲和讚譽中逝世,享年87歲。

(1992年,被冊封為終生貴族的柴契爾夫人)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514篇作品,營員「慕和」的第13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