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期的《木蘭辭》,最初收錄於南朝陳的《古今樂錄》。而僧人智匠在《古今樂錄》稱:「木蘭不知名。」此外,在祖沖之《述異記》和李亢《異志》中都提到木蘭姓花,可是清朝《黃陂縣誌》中又認為木蘭本姓朱,再後來,有專家學者認為花木蘭是鮮卑族,姓穆蘭,花只是後人添加的姓氏,並非她的原姓。
花木蘭劇照
說到這裡,想必很多人都疑惑了,花木蘭到底姓不姓花?
事實上,歷史上對於花木蘭的姓氏和籍貫等,並無確切記載,因此,對於花木蘭的姓氏之爭,從古至今一直紛爭不休。不過按照目前的主流說法來說,我們認為花木蘭是姓花的。
百家姓中偏門姓氏不少,真的有花姓嗎?館長可以很肯定地告訴大家,的確是有花姓的。
花木蘭劇照
那麼關於花姓,你清楚它的起源嗎?
對於花姓起源,目前較為主流的說法是,花姓源於姬姓,是西周周文王的後代。
在史籍《百家姓》,對花姓是這樣解讀的,「系出華氏,古無花字,通作華。後專用花為花草之花,故華姓亦有改為花氏者」。
此外,根據《中國姓氏起源》記載,「花氏有一支,是周文王的後代……唐朝以前,有華姓人以其與花字通用,且由於兩者的發音是相近的,因此改為花氏。故花氏也就和華姓同出一源,後來到了唐朝時,字意稍微有了些區別,花更多地當名詞用,指客體的花朵,華則是更多地當形容詞用,形容光華。所以花氏和華姓這時也漸漸有了區別」。
花木蘭劇照
當然,除了上述最主流的說法,還有另一種說法。
隋唐時期,花讀音為「h」,即「訶」。在《隋書·婆利國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官曰獨訶邪拏,次曰獨訶氏拏」。
獨訶邪拏,是婆利國(今汶萊)的宰相,而獨訶氏拏,則是指婆利國的大臣。在隋煬帝時期,婆利國曾遣使朝貢,雖後來斷絕,但兩國臣民卻經常來往。其中留居在東南沿海地區的人,按照漢朝禮俗,就以官名作為姓氏,代代相傳。
花木蘭劇照
因此,被稱為訶氏、花氏,讀音作「h」。
在我國上千姓氏中,像花姓一樣稀少的姓氏還不少,但無論如何,作為漢字文化的一種,我們必須要清楚一件事情。每種姓氏,都是一段家族歷史的傳承與延續。
館長說: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二史,更多原創深度好文等你來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hPOvXQBeElxlkkaia_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