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有道丨化療後為什麼會出現手腳麻木?

2023-08-28   廣東省中醫院

原標題:抗癌有道丨化療後為什麼會出現手腳麻木?

【開欄語】

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不斷攀升,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腫瘤的治療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科學的方法、高度的責任心和溫暖的愛心。廣東省中醫院腫瘤科張海波教授團隊將通過抗癌有道專欄定期推送腫瘤防治最新進展以及相關科普知識,為您傳道解惑。抗癌之路,雖道阻且長,但我們願與您同行!歡迎您持續關注!

化療是一種最常用的抗腫瘤治療,但是它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損傷人體的正常細胞。數據統計,約30%~40%腫瘤患者會在化療後出現手腳麻木的症狀,嚴重的甚至會影響手腳正常功能。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腫瘤科張海波教授來具體了解一下這種手腳麻木。

化療為何會引起手腳麻木?

手腳麻木是由於一部分化療藥物會對患者的神經末梢造成損傷,醫學上簡稱「化療後周圍神經毒性(CIPN)」。臨床上常見的導致神經毒性的化療藥物包括紫杉類、鉑類、長春鹼類以及新型化療藥物等。

這些藥物及其代謝產物會對人體的周圍神經功能造成損傷,以及產生一系列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和體徵。總的來說,臨床上可以分為感覺神經、運動神經以及自主受累三種不同的表現:

感覺神經受累可以出現四肢末端的麻木、刺痛、感覺遲鈍或喪失、觸覺改變和腱反射消失等,痛覺異常或痛覺過度敏感也比較常見;

運動神經受累的表現包括四肢遠端無力、精細運動受損(如無法扣衣服扣子、使用筷子等)、走路不穩、肌肉萎縮等;

自主神經受累比較少見,可表現為便秘、汗出過多或過少、直立性低血壓、性功能障礙和排尿困難等。

一般出現不良反應的機率往往與藥物使用的累計劑量相關,也和單次給藥劑量、每次治療的間隔時間、給藥途徑以及聯合用藥方案中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有關。此外,老年患者,合併糖尿病、腎功能不全、維生素缺乏、貧血等基礎疾病的患者發生CIPN的機率也會更高一些。

不同種類藥物發生化療所致周圍神經病變的時間不同,臨床特徵也不盡相同。幾種常見藥物引起的化療所致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特點如下:

1.奧沙利鉑

奧沙利鉑引起的神經毒性包括急性神經毒性和劑量累積性神經毒性。

急性神經毒性:24-72小時內出現,典型症狀包括:吞咽冷食不適,咽部不適,對碰觸冷物品敏感,手部、足部和口周感覺異常,以及肌肉痛性痙攣。通常每次給藥後都會再次出現,可在數日後完全緩解。

劑量累積性神經毒性:與累積劑量有關,且呈劑量依賴性,通常表現為對稱性感覺神經病變,不伴運動受累,極少數伴有自主神經受累。一般來說,奧沙利鉑的神經毒性會在停藥後改善,但在停藥後的幾個月內也有可能繼續加重,多數患者神經病變部分可逆;大約有一半患者在停藥後的8個月內完全緩解,但也有部分患者不能完全恢復。通常手部症狀在治療期間更嚴重,而足部症狀在隨訪期間更為明顯。

2.順鉑

以感覺神經受累為主,通常只在藥物累積到一定劑量後才會出現。大多數患者都會隨時間改善,但通常不能完全恢復。主要表現為麻木、感覺異常,偶爾出現疼痛,最早出現於腳趾和手指,自主神經病變罕見。

3.紫杉類

我們常用的紫杉醇、多西他賽和白蛋白紫杉醇等藥物都可以引起神經病變,與累積劑量有關,主要累及感覺神經纖維,表現為手足燒灼樣異常感覺及反射喪失,運動神經受累不常見。其中多西他賽神經毒性相對較輕。紫杉醇可以引起急性疼痛綜合徵,其特徵為重度關節痛和肌痛,伴麻木和麻刺感,在治療後1-2天內出現,通常持續4-5天,最新觀點認為這也是一種急性神經病變類型。

CIPN的嚴重程度如何判斷?

外周神經毒性反應大多數患者可以耐受,但是臨床上也有一少部分患者反應非常嚴重。根據周圍神經對人體造成的影響大小,將其分成了以下幾種等級,1級最輕,4級最重。CIPN達到3級以上的患者通常需要停藥或調整治療方案。

手足麻木多久會恢復?

化療後外周神經毒性的發生率雖然比較高,但大多數患者神經毒性的症狀不會一直持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般會逐漸好轉。通常在停藥幾個月後症狀會明顯緩解,大多數輕度及中度患者停藥6個月後症狀將逐步減輕或消失,極少數重度神經毒性且伴有疼痛症狀的患者,恢復的時間會更長一些,應調整藥物劑量或暫停化療,等症狀減輕後再恢復化療。

臨床上如何減輕化療導致的手足麻木症狀?

首先出現手腳麻木症狀,患者不必太過緊張或焦慮,及時主動告訴醫護人員,由醫護人員對這些神經毒性進行分級再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1. 西藥治療

臨床上多用神經保護類藥物來減輕神經損傷,從而改善異常症狀,緩解患者的手腳麻木。這類藥物包括維生素B1、維生素B12、氨磷汀、谷氨醯胺、神經營養因子等等。

2. 中醫藥調理

中醫認為化療引發的手腳麻木是一種「痹症」,研究顯示天麻素、細辛、延胡索乙素等中藥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化療所致的周圍神經毒性。治法多選用溫陽、散寒、除濕、通絡等方法,如:黃芪桂枝五味湯。

此外,我科開展的銅砭刮痧、針灸療法、中藥沐足等方式都顯示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部分患者可以從中獲益。

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什麼?

1.注意保暖

寒冷會讓麻木感加重,日常生活應注意手腳保暖,洗漱儘量用溫水,避免接觸過冷或過熱的物體,比如水龍頭、門把手、熱水袋、輸液架、開水杯等,不吹冷風,不能對著空調或電風扇直吹。冬天穿暖和的衣服,特別是手腳保暖,穿戴柔軟溫和的手套和襪子。

2.避免跌倒

如果手腳麻木嚴重,走路和上下樓梯時可使用拐杖,不穿高跟鞋及其他容易滑倒的鞋子,可在浴室鋪上防滑墊。

3.熱敷按摩

感覺異常的部位可進行按摩,在肢體允許範圍內進行主動及被動活動,以保持和增加關節活動度,改善局部循環,促進神經再生,還可用熱水泡腳,但溫度不可過熱,以免燙傷。

4.保護皮膚

多次足量使用保濕霜,保持皮膚濕潤,使用溫和性質的乳液,不要用含酒精及刺激性的護膚品。使用帶手柄的水杯喝水,做家務時應戴橡膠手套,避免直接接觸刺激性液體,接觸剪刀、叉子等尖銳物品時要小心,避免受傷。日常穿著寬鬆舒適的衣物。

5.適當運動

運動時,全身的血液流動增加,手和腳的血液也加快循環,可以暫時緩解疼痛,改善症狀。關於運動的強度和時間,應與醫生探討最適合、最安全的鍛鍊。一些低強度的活動,例如太極拳和瑜伽,是不錯的選擇。避免劇烈運動,不要做重體力活動。

6.飲食護理

飲食要易於消化且富有營養,補充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各種雜糧、豆類和其它多種副食品,還要包含豐富的水果和蔬菜、動物內臟、蛋類、瘦肉、乳類、乾果等。另外需多飲水,溫水為宜,不要過涼或過熱,可以加快藥物的代謝。化療引起食慾減退甚至難以進食時,一定要採取各種方式保證營養的補充,減輕副作用,可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B6及B12的食物,這兩種維生素可幫助修復受損神經。

最後歡迎有需要的患者來到我們腫瘤科門診諮詢就診,每周二下午會有腫瘤專科護士在門診開設火龍罐、銅砭刮痧等中醫特色療法,將會根據您的症狀辨證選擇合適的治療!

【大德路總院腫瘤科出診一覽表】

【團隊介紹】

惡性腫瘤辨證論治與精準治療研究團隊以全國名老中醫劉偉勝教授為學術顧問,張海波教授為學術帶頭人。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美國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美國UCLA大學、英國Cardiff大學、荷蘭烏特列支大學醫學院(UMCU)合作,研究內容涵蓋惡性腫瘤的中西醫結合基礎與臨床研究,包括中醫辨證標準化,分子病理學,液體活檢,中醫藥臨床研究,中藥藥理學,基因組學、代謝組學等多學科研究,致力於提高惡性腫瘤中西醫結合治療水平,並推進中醫藥國際化。主持國家級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3項,發表論文80餘篇(SCI收錄30餘篇,最高影響因子22.416),出版專著11部(英文專著1部);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2項,獲得廣州中醫藥大學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

【醫學指導】

張海波,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師從國醫大師周岱翰、朱良春、郭子光、李士懋及廣東省名中醫劉偉勝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青年名中醫;首屆廣東省傑出青年醫學人才;廣東省「千百十」工程人才培養對象。世中聯腫瘤精準治療專委會、整合腫瘤專委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青年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腫瘤精準與整合治療專委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醫院協會腫瘤分子靶向治療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腫瘤康復與治療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美國腫瘤臨床協會(ASCO)會員,中國腫瘤臨床協會(CSCO)青年委員。

【護理團隊介紹】

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內一科護理團隊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秉承「愛在左,責任在右」的服務理念,緊跟國際前沿的腫瘤護理新技術,積極探索和挖掘中醫特色優勢,開展了耳穴壓豆、火龍罐、臍灸、銅砭刮痧、艾箱灸、紫砂灸、中藥沐手足等中醫特色療法40餘項,為緩解腫瘤治療過程的不良症狀起到了較好的作用。目前擁有各級護理人員21人,其中碩士研究生2人,在讀研究生3人,本科生12人,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6人;技術資格方面,擁有國家級靜療專科護士1名,安寧專科護士1名,省級營養專科護士1名,老年專科護士1名,研究護士1名,腫瘤專科護士1名,銅砭刮痧師承弟子1名。團隊堅持走專業化、精益化、優質化的護理道路,先後成立了靜療護理、營養護理、傷口護理、中醫護理、心理護理等專業護理小組,積極主動配合醫療團隊,為腫瘤患者提供集心理、營養、治療、康復於一體的中西合璧的全面、全程、全優的護理。團隊同時還高度重視護理科研工作,著力於中醫特色療法在緩解放化療不良反應方面的研究,目前主持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3項,已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獲得了患者和同行的好評,被授予「廣東省腫瘤專科護士培訓基地」「廣東省癌痛規範化治療示範病房/基地」「廣東省CINV規範化治療示範病房」。

【本期作者簡介】

【本期作者簡介】

王金華,本科,護師。目前從事腫瘤患者症狀管理、疼痛護理的臨床及研究工作。

END

  • 抗癌有道丨控制癌性疼痛,除了止痛藥還有什麼好辦法?

  • 抗癌有道丨帶你深入了解大腸癌的預防

  • 抗癌有道丨癌症患者的情緒有時候比治療更重要!

抗癌有道丨控制癌性疼痛,除了止痛藥還有什麼好辦法?

抗癌有道丨帶你深入了解大腸癌的預防

抗癌有道丨癌症患者的情緒有時候比治療更重要!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內一(腫瘤)科

執行編輯:張靚雯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