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康得新"出現了

2019-07-26     匯通研究所

近期,輔仁藥業手握18億現金卻拿不出6000萬分紅一事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並遭到了上交所的問詢。

7月24日晚間,輔仁藥業回復了問詢函。公告顯示,截至7月19日,輔仁藥業及子公司擁有現金總額1.27億元,其中大部分還處於受限狀態,受限金額為1.23億元,未受限金額為377.87萬元。

圖片來源:輔仁藥業公告

然而,輔仁藥業剛回復完"未能按期劃轉現金分紅款"的問詢,7月24日深夜,上交所就再次下發問詢函,要求輔仁藥業補充說明帳面資金大幅減少的具體情況和原因。

受此消息影響,7月25日,已經停牌4個交易日的輔仁藥業復牌跌停,截至收盤,輔仁藥業下跌10.02%,報收9.07元/股。

分紅"爆雷"、18.16億秒變1.27億

根據輔仁藥業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的分配方案:以公司總股本6.27億股為基數,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1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紅利6271.58萬元。

輔仁藥業原定在7月19日進行股權登記,並於7月22日完成現金紅利的發放。然而,到了7月19日晚間,輔仁藥業突然發布公告稱,因公司資金安排原因,未按有關規定完成現金分紅款項劃撥,無法按原定計劃發放現金紅利,並因此申請繼續停牌。

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一季報顯示,輔仁藥業的貨幣資金為18.16億元,遠遠高於這次擬發放的現金分紅金額。也就是說,輔仁藥業的帳面上有18.16億資金,卻拿不出6000萬給股東分紅,這不免讓人產生不好的聯想。

數據來源:輔仁藥業2019年一季報

要知道,從近三年的財務數據來看,輔仁藥業的業績還是比較穩健的。資料顯示,2016年到2018年,輔仁藥業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0.1億元、58億元和63.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分別為3.5億元、3.9億元、8.9億元。

到了2019年一季度,輔仁藥業的業績依然保持穩健增長。2019年一季報顯示,輔仁藥業實現營業收入13.7億元,同比增長1.0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為1.9億元,同比增長15.19%。

在上交所的問詢下,7月24日,輔仁藥業終於說出真相,截至7月19日,輔仁藥業及子公司擁有的現金總額為1.27億元,其中受限金額1.23億元,未受限金額僅有378萬元。只剩下378萬元的可用資金,輔仁藥業自然拿不出6000萬元給股東分紅。

眾所周知,2018年末帳上還有100多億現金的康得新卻在2019年2月出現了15億的債券違約,隨著監管機構的介入,康得新財務造假的違法行為最終浮出水面。

那麼,輔仁藥業的18.16億貨幣資金是否真實存在過呢?如果是,這短短几個月內,這筆巨款又流向了何方?

在7月24日的公告中,輔仁藥業表示,"公司一季度末實際資金及至今資金變動及流向情況還需進一步核實,公司將深入自查,待核實後及時公告。"

同時,輔仁藥業稱,"截至目前,因資金尚未籌措到位,且資金壓力較大,公司日常生產經營可能受此影響"。

資金緊張、收購開藥集團暗藏貓膩

與眾多上市公司資金鍊危機爆發的動因相似,輔仁藥業的資金困局最先傳導而來的是控股股東輔仁集團旗下的資產突然被輪番凍結。

據統計,2019年5月31日至今,在不到兩個月時間裡,輔仁藥業先後發布了13份控股股東股份凍結公告。這些被司法凍結的股權大部分是因為輔仁集團涉及民間借貸以及被多個金融機構起訴,最終被對方申請"財產保全",而判決這些股權凍結的地方法院包括了鄭州、合肥、北京、上海、西安、南平、石家莊、廣州、深圳等多地。

根據輔仁藥業的公告,截止7月24日,控股股東輔仁集團累計被凍結的股份數量為2.82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45.03%,占輔仁集團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為100%。

有分析認為,輔仁集團在短時間內出現資金鍊危機的導火線可能是2018年的P2P爆雷潮。

2016年,輔仁集團的下屬企業河南輔仁控股有限公司曾斥資3.9億元參股久億恆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獲得其40%的股權,成為久億科技最大的股東,而久億科技則是p2p平台短融網的運營者。

2018年8月9日,久億科技發生股權變更,河南輔仁控股有限公司的名下股權變更為上海民峰實業有限公司,輔仁藥業董事長朱文臣也退出高管名單。

2018年8月10日,短融網官網發布《優化還款規則的相關公告》,正式宣布短融網打破剛兌,不再向出借人提供擔保或者承諾保本保息。隨後,平台開始出現大量逾期,這些逾期資金至今仍未解決。

除了控股股東資金緊張,輔仁藥業更嚴重的問題是可能存在財務造假行為。

2017年,輔仁藥業作價78.09億元從包括輔仁集團在內的14個交易對方手中收購了開藥集團100%的股權,曾在當年被稱為最大的醫療併購案。

從財報數據來看,開藥集團的併入,成為輔仁藥業近幾年業績突增的最主要動因。

在收購開藥集團時,交易對手方曾承諾開藥集團2017、2018、2019年度實現的凈利潤分別不低於7.36億元、8.08億元、8.74億元。

根據併購前的財務報表,2016年,開藥集團的凈利潤為6.53億元,遠遠超過上市公司輔仁藥業當年1765.67萬元的凈利潤,而2017至2018年,輔仁藥業的凈利潤從3.92億增長至8.89億。按其業績承諾計算,至少有90%的利潤來自於開藥集團。

然而,在業績高速增長的同時,輔仁藥業的一些財務數據卻出現了令人生疑的異常變化。

具體來看,在短短三年內,輔仁藥業的應收帳款從2016年的6697萬元猛增至2018年的28.38億,爆增40多倍。同時,輔仁藥業應收帳款的周轉天數也不斷提高,從2016年的五十多天,到2017年的83天,再到2018年的158天。

實際上,許多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都是通過與關聯企業形成虛假交易,實則"自買自賣"來做高利潤,將貨物積壓在關聯的"馬甲"客戶手裡。這樣來看,輔仁藥業的財務造假模式與康得新如出一撤。

在7月24日晚間下發的問詢函中,上交所要求輔仁藥業說明開藥集團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壓線完成承諾業績的真實性,是否存在利潤調節的情形。

實控人被疑占用上市公司資金

其實,6000萬分紅款"爽約"的背後,是輔仁藥業的資金狀態成謎。而輔仁藥業在回復公告中僅以"尚需進一步核實"一筆帶過。結合其他案例經驗,輔仁藥業的資金"不翼而飛"除了與子公司財務真實性有關,大股東輔仁集團及實際控制人朱文臣負債纍纍,進而占用上市公司資金也是大機率事件。

上交所對這個問題自然也十分關注。在7月24日晚間的問詢函中,上交所明確要求輔仁藥業對貨幣資金使用情況、與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的資金往來和資金拆借等事項進行認真自查,解釋資金具體去向,並督促公司和大股東、朱文臣全面核實是否存在資金占用和違規擔保等利益侵占行為。

公開資料顯示,控股股東輔仁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一共持有輔仁藥業3.06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48.94%,輔仁藥業的實際控制人是朱文臣。

據了解,朱文臣是河南鹿邑人,20世紀90年代創辦輔仁集團的前身河南三維藥業,後來通過兼并重組不斷壯大。上市公司輔仁藥業的前身是民豐實業,2006年,朱文臣的輔仁堂製藥借殼民豐實業上市,目前主營化學藥、中成藥等,主要經營主體是控股子公司輔仁堂製藥公司和全資子公司開封製藥公司。

輔仁藥業借殼上市後,朱文臣的身價暴漲,2012、2013年連續兩年分別以76億和80億財富在胡潤富豪榜上位列河南首富。2018年胡潤百富榜顯示,朱文臣的身家達到120億元。

除了輔仁藥業,朱文臣的產業還涉及白酒,主要資產是2002年兼并的宋河酒業。然而,宋河酒業的生產經營也出現了異常。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宋河酒業被凍結的股權金額超過1.2億元,旗下包括散酒在內的資產遭到質押,被擔保的債權數額超過16億元。同時,宋河酒廠還存在拖欠員工薪資的情況。

輔仁藥業7月24日的公告顯示,2018年1月11日,宋河實業委託鄭州農業擔保公司為其在鄭州銀行北環路支行的融資借款提供擔保,並與鄭州農業擔保公司簽訂了《(企業)委託擔保合同》,約定朱文臣、輔仁集團、輔仁藥業向鄭州農業擔保公司提供反擔保。基於鄭州農業擔保公司的擔保,鄭州銀行與宋河酒業簽訂了《流動資金借款合同》,合同金額3000萬元,借款期限為2018月1月12日至2019年1月4日。這些擔保金額占輔仁藥業2018年末凈資產的比例為0.56%。

然而,這些擔保並沒有經過輔仁藥業的內部決策程序,也沒有及時披露。

資金緊張、違規擔保、實控人涉嫌占用上市公司資金,再加上被質疑財務造假,輔仁藥業因為"分紅爽約"而突然雷聲陣陣。更讓人意外的是,輔仁藥業的年報審計機構還是正處於風口浪尖的瑞華會計師事務所,這僅僅只是巧合嗎?

目前,輔仁藥業近17億資金的消失之謎還沒有答案,不過,就已經掌握的情況看,輔仁藥業的"劇情"與康得新幾乎如出一轍,這不得不讓投資者感到擔憂。

免責聲明:文中的信息均來源自市場公開消息,本平台對這些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立場,投資者需自行承擔據此操作可能導致的風險。交易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c7ELWwB8g2yegNDnWx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