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瘋狂?下台了還要捅中國一刀,詹森攪黃中方收購晶片廠
詹森攪黃中企收購晶片廠,英媒:這只會給英企業和民眾帶來傷痛。自脫歐之後,英國就成為了美國的一個小跟班。為了抵消英國在脫歐後的國際影響力缺失,詹森當局將英國的身家性命全綁在美國全球戰略的戰車上。因此,無論是挑起俄烏衝突,還是挑釁中國,英國就是美國眾多盟友中表現最積極的一個。
詹森近期的日子並不好過。剛剛宣布要辭去英國首相職務,而且這次是相當於內閣總辭職了,共有50多位高級官員辭職。詹森宣布的「階段性」辭職,其實就是留守政府,直到等到10月份新首相上台。這期間只能維持基本政策,不能做出重大政策性改變和決策。英國要「廢掉」三個月。
為了給自己減壓,詹森嫌挑釁俄羅斯還不夠,即使要下台了,他又給中英關係再捅一刀。據《環球時報》報道,英國政府日前重新啟動新的安全審查,導致去年中資公司收購英方晶片製造工廠的交易,又出現了變數。現在英國的國安審查結果即將出爐,據稱「可能導致這筆交易解除」。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中企收購英國晶片製造廠的行為,是在詹森的默許下進行的。當時美國和英國內部的一些政客也強烈反對,但詹森給出的回應則是:他不希望英國出現逢中必反的氣象,導致經濟議題被廣泛安全化。
詹森當局出爾反爾攪黃這起收購交易,所謂「安全威脅」只不過是個藉口。按照《環球時報》的說法就是:「現在看來,整個事件的過程,很像是美國逼著英國咽下的一枚苦果。因為取消這筆交易,必然對英國利益和信譽造成損害」。
據悉,如果這筆收購交易被取消,英國政府除了必須向無故受到牽涉員工賠不是外,還要做好對中企的賠償準備。
按理來說,英國是一個主權國家,如何做生意,跟誰做生意並不需要美國的指導。從去年詹森當局對待該收購案的態度來看,他不想因為美國的緣故傷害中英合作關係。畢竟,這是一家負載累累迫切等待救援的企業,中企收購就是在替倫敦挽救這家企業,留住數百個崗位。
然而,詹森既然已經「投靠」了美國,就必須凡事都要聽從主子的吩咐。英國不僅僅在外交和軍事政策上不得不跟著美國走,甚至連國內做一筆商業交易都要看美國的臉色,這足以說明英國在詹森的統治下,基本沒有主權和尊嚴可言。
詹森在中英關係問題上捅刀,傷害的卻是英國自己的利益。對此,連BBC都看不下去:當倫敦制定對華政策的最大考量因素,逐漸向華盛頓的意見轉移時,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英國人、或者企業感受到利益被無故傷害的疼痛。
顯然,受俄烏衝突和對俄制裁等因素的影響,英國當下正爆發數十年一遇的通脹危機。不斷飆升的物價,正在給英國的經濟和民生帶來前所未有的傷害。而詹森當局非但沒有著手解決內部存在的多重危機,反而動手破壞中企對英國破產企業的收購,存心給中英經貿合作關係設置政治障礙。
英國近期在俄烏戰爭中支持烏克蘭,強力對俄制裁,導致英國通脹危機持續爆發,飛漲的物價讓民眾苦不堪言。現如今,詹森還對中國發起瘋狂挑釁,除了攪黃中企收購交易外,倫敦近期還不斷在台海問題上頻繁搞小動作。由此而造成的後果,就是中英關係進一步惡化,給兩國之間的投資和經貿關係帶來嚴重影響。
詹森此舉,無疑就是在進一步加深英國痛苦。詹森政府的一系列錯誤對外政策,尤其是對美國惟命是從的舉動,已經給英國的利益和國際聲譽造成嚴重損害。
現如今,詹森在錯誤的道路上不回頭,已經掉坑裡了。英國政府爆發了前所未有的離職潮,有超過50名的內閣部長和政府官員,因對詹森已失去信心,紛紛選擇辭職。由此可見。詹森在葬送他本人首相生涯的同時,還讓英國人的利益成為他失敗的「殉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