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轉型 成都文創產業駛上復工復產快車道

2020-04-30     人民網四川頻道

人民網成都4月30日電 (郭瑩)成都文創產業正按下復工滿產「快進鍵」。成都成華區東郊文化創意功能區完美文創公園二期項目現場,機械轟鳴,一片繁忙,建設者正抓緊施工。目前該功能區共有57個重點項目全面復工,東郊記憶泛娛樂特色文旅商圈初具雛形。

青羊區寬窄巷子的三聯韜奮書店,近一月以來人流量正逐步恢復。疫情期間,書店通過「燃燈計劃」「文化客廳」「譯想沙龍」等雲分享活動,藉助抖音、微店等平台,讓讀者足不出戶,也能感受文墨書香。

高新區軟體園區,憑藉《哪吒》實現口碑與票房的雙豐收的成都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已實現全員復工。據介紹,目前《哪吒2》製作已進入策劃劇本環節,公司上下都在為該片製作進行準備。

記者從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獲悉,目前成都規上文創企業已實現百分百復工,各類文創產業正恢復往日活力,按下復工滿產「快進鍵」。

創新助力企業重啟

「企業整體發展形勢持續向好,」29日,成都沁悅行文創公司總經理劉玲在接受採訪時表示,2月公司復工以來,業務量穩步增長,目前已有多家大型企業通過各類渠道獲悉公司產品信息,上門對接洽談。

作為成都文創領域的頭部企業,沁悅行開發的Mossi熊貓(莫西熊貓)公仔憑藉設計、優質做工成為中日韓峰會、成都創意設計周等諸多官方大型會展活動的「寵兒」。圍繞這一IP開發的各類獨具品質時尚感的文創產品成為代表本地特色的「成都禮物」。

疫情期間,沁悅行藉助Mossi熊貓這一IP自身的傳播力度,製作一系列公益宣傳海報,助力成都防控復工。「我們設計了防控防疫主題海報、以及倡議市民「文明餐桌·公筷公勺」的公益海報,起到了很好的傳播效果。」在劉玲看來,「熊貓」元素已經融入人們生活的諸多方面,在對這一元素的IP打造上,需要生產鏈各環節協同創作、整合創意。

「以Mossi熊貓為例,我們整合毛絨玩具領域設計製作生產的多方優質資源,形成了一條規模化的文創產業鏈,不斷結合客戶需求,打造出適應市場的獨具特色的,高品質的文創產品,「而這也是今後我們適應市場,讓生產緊密貼合市場需求的關鍵。」

積極謀求「雲上」轉型

受疫情影響,梵木創藝區·正火藝術中心的兩個音樂場館在一季度取消共計30餘場演出。進入4月以來,基於國際上疫情發展影響,國際性演出、海外藝人演出的場次也大多處於待定狀態,預估損失超過300萬元。

面對發展與生存的大考,正火藝術中心上線了常態化演出系列活動——「魔方周末LIVE 」,每期邀請不同的音樂人來到場館進行演出,通過專業的直播技術與硬體支持,讓無法到現場觀看的樂迷在雲端直播平台進行觀看。為了高效利用空間,藝術中心將千人級別的專業音樂場館改造為巨型直播空間,提供給無法復工或需要幫助的商家們,並策劃並推廣全國首個LiveHouse實景直播市集,吸引數十萬觀眾。

公司負責人表示,雖然目前公司演藝活動受到影響,其餘計劃還在有序推進中,對於集團的管理計劃也在優化中。今後公司將重點關注無人商業板塊,同時加強對線上產品的研究,優化園區服務。

真金白銀助力企業復甦

直擊文創企業在疫情後發展痛點,3月以來,成都及時出台《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文化旅遊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另外,針對中小微文創企業資金需求的「文創通」金融產品完成了2.31億元首批放款,惠及對影視、會展廣告、創意設計、軟體服務等八大文創重點領域的30家企業。

「』文創通『既降低了文創企業申請的前期費用,又儘可能把風險分擔出去,在解決文創產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上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指出,金融是文化產業實現市場化、專業化、資本化發展的關鍵因素。在管清友看來,成都提前就在文創金融領域進行合理布局,在文創基金和文創銀行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為文創企業提供了很好的貸款支撐,分擔其金融壓力。

據介紹,目前文創通實現了對貸款利息和保費實施「雙降雙補貼」政策,補貼後企業實際融資成本不超過4%。此外,成都銀行將在現有5億元「文創通同舟行動」信貸額度基礎上再追加5億元,以「專項額度、專屬產品、專營機構、專業人才」服務更多的中小微文創企業。

文創企業的活力關係到一座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和城市的經濟活力。文創企業也早已成為一股推動經濟健康長遠發展的「不可忽視」的力量。據不完全統計,成都文創領域年產值上億元企業百餘家,發展勢頭蓬勃。目前,成都正積極打造新的應用場景,極為文創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W86ynEBfwtFQPkdhZ_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