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拉稀什麼藥都用了不管用,來看看可能是迴腸炎

豬迴腸炎是目前養豬生產過程中最主要的細菌性疾病之一,是由勞森菌引起的疾病。一般治療拉稀的藥用了不管用。又被人們稱為豬增生性腸病,區域性迴腸炎、出血性壞死性腸炎、腸腺瘤病等。

豬場拉稀什麼藥都用了不管用,來看看可能是迴腸炎

豬迴腸炎的症狀

本病主要發生於生長育肥豬(6-20周齡),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急性出血型和慢性型。與其它疾病不同,本病的急性型主要發生於育肥豬、母豬和配種群的後備母豬,慢性型主要發生於保育豬和生長豬。

急性迴腸炎:表現為急性出血性貧血、糞便鬆軟呈焦油樣。某些豬可能僅僅表現為皮膚顯著蒼白、不腹瀉,但可能突然死亡。發病豬的死亡率可達50%,而剩餘豬可在短時間內恢復且體況變化不大。妊娠母豬可能流產,大部分流產發生於臨床症狀出現後6天內。

慢性迴腸炎:患豬症狀輕微,表現為同一豬欄內不時出現幾頭腹瀉的豬,糞例衡軟或不成形,呈黑色、水泥樣灰色或黃色,內含未完全消化的飼料。如果發生輕微的迴腸炎、腹瀉往往不明顯,或僅有少數豬腹瀉,應難以發現。病豬雖然採食量正常,但生長速度受到影響,因此發病豬欄內豬的體重差別很大。有些豬食慾下降,雖對飼料感舉,但往往吃幾口就走。

病變嚴重的豬往往發生嚴重持續性腹瀉,使用多種抗生素效果均不理想。大部分慢性感染豬可在發病4-10周後突然恢復正常,生長速度加快,但與正常豬相比,平均增重降低6-20%,飼料轉化率降低6-25%。


豬迴腸炎怎麼治

迴腸炎主要通過糞口途徑感染,因此,全進全出、嚴格沖洗、消毒和堅持一定的空欄舍時間,有利於減少病原和阻斷傳播;在豬舍的門口放置兩個消毒腳盆,其中一個盆加入復合酚消毒劑,另一個添加含碘或季銨鹽消毒劑;飼養員和獸醫不要在豬欄間跨來跨去,以免將糞便帶到其它豬欄內;降低應激反應,減少混群、過冷、過熱、運輸、重擴群等,因為迴腸炎通常發生於一個或多個應激因素後的1-3周後,引種時一定要有隔離期,在隔離期內通過用藥減少細菌的排放,從而減少病原體的引入。

飼料中添加一定的藥物,如泰妙菌素、多西環素。後備母豬配種前連用7-10,生產母豬產前產後各連用7天,可有效降低仔豬迴腸炎的早期感染;在斷奶仔豬換料後連用10-15天,不僅能有效預防迴腸炎、豬痢疾和結腸炎,而且可有效預防呼吸道疾病綜合症。

  豬迴腸炎用什麼藥


治療迴腸炎的藥物很多,但關鍵是早診斷早治療。抗生素應按療效、價格和是否容易購買來選擇。據研究、泰樂菌素、林可黴素、泰妙菌素、多西環素等對迴腸炎有效,但有時在臨床上很難完全將迴腸炎、結腸炎和豬痢疾等區分開,而且經常發生這些腸道疾病的混合感染,因此可以選用對這三種疾病都有效的藥物,如泰妙菌素。急性病例泰妙菌素注射10mg/kg體重,每天2次,連用2-3天,也可用泰妙菌素飲水60mg/l,連用5天;慢性病例可用泰妙菌素或者泰樂菌素、多西環素來拌料治療,用10天停5天再用10天。

豬場拉稀什麼藥都用了不管用,來看看可能是迴腸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