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我會一輩子不結婚的,甚至連談戀愛這件事對我而言,也沒那麼重要,而你,是第一次讓我想要去考慮以後的人,可是太難了,我害怕,我不想拖累你,你知道的,越是甘願越容易不得始終,所以放過我吧,也放過你自己……
有一類人,他們並不適合成為伴侶,甚至不適合成為朋友,因為他們滿身上下的偽裝,讓他們就如同一個刺蝟般儘是鋒芒,他們會讓靠近的人遍體鱗傷,也會讓自己傷痕累累,所以他們總是離人群遠遠的,為了保護自己,也為了不傷害別人。
而我,一個二十五歲單身青年,倒不是沒有遇到過曾讓我特別心動的人,只是因為怯懦,所以一次又一次逃避,我認定了自己不會是一個好女朋友,更不會是一個合格的妻子,我的敏感,是我的鋒芒,卻也是我的軟肋。
我沒有辦法去否認,否認自己的小題大做,我沒有安全感,所以開始因為蛛絲馬跡一次又一次歇斯底里,我自卑,所以以為自己都不配擁有每個人最真摯的喜歡……
戚薇在一個節目裡曾說「我希望一個女孩子,最不要丟掉的,就是自信,它可以讓你在未來,走的更坦蕩一些。」可有些女孩子,她本就很辛苦的來到這個世界,然後磕磕絆絆的長大,她們的自卑,早被刻在了骨子裡,她們在很長的時間裡,甚至從沒有收穫到足夠的愛與陪伴。
她們不曾確信過關於愛情,關於婚姻,又或者因為曾對愛的無限渴望,會在第一次遇到一個對她好的人時,就愛的毫無保留,甚至愛的卑微,愛的渺小,更愛的失去自我……
看《最親愛的你》時,陳晨晨的愛情,就是最典型的負面示範,她從小在被姐姐籠罩著的光環下長大,姐姐什麼都好,什麼都優秀,她的身邊人,更多的是因為她是姐姐的妹妹而喜歡她,卻從來不是因為她自己。
她的自卑讓她覺得她自己不好,卻也因此因為別人的一點兒好就特別珍惜,特別小心翼翼。
後來的她在上大學時交了一個男朋友,而那個男孩,只是給她送了一束花,就已然讓她感動不已,她把錢存下來給男友買名牌,送禮物,而男友只是拿著些活動贈品搪塞她。
她當然也知道,男友花心,甚至出軌,最關鍵的,他其實一點沒有她愛他那樣愛她,可她退不出來了,她依然毫無保留的對她好,依然愛的徹底,她怕她丟掉那一星半點的好就又什麼都沒有了……
是啊,缺愛的人往往愛的過分用力,我也一直會想,我究竟是在害怕什麼,但其實說到底,我只是沒有那份承擔的勇氣,若不能一輩子,那要是中途我被丟下了,我會很難過,難過到我怕我會走出不來,而這也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恐婚的原因吧。
那如果不結婚,可以嗎?
我想這是一個需要權衡的問題,因為在多數人的理念里,婚姻是進入人生下一個階段的入門題。
在《我家那閨女》裡面,就曾一次次討論到了關於結婚這個話題,父母的理論里,都覺得只有結了婚,生了孩子,才是對未來生活的一種保障,你現在過的快樂,老了也要過得幸福,而婚姻,是在他們眼裡讓一個人老有所依的基礎,也正因為有了這份殷切希望,更多的時候人們就要為了去迎合期望而成為別人想要的那個樣子。
可這是一個物質橫流的時代,也是一個什麼都可以明碼標價的時代,有時候的一些相親節目,看的真的讓人目瞪口呆,男方會因為有房有車有存款而底氣十足,然後上來就會說,我希望找一個全職媽媽,照顧好我的家庭,可更多的女孩子們啊,她們也是花十年二十年去培養自己,她們努力且優秀,不是為了成為任何人的附屬品,憑什麼去當個保姆,憑什麼斷送自己一輩子的自由?
又或者對一些女孩子來說,她們的硬性要求就是所謂的高富帥,甚者被稱為拜金的人,她們人生目標就是釣到金龜婿,仿佛那樣就能麻雀變鳳凰,金錢凌駕愛情之上,你還想純粹的喜歡,就只會被當作傻子一般。
學生時代或許算是更純粹的喜歡,你是因為這個人而心動,不是因為任何其他,可那是被定義為「早戀」的東西,是特別不好的,要制止,要反對,要把一切的一切,都被扼殺在搖籃里。
而也會是那同一撥父母,只要在孩子畢業後就要馬不停蹄安排相親,誰家條件好,誰家會合適,所有的一切,依然把愛情擺在了最底層,畢竟在他們眼裡,愛是能在日復一日的相處中培養的。
不可否定的是,錢在如今成了一個家庭幸福指數的標準,可是啊,有家境殷實,卻找小三小四的人渣,也有隻賺一百塊錢,卻花九十九給媳婦買禮物的暖男,有發達後就拋棄糟糠妻的廢物,也會有有一輩子幸福甜蜜的模範。
幸福的前提,一定不會僅僅因為錢。
電影《剩者為王》最後父親的獨白,是這樣說的「她不應該為父母結婚,她不應該到外面聽到什麼風言風語,聽多了就想結婚。她應該想著跟自己喜歡的人白頭偕老的結婚,昂首挺胸的,特別硬氣的,憧憬的,好像贏了一樣。
有一天帶著男方,出現在我面前,指著他跟我說「爸,我找到了,就這個人,我非他不嫁」。」
婚姻是選擇,卻不是必要,一切的一切,只是因為那個人是對的人。
如果每個人都曾有這般憧憬,如果父母不是一味的把自己認為好的給孩子,而是就讓他們挑自己喜歡的,如果兩個人談戀愛結婚,不是去論誰配的上誰,誰配不上誰,不是家庭地位,金錢背景,而是關於這個就是我愛慘了的人。
我想我好像明白我在害怕什麼了,又或者對我而言我只是在等,等那個讓我覺得非嫁不可的人,我二十五了,我被催婚,催嫁,我也曾以為我會一輩子孤獨終老,卻在某一瞬間,再次心懷期望。
結不結婚還有什麼重要呢?人生的每一段空白,曾有一個人住進來,或美好快樂,或痛苦難堪,不重要了,都不重要了,那個曾讓我的心怦怦跳個不停的,就是屬於那一刻,屬於那個讓我心動的人。
總有人說「不以結婚為目的的談戀愛都是耍流氓」我卻想表達在《歡樂頌》里曲筱綃說的那句話,「以結婚為目的的談戀愛,那都是功利的,談戀愛嘛,談到已經沒有力氣折騰了,那結婚就結婚吧,這才是高尚的,才是對愛最大的尊重。」
愛從來就不是商品,愛需要尊重,別害怕愛,別拒絕愛,我們存在這個世界,也許我們左右不了那些規則,但我們卻可以做到自己。
如果你是恐婚的那個人,我希望你就試著給自己多一點期待,萬事難預料,關於未來,誰都不知道,如果你是為兒女操心的父母,別逼他們太緊,一輩子的事兒,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去找那個對的人吧,你要給他們把關,卻從來不是影響他們自己的選擇,你要成為他們最堅強的後盾,卻不是一個只會棒打鴛鴦的棍子。
曾刷爆朋友圈的那位父親的婚禮致辭,就是我希望每個父親會說出口的話,「如果你不愛她了,請一定先告訴我,我來帶她回家。」
我希望每個人都找到愛,我希望每個人都收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