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進縱隊獨立支隊政委葛茂堂,參加指揮50餘次大小戰鬥,追認烈士

2019-09-18   聲宏紫閣

88年前的9月18日夜晚,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軍國主義自此開始了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一寸山河一寸血。今天是「九一八」,在此致敬那些抗戰英雄。

葛茂堂(1905——1942年),又名葛永勝,河北趙縣縣城西關村人,趙縣黨組織主要創建人之一。抗戰時期,曾任「趙縣城區民族解放戰爭戰地動員會」主任趙縣總動員會組織部長、寧晉縣抗日政府民政科長、平漢抗日游擊支隊宣傳部長、東進縱隊獨立支隊宣傳部長,後任獨立支隊政委,1942年犧牲。195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一)傳播革命主張,播撒革命火種

1905年9月3日,葛茂堂出生於趙縣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到了他上學年齡,父母兄弟省吃儉用勉強湊夠學費,供年幼的葛茂堂讀書,他成為家裡唯一一個讀書的孩子。1927 年,22歲的葛茂堂考入河北保定第二師範學校。在校讀書期間,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想的薰陶,積極參加校內的革命活動,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年暑假,遵照中共保定市委的指示,同黨員同學張錫彥回趙縣秘密發展黨員,籌備創建趙縣黨的組織。經研究,茂堂打入國民黨組織內部,利用國民黨的合法地位,一方面阻止地主豪紳參加國民黨,揭穿他們對窮苦人民壓迫剝削的罪行;一方面揭露國民黨的反動實質,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真理,傳黨的革命主張。

他和張錫彥等公開組織黨的外圍組織讀書會,藉以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葛茂堂和張錫彥在上級黨組織的指導下,通過讀書會的形式向青年知識分子介紹和輔導學習《社會主義淺談》《海燕》《拓荒者》《短褲黨》《唯物史觀淺談》《共產黨宣言》等進步書刊。

向青年知識分子講解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和共產黨的革命主張。這些最早覺悟的青年知識分子,又秘密地進行演講遊說,喚起民眾的覺醒,動員民眾起來參加變革舊世界的鬥爭。不少青年知識分子提出參加共產黨的進步要求。已經登記參加了國民黨的青年知識分子宋塵寄等十餘人,在葛茂堂的鼓勵和領導下,焚燒了國民黨登記表、黨證,聲明退出國民黨,要求參加中國共產黨。

8月下旬,葛茂堂和張錫彥先後吸收王光漢、宋塵寄、賈子喬等十餘名青年知識分子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成立了趙縣第一個黨支部——中共趙縣特別黨支部,葛茂堂任組織委員。9月,葛茂堂張錫彥、王光漢先後返校離開趙縣。1929 年6月,中共趙縣特別支部改由中共石家莊市委領導。7月,撤銷特別支部,正式成立中共趙縣委員會。從此,一大批愛國志土紛紛加人黨組織,革命之火在趙縣燃燒愈加旺盛。

(二)獄中經受歷練,開展絕食鬥爭

1932年冬,葛茂堂因開展革命活動被捕入,在獄中愛盡酷刑。他母親將家中僅有的幾菜園賣掉,讓他二哥到監獄看。在監獄裡,二哥透過半尺見方的小窗,見到經受過酷刑的葛茂堂,手腳戴著沉重的鐐銬,手腕沾滿鮮血,雙腿已經不能站立。

為了榨取更多共產黨的機密信息,敵人知道葛茂堂是共產黨主要人士,就在他身上打主意,就對其實施慘無人道的酷刑。酷刑不僅沒有讓他屈服,反而使他更加看清了反動派的本質,堅定了他的共產主義信念。在獄中,他組織難友絕食同敵人展開鬥爭,並最終取得了勝利。他和獄友的生活條件才稍微有了些改善。

(三)參加和指揮了武邑、衡水、棗強等50餘次大小戰鬥

1938年2月,八路軍129師東進抗日縱隊挺進冀南,在南宮縣樹起抗日旗幟,使冀南人民的抗日活動有了統一的領導核心。葛茂堂趕往南宮,與東進縱隊取得聯繫。回來後積極組織「趙縣城區民族解放戰地動員會」。在他的積極奔走下,動員會一步步發展壯大。同年7月,趙縣總動員會在賢門樓成立,葛茂堂擔任組織部長。

不久,葛茂堂被調往寧晉縣政府任民政科長。這時,寧晉縣趙狗旦的「良民自衛團」接受八路軍領導,被改編為平漢抗日游擊支隊。為加強黨的力量,黨組織派葛茂堂到平漢抗日游擊支隊任宣傳部長。同年,平漢抗日游擊支隊和馬玉堂領導的部隊合編為「冀南軍區八路軍東進縱隊獨立支隊」,葛任宣傳部長。時任八路軍東進縱隊司令員陳再道賞識其有勇有謀,命他擔任東進縱隊獨立支隊政委。

1939年春,日軍侵占棗強縣城。敵人配以飛機、大炮在棗強縣內狂轟濫炸、姦淫燒殺。作為八路軍129師抗日據點,東進縱隊在棗強同日軍展開激烈戰鬥。冀南區黨政軍領導人宋任窮、陳再道、劉志堅、王任重等,經常活動在棗強秘密召開會議,布置抗日工作,領導和指揮冀南的抗日活動。在此期間,葛茂堂轉戰南北,曾參加和指揮了武邑、衡水、棗強等50餘次大小戰鬥,立下了不朽的功勳。1940年,在棗強開會商討戰事時,被敵人包圍。在突圍中,不幸負傷,被搶救到後方醫院治療。隨著病情的加劇,領導決定讓其進京治療但他堅持留下指揮作戰。

1942年5月1日,侵華日軍發動空前野蠻的「五一大掃蕩」,這一時期由於雨水多,氣候潮濕,他腿部傷口感染,致使身體每況愈下。上級再次讓其轉院治療,。途徑趙縣時,葛茂堂要求回家休養,隨著傷勢進一步惡化,不幸病逝在趙縣西關村,終年3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