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七殺」制服為「偏官」的方法有哪些?

2023-11-19   西風獨醉

原標題:將「七殺」制服為「偏官」的方法有哪些?

在命理學的十神之中,有兩個十神比較特殊,其中一個是七殺,另外一個是梟神。之所以七殺和梟神比較特殊,是因為它們都有兩個名字,同時也就有了兩種不同的「性格」。今天的文章我們就先談談七殺,下一篇文章我們講偏印。(圖片來源於網絡)

七殺,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偏官」。如果以孫悟空來做比喻的話,七殺就是大鬧天宮的孫悟空,而偏官就是取經路上的孫悟空。其實都是孫悟空,只是表現出來的性格不同而已,而這個性格變化的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緊箍咒」。我們可以把偏官認為是戴上了緊箍的七殺,命理學中把它叫做「被制服的七殺」。

「七殺有制」這個概念大家都很熟悉,關鍵是制服七殺的那個「緊箍咒」是什麼。我們如果翻看《三命通會》和《淵海子平》這類命理典籍,其中關於「制殺」、「七殺有制」等等的句子隨處可見,但到底是什麼制了七殺,卻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我總結了下,制服七殺的方式大概有以下幾種

1. 食神制殺。「食神制殺」是兩本典籍中在「制殺」相關詞條下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它是用食神在五行方面的天然的克制性來制服七殺。

2. 傷官制殺。「傷官制殺」在書中出現的頻率雖然不如「食神制殺」高,但也是出現了好幾處。為什麼傷官制殺出現的頻率較低?原因很簡單,因為古人認為傷官本身就有點不務正業,不如食神更可靠。但這是古人的看法,現在我們大家都知道傷官制殺也非常好。

不管是食神制殺還是傷官制殺,其實都是用食傷在五行上的「天敵」屬性來克制七殺——這是比較正宗的「七殺有制」。

3. 用印星化解七殺。嚴格來說,印星化殺並不是「制服」——唐僧式的嘮叨更多的是在道義勸告方面,聽不聽的全看孫悟空的心情。不過,在《淵海子平》和《三命通會》,尤其是《淵海子平》中將其列入了「制服」的範疇,我們就姑且用之吧。

用印星化解七殺的解釋有兩種,一種是印星是七殺的食傷,因為七殺要生旺印星,所以被泄氣而變弱。另一種解釋是因為印星是命主的「母親」,而七殺是命主(男性命主)那桀驁不馴的兒子,印星化解七殺就相當於是奶奶教導孫兒,「要聽話啊」,「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啊」,等等的一番嘮叨勸告,七殺就這樣被奶奶的話語所感動,因此也就沒有戾氣了。在書上還有第三種解釋,那就是印星的賢德感染了七殺,跟奶奶感動孫兒其實是一個意思。

4. 身旺殺強,也就是「身殺兩停」。在這種情況下,命主天生就有二郎神的能力,所以也就不存在孫悟空需要被制服的問題了,這種情況我們也可以認為是「命主制服了七殺」。因為《淵海子平》也將這類情形列入了「制殺」的範疇,所以我們也就採用古人的說法吧。跟命主制殺類似的還有「羊刃制殺」等。

5. 有些七殺是不用制服的,如「年上七殺」就不用制服。為什麼?因為七殺在年,按照四柱劃分,七殺在命主小時候是最強旺的時候,但這個時候命主有父母長輩在,所以不用自己去扛這個壓力。等到命主越長越強大,年上的七殺卻越來越弱,所以也就不需要制服了。《三命通會》同用「老僕人」比喻年上七殺,是同一個意思。

6. 用相合的方式制服七殺。《淵海子平》中說:「如丁巳、戊申、壬子、戊申,此命身旺,見二戊為七殺,引歸於巳。丁與壬合,戊與癸合,金又長生於巳,戊祿在巳,乃是壬戊二字俱旺,所以貴也」,就是用相合的辦法制服七殺。但《淵海子平》的這個例子就我看來應該是羊刃制服七殺才對,但其中提到了相合制殺的概念,所以我們就姑且用之吧。

今天的文章我跟大家談了下七殺制服為偏官的幾種方法。嚴格來說只有食傷才能制服七殺,但既然命理典籍中將正印和命主都列入了制殺的範疇,我們也就「隨緣」而定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裡,謝謝大家!

西風獨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