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故事|澳門第一代「中國機長」林家全:希望能駕駛C919,與祖國一起「騰飛」

2024-11-02   南方Plus客戶端

濠故事|澳門第一代「中國機長」林家全:希望能駕駛C919,與祖國一起「騰飛」

作為澳門回歸後的第一代「中國機長」,林家全在空中見證了祖國的發展:大興機場俯瞰像一隻鳳凰,仿佛張開翅膀歡迎回家的遊子;港珠澳大橋一步步建成,一橋連三城;澳門大橋正式通車,交通更加便利……

1999年,澳門正式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那一年,林家全進入澳門航空擔任空乘人員,在飛機上見證了澳門回歸的歷史時刻。澳門回歸後,林家全發現駕駛艙里飛行員幾乎都是外國人,他希望有一天能為中國人爭光,開著飛機送同胞去各地旅遊。再三考慮後,他毅然辭去高薪的空乘工作,去澳大利亞學習飛機駕駛。

學成歸來的林家全,成為了澳門回歸後的第一代「中國機長」,也見證了澳門航空業的發展。他認為,澳門回歸祖國後,航空業日新月異,未來也會在世界航空領域占據一席之地。而他自己也有一個心愿:希望未來能駕駛C919,與祖國一起「騰飛」。

放棄高薪職業,成為第一代「中國機長」

1999年12月20日,澳門正式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進入了歷史新階段。

那一天,一趟「特殊」的航班從澳門起飛,載著葡萄牙籍的官員返回家鄉。而林家全作為澳門航空的空乘人員,在這趟航班上見證了澳門回歸。他如今仍記得當時的心情,「作為澳門回歸的見證者,我非常開心和激動。」

澳門回歸後,林家全發現駕駛艙里的飛行員都是外國人,幾乎沒有中國人的身影。他心生疑惑:「澳門是中國的一部分,為什麼沒有中國人在駕駛飛機呢?」每次從空中看到長城時,林家全就希望能有一天,開著飛機送同胞們去各地旅行。

2000年,林家全毅然放棄了空乘工作,決定去澳大利亞學習飛機駕駛。在那個時候,空乘人員的收入在澳門算是高薪,林家全在工作的兩年里也積累了經驗和資源,但他還是放棄了。「我覺得年輕人應該有理想,為了理想和未來,應該去試一試。」

經過幾年的學習,林家全成功考取了當地的航空運輸駕駛員執照,並回到澳門成為第一代「中國機長」。

回顧多年的駕駛經歷,林家全表示有許多美好的回憶,最難忘的還是北京大興機場的首航。從飛機即將降落北京,他在空中俯瞰大興機場,「感覺就像一隻鳳凰,給人一種祖國張開雙臂歡迎我們回到祖國懷抱的感覺。」

「每次飛到內地城市,我都會帶我的外國同事出去感受內地的美食、文化和生活習慣。」工作之餘,林家全還是一個旅遊推薦官,經常推廣內地和澳門的旅遊,希望能有更多跨文化的交流。

每當飛回澳門,林家全的歸屬感會更強,這是他從小生活的地方。在空中,他也見證了澳門這些年的變化,看到了港珠澳大橋和澳門大橋的建成,感受到基建方面的「中國速度」。林家全說:「看著港珠澳大橋一步步建好,夜間的燈光非常漂亮。」

「未來國產大飛機,能在航空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在過去的25年里,澳門的航空業發生了巨大變化,發展日新月異。

林家全回顧了一下澳門航空業的發展,1995年,澳門國際機場正式啟用,開啟了澳門的新篇章。最初,澳門機場只有少數幾家航空公司運營,如今用第三、四、五航權來澳門接載旅客的航空公司有很多,「現在可以從澳門去到世界上很多地方,不需要再去其他地方坐飛機。」

「我希望未來能有機會駕駛C919國產大飛機,與祖國一起騰飛。」林家全笑著說,如今自己離這個夢想更近了,他曾帶著澳門的年輕人去上海參觀體驗C919飛機的發展,並在模擬器上進行試駕。他們評價C919飛機性能優越,安全性很高,並相信未來的國產大飛機能夠在航空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工作之餘,林家全熱心參加公益活動,澳大利亞讀書時,他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幫助,也希望自己能幫助更多人。從2003年開始,林家全就一直在做義工,他常到內地山區支教或捐贈物資。山區的孩子沒見過飛機,林家全會與他們分享開飛機的經歷,「希望他們以後不僅能學會開飛機,還能學會開火箭、宇宙飛船,飛得更遠。」

作為一個航空人,林家全認為澳門在航空業全球舞台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澳門國際機場可以輻射到珠三角或大灣區,讓全世界的旅客更了解澳門。他相信,在2030年澳門回歸30周年時,澳門航空業將迎來新的一波發展,助力澳門在旅遊和文化發展上更進一步。

製片:GDToday記者 王勇幸

採訪/視頻:GDToday記者 楊虓 吳采倩

文字/腳本:GDToday記者 吳采倩 實習生 鄭瑋璐

發自澳門

【作者】 楊虓;王勇幸;吳采倩

今日香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