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大難題(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妹
這是@閨蜜財經的第1313篇原創
Keep終於要上市了!
最近,該司正式啟動全球招股,更新的招股書顯示,Keep此次發售定價區間為每股28.92-61.46港元,若按中位數45.19港元/股計算,Keep此次可募資約3.66億港元。
Keep這次上市成功實屬不易,公開披露顯示,該司於一共遞交了3次招股書,時間分別在2022年9月6日、2022年2月25日、2023年3月28日,最後一次,終於成功「上岸」。
但在蜜妹看來,上市之後才是真正的起點。擺在Keep面前的,還有不少難題。
01
一是增長。
自2015年Keep推出以來,前期增長可觀。2015年6月就突破了100萬月活用戶,2016年6月則突破了1000萬月活用戶。不過後面的速度明顯慢下來了。
如下圖該司招股書數據,3年之後的2019年6月末,Keep的平均月活用戶為2243.6萬名,3年翻一倍多,其實也還好。
再3年之後的2022年6月末,平均月活用戶3325.1萬名,降幅相比前1個三年差不多腰斬,但至少是增長的。
到了2022下半年,Keep的平均月活用戶數開始下降,當年第3季度環比下降約6%、當年第四季度環比下降約18%,降幅有擴大趨勢。
另一邊,收入來看,2019-2022年,Keep的營收分別為6.63億元、11億元、16億元、22億元,其中2020年同比增幅為66.9%、2021年同比增幅46.3%、2022年同比增幅36.6%。營收增速也是呈逐年放緩趨勢。
如該司招股書所言:在線健身市場相對較新、增長迅速、大部分未經證實,且其是否將維持高水平的需求及獲得廣泛的市場認可仍不確定。可能無法維持歷史增長。
增長問題的另一邊,成本也是問題。很可能錢砸了,但用戶反而跑了。2020-2022年,Keep的月會員留存率分別為73.3%、71.7%及65.3%。
但2019-2022年,Keep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為295.8百萬元、301.7百萬元、956.2百萬元、646.2百萬元。2021、2022年砸錢更猛,但效果略弱,在營收增速上體現更不明顯。
這意味著該司流量獲取成本更高,2019-2022年間,其已產生的流量獲取成本分別為103.0百萬元、93.3百萬元、335.3百萬元、159.3百萬元。
02
另一邊,Keep長期面臨盈利困境,這也是其第二大難題。
如下圖招股書數據顯示,Keep這些年持續在虧損,並且經營活動現金流凈流出。2019-2022年,該司凈虧損分別為7.35億元、22億元、29億元、1.046億元。蜜妹大概算了下,4年累計虧損約59.396億元。
同期,其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出凈額分別為277.0百萬元、70.8百萬元、868.5百萬元、456.0百萬元。
長期的虧損,也就意味著投資者遲遲沒有獲得回報。招股書顯示,Keep此前經歷了9輪融資:成立當年即獲得天使投資,此後從A輪—F輪,共計獲得約6.48億美元(約合40.89億人民幣),其中,BAI資本和GGV紀源資本分別參與了5輪融資;騰訊投資、五源資本分別參與4輪融資……
創業8年,融資9輪,要說投資方們一點不著急,恐怕也不太真實?
話說回來,盈利似乎是很多網際網路公司面臨的問題,前端增長情況可觀的情況下,這一問題通常被忽略,因為至少有體量的故事可講。
但對Keep來說,這兩方面的故事目前來看,似乎都不太好講?
此外蜜妹還注意到,Keep的負債凈額在逐年攀升。還是2019-2022這個時間段,其負債凈額分別為21億元、40億元、68億元、75億元。主要由於大量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入帳列作負債,以及往績記錄期間產生的虧損凈額。
03
最後,在營運上,Keep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注意。比如直接通過Keep平台銷售的產品占比逐漸降低。
該司主要營收分為三塊:自有品牌運動產品、會員訂閱及線上付費內容、廣告及其他。其中自有品牌運動產品長期占據營收半壁江山。但在這塊業務上,Keep平台的重要性在降低,最新的2022年末,其該收入來自Keep平台的占比僅為20.2%,2019年還是39.2%。
不過,Keep也是有實力的,比如行業增長紅利。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健身人群,達374.0百萬,為世界之最,預期到2027年將達到463.5百萬。
同時,2022年我國健身人群的平均年支出為每人2,518.3元,遠低於美國的人民幣16425.2元,增長空間還很大。
之於Keep,根據灼識諮詢報告,於2022年,按月活躍用戶及用戶完成的鍛鍊次數計算,Keep是中國最大的在線健身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Keep的創始人王寧是一位90後創業風雲人物。1990年生,畢業於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公開報道顯示,在校期間的王寧就早早開始輾轉於各家公司實習,累積經驗,在校期間還曾嘗試過創業。
Keep剛推出時,王寧才24歲, 2017年,創業僅三年的王寧就入選2017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屬實是年少有為。
今年王寧也才33歲,正是大幹一場的年紀。不過對於網際網路企業來說,Keep似乎不太年輕了,希望上市以後,我們能看到它的新故事。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