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辛芷蕾黯然失色,撒貝寧自愧不如,這女人「帥上天了」!

2023-07-09     有你的幸福

原標題:讓辛芷蕾黯然失色,撒貝寧自愧不如,這女人「帥上天了」!

前段時間,辛芷蕾在微博上PO出一組健身圖大秀身材,讓網友表示「怎樣才能擁有和姐姐一樣的腹肌!」

自出道以來,辛芷蕾就憑藉颯爽冷艷的獨特氣質,在85後女演員中獨樹一幟,獲封「姬圈扛把子」。

電影《繡春刀2》劇照

去年,她在電影《緊急救援》中飾演女機長方宇凌,影片中那個果敢沉穩、英姿颯爽的她,圈粉無數。

電影《緊急救援》劇照

電影中的女機長帥,生活中真實的女機長更帥!

方宇凌的現實原型,真實生活中女機長,比辛芷蕾更颯!

攝影 @攝影宮

她是宋寅,中國第一代海上搜救機女機長。

圖源 新青年工作室

宋寅最初為人所知是在2011年,電視節目《狀元360》上。當時,她的亮相驚艷了包括主持人謝楠、撒貝寧在內的所有人,因為她實在太帥了……

《狀元360》

英氣十足、明眸皓齒。

《浦東新臉譜》

幹練挺拔、瀟洒澄澈。

via 二更

即使是現在,不少人看到宋寅仍然會呼吸一滯,忍不住高喊:「姐姐,我可以!」

但,宋寅這個瀟洒女人,遠不止外形帥氣這麼簡單。

真正走進宋寅的世界,你才會看到她的努力、實力和擔當。

1986年,宋寅在上海出生。高考後,她進入上海海事大學航海專業學習。

本應成為船長,最後卻成為機長的契機,與她大四的經歷密不可分。

2007年,宋寅正沉迷於港劇《隨時候命》。

《隨時候命》

飛行服務隊乘風破浪的帥氣故事讓她對飛行救援產生由衷嚮往。

因此,當臨近畢業,聽到交通運輸部在招收女飛行員時,她毫不猶豫地和同學萬秋雯報了名。

宋寅和萬秋雯

飛行員的體檢和面試極為嚴苛,兩人突破重重關卡,才拿到前往澳洲學習的入場券。

但,一切辛苦才剛剛開始。

由於培訓是全英文教學,語言成了首要難題。

而就算突破了語言困境,繁重的科目還是讓人喘不過氣。據宋寅回憶,當時的課本壘起來,甚至有她半身高。

《浦東新臉譜》

早8點到晚12點,比高考還認真的高強度理論學習成為澳洲生活的底色。

之後實操和模擬練習的苛刻程度,同樣是常人無法想像的。

為了保證遇險時,能及時從駕駛艙逃脫,宋寅會被綁在金屬籠子裡,再被甩進大泳池,以模擬墜機環境。

《浦東新臉譜》

每次練習,她都需要保持高度冷靜,爭分奪秒地解開安全帶,以求順利逃離。

2010年,歷經為期15個月的艱難訓練後,宋寅圓滿結業,和萬秋雯一起,成為中國唯二的女救助直升機飛行員。

4年後,28歲的她憑藉天賦和努力,

成為隊里最年輕、改裝用時最短的機長

,絲毫不遜色、甚至遠優於其他男性同行。

TELL演講

2016年6月,發生了一件大事。

那是宋寅自擔任機長以來,救人最多也最難的一次行動。

在機場東偏南90海里處,一艘漁船船艙突起大火。由於風高浪大,救援船根本無法靠近。

當天正逢宋寅值班,她當機立斷,協同另一個機組出動。

起飛後不久,卻接到值班室的消息,說新位置和任務書上的坐標差了20多海里。

電影《繡春刀2》劇照

完成任務的油量補給有限,他們的作業時間只能縮短到15分鐘。

更糟的是,當天惡劣的氣象、損壞的船體、著火帶來的煙霧讓原本就很困難的任務雪上加霜。

這種情況非常考驗機長的決斷力。宋寅和隊友迅速推演,決定以更高的高度懸停,實施雙人救援。

她操控著直升機,在狂風下,努力保持機身的平穩,並在緊要關頭,迅速接力,救起最後2名船員。

那次任務中,10名船員全部獲救,機組全員安全返航。

其實每次飛行,宋寅都像高空走鋼索的人,徘徊在生死邊緣。

在TELL的演講中,她曾提到這份工作有多危險。

但談到為什麼要堅持這份工作,她的回答也非常堅定,她認為這份工作是:

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

這句話,像宋寅的信念,支撐著她走過這11年。截至今日,她參與的救助任務已達百餘次,救助人數達百餘名。

作為機長,宋寅理智、機敏、冷靜、堅韌,臨危不亂、敬畏生命,有擔當更有信仰。

而私底下,她

樂於分享、熱衷運動,富有冒險精神,更懂得點綴生活

翻開她的微博和採訪資料,會發現……

她是一個車技高超的騎行愛好者,

是一個享受奔跑的馬拉松達人,

熱衷球類運動,籃球、網球、羽毛球都不在話下。

她愛在峭壁上掛著的感覺,

也愛從高空垂直下落的瞬間。

她喜歡美食、咖啡、貓貓狗狗。

她會在微博分享櫻花盛放的時刻。

她偶爾會做飯、拼樂高、發可愛自拍,像所有喜歡分享生活的年輕人一樣。

她會認真看小朋友寄給她的每一張賀卡。

也會在閒暇時刻,拿起她的尤克里里,彈唱一曲《小手拉大手》。

在宋寅身上,有山一樣的堅毅,也有海一樣的靈動。

傳統意義上的男性特質和女性特質在她身上,實現了極為自然的融合。

但即便如此,她依然會因為性別刻板印象,受到職業相關的質疑。

2014年,宋寅登上撒貝寧主持的《中國青年說》,講述自己的職業故事。

60後代表、資深媒體人

俞柏鴻卻說男女有別,對宋寅的選擇提出強烈的質疑

對此,宋寅明確表達了自己的職業信仰。

但俞柏鴻依舊堅持認為「男性更適合去干這份工作」,讓女孩去干這份工作,是在「把她往危險上推」。

這一討論潛藏著一個隱形觀點:男性要剛強,女性要柔弱。

而這,是再落後不過的思想。

蔣方舟當場反駁俞柏鴻,認為

職業不應有性別之分

,甚至「最美」這一頭銜,也是對女性勞動者的變相歧視。

宋寅也有補充,選擇飛行就意味著無論男女,都需要同樣的品質,達標的要求都是一視同仁的。

撒貝寧圓場說同意俞的一個觀點,即「如果女孩子都能勝任這個工作,為什麼目前中國只有兩個」。

但職業性別失衡的結果,並不能合理化職場性別歧視這一根源。

30後代表、「容嬤嬤」李明啟懟懟技能MAX,她說「因為這位老師(俞柏鴻)這種陳腐的觀念剛剛得到改變」,瞬間讓俞啞口無言。

節目上的窘況,並不是宋寅第一次遇到。

在私下和各類採訪中,關於她女性身份的討論似乎是個固有話題。

而宋寅的回答始終統一而堅定:

「在我看來,從事這份職業是沒有差別的。我們來就是為了證明,女性也可以同樣做這件事情。」

「我覺得如果這個行業給更多女性機會的話,會有更多女性都做得很好。」

「如果女生同樣出色的話,為什麼不給女生機會。」

《巾幗英雄》

就像宋寅正在她所熱愛的「藍天事業」中發光發熱,性別從來不應該成為某個行業的准入門檻。

我們女孩兒膽大心細,也足有匹敵男性的力量。

值得慶幸的是,印象里男性主導的行業中,例如航天、飛行、軍事等,女性力量越來越為人所看到。

2012年,「神舟九號」載人航天飛船進入太空。

劉洋,中國首位女太空人,代表中國億萬女性出征。

8年後,她作為「中國航天活動形象大使」回歸大眾視線。

與此同時,

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張玉花

,則在地面為我國航空事業添磚加瓦。

《中國婦女》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北京總調度,

90後女工程師鮑碩

,在調度台前的表現專業且沉著。

新華網

90後哈薩克族女軍官馬和帕麗

大學畢業就進了軍營,成為

全師第一位女坦克駕駛員

《軍事報道》

她姐曾看到某品牌策劃片,來自國外,其中吟唱的女性力量振聾發聵,令人印象深刻。

「女性究竟由什麼組成」?

是鮮花?戒指?花邊?還是果醬?

不,都不是的。

女性由鋼鐵鑄成

,由奮發圖強、自我奉獻、努力抗爭鑄成,由毅力、仁慈、驕傲鑄成。

女孩不畏挫折、直面痛擊;女孩充滿勇氣、百折不屈。女孩獨立自信、技能滿點;女孩熱情洋溢、飽含尊嚴。

女孩比磐石堅硬、比火焰熾熱。女孩追求自由也值得被尊重,嚴以律己且成果豐碩。

女孩,是由這些美好、強大的品質鑄成的。

希望女孩兒們永遠飽含勇氣,去面對狂風驟雨,乘于海浪之上。

點個【在看】,願我們都擁有那股強大的力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01998fbd499fd1d2ae75c920c27d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