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流浪貓鮑勃。

2020-06-17     環球網新媒體

原標題:再見了,流浪貓鮑勃。

鮑勃代表的,就是希望,就是一次獲得重生的機會,就是永遠不要放棄任何人。」

6月15日,鮑勃去世了,享年14歲。對一隻流浪貓——或者確切地說,曾經的流浪貓來說,算得上長壽,而它的故事會一直留在這個世界上。

鮑勃和波文

2007年春天,倫敦街頭音樂人詹姆斯·波文(James Bowen)在自己臨時住所附近與鮑勃初次相遇,當時他正經歷人生低潮,竭盡全力想從毒癮的泥沼中掙扎出來。他遇到了一隻因遭人棄養而瘦骨嶙峋、並且還帶著傷的流浪小貓。波文決定跟它相依為命,並以大衛·林奇的《雙峰鎮》中大反派的名字,給他起名為「鮑勃」。

此後,波文不管走到哪裡,都會帶著橘貓鮑勃。在波文的精心照料下,它迅速恢復健康,越來越有活力。這對拍檔以在街頭賣唱和兜售雜誌為生。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將鮑勃和波文的照片與視頻上傳到社交網絡,他們很快成了倫敦名人,甚至有觀光客專為一睹鮑勃的英姿,不遠千里特地來到波文常駐的倫敦考文特花園。

《當Bob來敲門》中文版

2010年9月,他們的故事隨著倫敦當地媒體的報道,被更多的人所知。之後有文學經紀人看到了這篇文章,並且聯繫上了波文。從2013年開始,他在專職作家加里·詹金斯(Garry Jenkins)的幫助下,連續出版了《遇見一隻貓》(A Street Cat Named Bob)和《當Bob來敲門》(The World According to Bob)等多本書籍。至2015年,單是在英國地區,累計就售出逾100萬本,長期占據英國暢銷書榜頭把交椅;之後,還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並在2016年拍成了電影《流浪貓鮑勃》(A Street Cat Named Bob)。

電影《流浪貓鮑勃》

6月16日,波文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了鮑勃去世的噩耗。他十分哀傷地寫到:那宛如「一束光由我生命中逝去,我會永遠記得他。」在波文看來,鮑勃不僅是一隻貓,還是拯救了他的生命的天使。「千真萬確。他賜予我的,絕不僅僅只是陪伴,有他在我身邊,我找到了自己過往一直欠缺的人生方向和生活目的。」在他看來,他與鮑勃攜手經歷的一切,堪稱世間奇蹟。「他是獨一無二的,世上過去從沒有過這樣的一隻貓,以後也不會再有。他這一生,遇到過成千上萬的人,觸動了數以百萬的生命。」

鮑勃和波文的故事登上《大志》雜誌

除了流浪歌手的身份之外,波文同時也是公益雜誌《大志》(The Big Issue)的街頭販售員。該雜誌創辦於1991年,旨在為街頭流浪的弱勢群體提供一個自營生計的機會,幫助他們恢復個人信心,重拾生活希望。而在鮑勃來到他的身邊後,憑藉著喵星人天生的吸引力,招攬了不少生意。這一人一貓的故事,曾作為封面文章登上過《大志》周刊,鼓舞了不少同樣處境的弱勢群體。

在得知鮑勃的死訊後,《大志》的主編保羅·麥克納米(Paul McNamee)也向波文表達了誠摯哀悼:「他失去了自己忠實的夥伴。當初是鮑勃拯救了他的生命,他先是改變了詹姆斯·波文的人生,之後又改變了整個世界。他對於我們這本雜誌來說,也是影響深遠,意義重大。這些年來,每次只要報道關於他的故事,每次只要把鮑勃放在我們封面上,我們的街頭販售員就會滿心歡喜。因為他們很清楚,這意味著當期的雜誌,肯定會變得十分暢銷,因為他到處都有粉絲。鮑勃代表的,就是希望,就是一次獲得重生的機會,就是永遠不要放棄任何人,而這些,也都寫在了我們雜誌的DNA里。」

來源:澎湃有戲

您就是環環的衣食父母

覺得不錯,就點在看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wDWxnIBnkjnB-0zJ-LB.html







再見超級丹!

20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