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作業系統有哪些?在此之前,你可以認為是安卓和蘋果,但是以後我們的答案則是安卓、蘋果和鴻蒙!華為鴻蒙作業系統的出現,是我國距離打破美國技術封鎖最近的一次,作為作業系統領域的「新貴」,雖然在生態方面與安卓、蘋果存在一定的劣勢,但並不意味著鴻蒙沒有機會。
因為華為在鴻蒙底層做了大量優化,不僅性能提升了42%,並且36個月後的模擬老化測試顯示,隨機讀寫速度、順序讀寫速度,比蘋果的IOS還優秀。與此同時,魯大師也公布了關於鴻蒙的測試報告,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鴻蒙的「應用恢復率」。
在第一輪測試中,打開12個常用的APP放在後台運行,然後再次打開每個應用,鴻蒙的「恢復率」為83.3%,蘋果的為83.3%,而安卓的僅有66.67%。
在第二輪測試中,同時開啟22個常用的APP放在後台運行,「鴻蒙的」為95.45%,IOS的「恢復率」僅為31.8%。
國產安卓缺陷逐漸暴露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輪測試沒有安卓的測試結果,想必大家一定猜到了原因。暴露了國產安卓的缺陷,這就是「殺後台」!
眾所周知,自安卓誕生以來,這是安卓系統永遠繞不開的一個話題,也是讓人痛斥的缺陷!即便智慧型手機發展到12GB的大內存,遠遠超過了蘋果的iPhone12Pro,但殺後台的問題依然存在,然而,該問題讓谷歌也感到頭疼!
谷歌正式宣布
針對於這種殺後台的情況,谷歌正式宣布,啟動了針對第三方定製系統殺後台的情況調查,表示希望這些手機廠家能夠提供相關的信息給他們,從而找到系統的相關負責人,探討如何讓用戶獲得更好的體驗。
谷歌認為,安卓系統殺後台的問題其實和原生安卓並沒有太大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因為這些手機廠家違反了谷歌的規則。根據谷歌表示,安卓的系統機制是當系統發現後台內存無法提供新APP或系統流暢運行後才會按照打開順序強制關閉APP後台,從而進行內存回收。
而安卓手機廠家,尤其是國產安卓手機廠家,可以根據谷歌的開源版本,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深度定製,並不遵循谷歌這種後台管理規則,為什麼呢?
一方面,沒有谷歌的GMS,國內的手機APP各自為營,所有規則按照自己的需求進行設計,因為有些軟體後台運行耗電速度非常快,影響手機續航,系統會提醒用戶或自動殺掉這些進程。
另一方面,如果遵循谷歌規則,有些國產APP駐留後台,很可能會喚醒關聯的APP,從而讓自家一系列的APP後台啟動,在占用後台硬體資源的同時,個人隱私也無法得到保障,所以,對於有些「注重安全」的國產手機企業而言,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鴻蒙不同於安卓
鴻蒙不同於安卓,鴻蒙採用了和蘋果IOS一樣的「墓碑機制」,當在硬體能滿足運行環境的情況下,不管應用在後台多久,重新打開時依然會回到此前的用戶介面,這也是為什麼鴻蒙的應用恢復率能遠遠超過IOS和安卓,這也許是鴻蒙與安卓相比最大的優勢。在國產安卓逐漸暴露缺陷後,在未來手機市場,鴻蒙翻盤的機會要來了!
國產安卓依然得聽從谷歌安排
通過谷歌宣布調查殺後台這件事不難發現,即便是免費開源,也得聽從谷歌的安排,提供相關信息給谷歌,並且未來很可能會遵循谷歌的新規則。這點明顯和拒絕鴻蒙時「沒有廠商會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的認知截然不同。
也許現在許多人才明白,鴻蒙手機作業系統,明顯是一款「國產IOS」系統,同時還是為萬物互聯而生的作業系統,但許多廠家因為擔心「技不如人」的帽子扣在自己頭上而選擇了沉默。不知道當谷歌開始調查「殺後台」一事時,國內手機廠家怎麼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fd3df55dd32ef88ca00484ded9b6f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