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地藏經》說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

2020-08-20     網上客

原標題:如何理解《地藏經》說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

問題:

《地藏經·利益存亡品第七》中說「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觀是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地藏菩薩說,閻浮眾生舉心動念都是罪,如何理解這句話?難道大家都沒有善念嗎?祈請師父慈悲開示!

照願法師:

誠如這位居士所說,大家平時並沒有太多惡念,也常會想著幫助別人、發心做義工、善待家人和朋友……難道這些都不是善念嗎?還有,大家平常在家既不思善,也不思惡,就好像坐在房間裡看電視,並沒有造惡,那麼「不善」又從何而來呢?《地藏經》中說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佛法中「善惡的標準」並不依「凡夫的心」來評判,而是以佛法的價值觀來作為判斷、思維的標準。佛法認為,凡夫眾生以「有我」之心去造作一切善法,皆不能得到真正解脫。也就是說,凡夫日常所思所為的善,並不一定能夠與解脫道相應,這是因為凡夫的心中有「我相」。

心中有「我想」,就一定會執著「我的相」。有了「我相」,一定就有「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四相」一旦生起,眾生就已處在顛倒之中,此顛倒心又轉而成為起惑造業、輪迴生死的根源。佛法是以「無我」為善,舉心動念當中有「我」,那就不是真正的善,而是輪迴之「罪」。因此,地藏菩薩才說「我觀是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

我們還可以把這個問題延伸一下。《佛說四十二章經》有云:「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有的居士聽了這句話,覺得不太能夠接受:「為什麼不能相信我自己的想法呢?我的想法也是善的,為何不能信呢?」這是因為,當我認為自己的想法是「善」的時候,此中的「我認為」,就是心中已有「我相」的體現。既然有「我」,心念就已落入分別、妄想、執著、顛倒、輪迴當中,對於追求無為解脫的修行者來說,當然不可相信由「我」產生的心念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fVHDnQBd8y1i3sJyy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