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何以要修盧溝橋

2024-06-30     北青網

盧溝橋雄姿

盧溝橋石獅

朱祖希(著名史地學者)

我們從北京城的起源、發展的軌跡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古以來永定河上以盧溝橋所在地為代表的古代渡口,是南北往來交通的咽喉要地。人們從中原腹地,抑或是從華北平原沿太行山東麓的大道北上蒙古高原、東北地區,都要經過盧溝渡口。由北而南的歸程,盧溝渡口也是必經。這也就是說,早在盧溝石橋未建之前,在大路通行的渡口上就已建有浮橋。只是由於永定河(金時稱「盧溝」)水流極不穩定,含沙量又大,特別是發生在春季的凌汛期和夏季的伏汛期,就極易被兇猛而來的洪水衝垮,並泛濫成災。這就嚴重地威脅著這條南北大道的暢通。

在《北轅錄》一書中這樣記述:「盧溝河亦謂黑水河,河色最濁,其急如箭。」《許奉便行程錄》中也說:「盧溝河水極湍激,每候水淺,置小橋以渡,歲以為常。」

1153年金海陵王完顏亮在遷都燕京(即中都)之後,這個南北交通的樞紐地位更顯重要。對此,有人曾這樣記述道,「盧溝渡口兩岸多旅舍,以其密邇京師,驛通四海,行人使客往來絡繹。」這就是說,不僅南北往來的商旅需要盧溝渡口有一個正常的往來,而且作為金朝都城所在地的中都城,無論在政治上,抑或軍事上,也都需要保證盧溝渡口的暢通無阻。然而,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五月,盧溝河洪水泛濫,決口上陽村。當時金世宗完顏雍曾徵令金中都周圍方圓15千米以內的民夫前往堵塞決口,但奏效甚微……就在此三年後金世宗下詔:「盧溝乃使旅往來之津,令建石橋。」但是,這個「詔令」尚未得以施行,金世宗竟為其屬下所殺。

金章宗繼位後,決定先行造船以渡往來商旅,繼而「更命建石橋」。金明昌三年(1192年)石橋建成,敕命「廣利」。繼而又在石橋東西兩岸營建廊舍,以方便過往官吏,商旅住宿。自此之後的各代帝王,均對盧溝橋進行過不同程度的修繕、加固。至於在橋頭築城駐兵,以控制這條往來京城的咽喉要道,那是明朝定都北京以後的事兒了。

有意思的是,「廣利橋」之名,意為「廣而得利之橋」。雖為皇上所敕,但沒有想到的是人們卻並不相承,且仍稱之為「盧溝橋」。

盧溝石橋的建成,無疑是中國建橋史上的一項偉大成就。其工程之雄偉,石雕建構之精美,技藝之高超,都是超群的。義大利威尼斯人馬可·波羅曾於1271年隨同他的父親和叔父,來到當時的大都城,並先後在中國居住達17年之久。他在看到盧溝橋之後,曾對其大加讚賞。他在《馬可·波羅遊記》書中這樣寫道:「盧溝河上有一美麗石橋,各處橋樑之美鮮有及之者。橋長三百步,寬逾八步。十騎可並行於上……橋兩旁皆有大理石欄,又有柱、獅接承之。柱頂別有一獅,此種石獅甚巨麗,雕刻甚精……頗壯觀也。」

正是由於《馬可·波羅遊記》中對盧溝橋的精彩描述,西方人早在700多年前,就已知道在中國有這樣一座工程浩大,且極為精美的盧溝橋了。

來源:北京青年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e8e725f6b9be846792db671f8e4f5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