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的生命力

2022-09-01     《藝術與設計》雜誌

原標題:韓流的生命力

藝術設計的朋友們

JI WON CHOI 《Excessivism》系列

2022年9月,《韓流!韓流》時尚主題展即將在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拉開帷幕。本次展覽設立「從廢墟到智慧型手機」「聚焦韓劇和電影」「流行音樂和同人圈」「K-beauty與時尚」四大主題,約200件展品,從時尚、戲劇、音樂、文學和電影等領域,展示韓國豐富多彩、充滿活力的流行文化,引導觀眾沉浸式體驗自1990年代後期席捲亞洲乃至全球的「韓流」現象。「韓流」作為韓國文化產業的代表,在全球範圍內輸出將近三十年,經久不衰的同時,也形成了獨特的流行文化產業的高標準生產模式。在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等各種碰撞中,迸發出蓬勃強悍的生命力。作為系統梳理韓國流行文化的首展,V&A博物館的本次展覽也表明傳統西方文化陣營再也無法忽視這股來自東方的流行力量。

斷裂的時尚現代性

「韓流」(Hallyu)一詞源於圍棋界,20世紀90年代末的國際圍棋比賽中,韓國選手屢屢獲獎,圍棋界將這一現象稱為「韓流」。隨著韓國影視行業、音樂行業與綜藝娛樂等廣播電視文化產業的蓬勃興起。1997年,中國媒體第一次將韓國大眾文化的流行現象稱為「韓流」,由此這一詞語開始用以泛指韓國大眾流行文化的風靡。

JI WON CHOI 《Excessivism》系列

本次展覽對韓流崛起進行了溯源。展覽中有一幅由趙俊民(Jun Min Cho)拍攝的江南區的現代公寓樓照片,前景是衣著樸素、在荒草地中耕種的農民,背景林立著正在建設的充滿現代化氣息的標準公寓樓。韓國崛起中傳統與現代的雜糅性與斷裂感不言而喻,這也貫穿了韓流的文化氣質。作為一種創新,韓流以東亞傳統文化為本源,融合西方現代文化生產的要素,在東亞市場中,藉助中華儒家文化圈內各國的文化趨同性,快速獲得共鳴與傳播,同時利用西方對東亞異域想像打開國外文化消費市場,以西方熟悉的文化生產模式快速獲得認同,這些特點尤以韓國影視行業為突出。讓大眾流行文化消費品成為展品,本次展覽選取了2021年Netflix的熱門劇集《魷魚遊戲》,展出了劇中標誌性的粉色警衛服裝和綠色運動服,在這部作品播出後不到兩周的時間內,「魷魚遊戲服裝」成為亞馬遜上搜索量最高的產品之一,並精準卡在西方萬聖節的消費熱點,一舉拉動勞動力價格上漲和疫情影響下持續低迷的韓國服裝業。韓流時尚從一開始在廢墟中以唐突的方式試探,到熟諳時尚文化的流行模板,完成了整體韓流時尚的現代轉型。

從韓服到韓流時尚

韓服(Hanbok)作為韓國傳統服飾,是這個國家最具代表性的標誌之一,但由於本身樣式的限制,韓服與大部分民族國家的傳統服飾一樣,除了出現在婚禮、宴會等重要場合之外,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少出現。V&A博物館收藏了三套金英珍(Kim Young Jin)設計的現代韓服作品,並在本次韓流展覽中展出其中一件紫色連身裙,以此代表以韓國傳統服飾為靈感所設計的現代時尚服裝品牌的積極探索。

BACKGROUND 2021秋冬系列

設計師金英珍的品牌「差異金英珍」(Tchai Kim),以「生活韓服」的概念為品牌核心,在傳統韓服的基礎上,改造出更適合現代人日常穿著的新韓服,去繁就簡,希望人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穿著韓服。品牌名稱中的「差異」(Tchai)有多重意涵,包括對傳統與現代的差異辨析、對韓服與漢服、和服的區分,以及Tchai Kim品牌自身的兩大部分之間的差異。一部分「差異金英珍」主營韓服高定業務,為顧客手工定做傳統韓服中的襯褲、裙子、赤古里等服飾;另一部分「差異金」則是現代韓服成衣設計。對於金英珍來說,同時經營兩個品牌是她在傳統韓服走向韓流時尚的過程中繁重但必要的探索,她曾師從首爾市無形文化遺產傳承人朴善英,學習縫紉與韓服,並在「差異金英珍」中繼續深化傳統韓服的技藝,而「差異金」則是她將傳統韓服現代化的實驗場,藉助她曾在路易威登男裝等西方服裝公司十餘年的工作經驗,將東西方不同的裁剪方式融會貫通,在現代韓服的製作上,她突破了傳統韓服的原材料,使用諸如法國的蕾絲、英國利伯緹布料等用作面料,融入個人的設計特色,將東西方對女性優雅的不同理解融合進現代韓服當中。

BACKGROUND 2021秋冬系列

本次展覽還展出了一套色彩艷麗的條紋套裝,由設計師李成珠(Sung Ju Beth Lee)的服裝品牌「再次」(Darcygom)提供。Darcygom是受韓國傳統文化啟發的現代可持續時尚品牌,由曾在國外生活15年的設計師李成珠回到韓國後創立。這件服裝受韓國傳統色譜五種顏色的啟發,稱為OBANGSAEK,色彩濃烈而優雅,並且代表了天地海洋間的五種元素,這種多色條紋組成的織物叫作SANEKDONG,通常用來作為傳統韓服中袖子細節的部分,但這一技藝正瀕臨消失,李成珠發掘出這一織物中的時尚感,將不同的條紋混合在一起大面積應用,以非傳統的方式傳達出現代服裝獨特而時尚的視覺效果,讓傳統重新煥發出生機。

韓流的建構與「解毒」

2013年,韓國文化觀光體育部將韓流的發展分成了三個階段,1997年至2000年代中期為韓流1.0時期,主要通過電視與網絡渠道,以電視劇為核心在亞洲進行傳播;2000年代中期到2010年代初期為韓流2.0時期,通過更新的SNS和YouTube渠道向亞非歐和北美開始輸出以K-POP為核心的偶像明星,在這一過程中逐步完善偶像生產的流水線化;從2010年至今,韓流進入了3.0時代,形成了K-Culture(韓國文化)的內容矩陣,在韓國政府的規劃與支持下,通過多媒體渠道向全世界輸出韓流。

BACKGROUND 2021秋冬系列

韓流3.0所標榜的不僅僅是 K-pop 中代表「KOREA」的「K」,也代表著一種無國籍的、超越時空的、抽象的「K」。在這種富有雜糅性與傳染力的流行文化浪潮中,韓流時尚湧現出一批韓國當代時裝設計師,包括韓式高級定製品牌BACKGROUND、時裝潮牌D-Antidote和韓國新銳無性別設計服飾品牌Blindness、韓裔美籍設計師崔智元(Ji Won Choi)聯名款。

對於韓國高街時尚而言,更重要的工作在於充分利用韓流文化的影響力進入全球時尚的話語體系。以D-Antidote(簡稱D&TDot)為例,作為韓國首爾設計師品牌,它與全球諸多時尚品牌類似,尋求可以解決習慣流行趨勢的消費者瞬間丟棄的需求方案,為時尚沉迷者「解毒」。韓國的年輕時尚設計師們通過在西方的時裝學院學習到的手法,將不同文化的元素相互結合,以各種青年文化為靈感,重新詮釋潮酷的韓式時尚。雖說是「解毒」,但其藉助韓流偶像明星為自己站台,與FILA這樣的西方運動品牌進行多次聯名,在全球範圍內推動韓流時尚的進一步升溫與追捧,何嘗不是為消費市場注入了韓流時尚新的毒性。

西方話語、文化挪用、現代生活等力量一直在撕扯著韓國傳統文化,V&A博物館此次的《韓流!韓流》時尚主題展,展現了韓國戰後在文化現代性上的強大包容和適應能力。韓流以肆無忌憚的如「江南Style」般的洗腦印記和複製效率,將屬於它自身的和與它對立的,統統都囊括進韓流時尚大熔爐中。至此韓流的生產與消費特徵便逐漸顯現出來:通過影視、偶像、音樂等鋪天蓋地重複式、狂歡式的文化輸出,作為標準時尚模板迅速複製到世界各地。在包容與適應中,實現突圍。

文 Article / 趙靜 Jing Zhao、黃心儀 Xin Yi Huang

圖 Pictures / 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BACKGROUND、JI WON CHOI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d9c9102cc18497918bcafaa8b34f4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