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芒來小姐
央視熱播劇《人世間》大結局,
看得我熱淚盈眶。
周家四對夫妻,
在時代的洪流中沉浮多年,
歷經坎坷,
終於迎來了各自的歸宿。
他們是萬千東北人的縮影,
橫跨50年的時代發展,
書寫著歷史之外的溫情;
也是婚姻最好的答案,
透過坎坷中的溫情,
讓我們看到婚姻的四種真相。
周家父母,
周志剛和李素華,
是典型的「互補式愛情」。
周志剛脾氣硬、要面子;
李素華心腸軟、善隱忍。
看起來,就是「八桿子打不著」的兩類人。
可周志剛也有溫情脈脈的一面。
他去貴州找女兒,
偶遇一個賣狗女孩。
明明急著趕路,
卻還是買走了一隻小狗,
只因為,不忍心看它被遺棄。
周榮不回家,李素華不勉強;
但她堅持要用無聲的母愛,
來維繫母女倆人的情誼。
他們住在最髒亂差的「光字片」,
兩個人都大字不識。
卻堅守著「嚴父」「慈母」的傳統美德,
拼盡全力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大兒子周秉義考上北大,當了市長;
二女兒周蓉也考上北大,出國讀研;
連「不爭氣」的小兒子,
最後也成了銷售經理。
父母和睦融洽的婚姻,滋養了子女。
三個孩子都深深地愛戴著爹媽,
也都像爹媽一樣秉性純良;
同心協力的深沉愛意,
也滋養了他們自己。
常年互補,
讓他們成了「最懂彼此的人」。
周志剛下西南,臨行時,
李素華沒有說一句挽留的話,
卻不斷往丈夫的行李里塞乾糧。
周志剛厲聲喝止,
兩人吵了起來。
四目相對間,
周志剛讀懂了妻子的不舍,
他像孩子一樣靠在妻子背上,
默默地表達依戀。
李素華對丈夫,又何嘗不依戀呢?
周志剛去世前,
隔著子女,無聲地看了妻子一眼。
這一眼,
道盡了幾十年默默陪伴的感激。
他們身上,
無時無刻不充盈著對彼此的愛意。
最平淡、最樸實,也最轟轟烈烈。
連那些鬥嘴吵架的雞毛蒜皮,
也成了平淡生活的調味劑。
平淡的生活也有著珍貴之處,
因為,一起看細水長流,
這背後的底色是愛。
而且,對於生活本身來說,
「陪伴」就已經是最長情的告白。
周秉義是周家長子,
也是全家最能幹的男人。
他和妻子郝冬梅是同學,
對文學的共同熱愛,
成了紅娘,將兩人牽絆在一起。
作為長子、大哥,
周秉義深知自己責任重大,
為了對得起父母的栽培,他一心苦讀。
高一,暗戀周秉義許久的郝冬梅表白了。
理性的周秉義權衡各方利益,
禮貌拒絕。
可在郝冬梅父母落魄之後,
周秉義成了她的避風港。
可在妹妹周蓉看來,這場愛情差了點什麼:
「目前,我從你倆的關係中只見柔情似水,
還沒洞察到激情的點燃。」
他背負著「振興家族」重任,
從未隨心所欲地活過,
自然不知道如何隨心所欲地去愛。
婚後,兩人相敬如賓,
沒激情的他們,
早早便過上了平淡如水的日子。
周秉義自嘲自己是「倒插門女婿」,
岳父岳母不肯和周家父母走動,
他深感憤怒。
可另一面,
又受恩於岳父岳母的提拔,
在官場一路晉升。
對外,他是一個好官;
對內,他是一個好丈夫。
卻邂逅了一場「艷遇」。
酒精驅使下,他在異國他鄉深吻了一個女人。
讓他找到了婚姻里「少了」的東西。
原著中,周秉義患了胃癌。
臨終時,他想通了:
幸苦操勞一輩子,死時一無所有。
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活出自己。
周秉義的婚姻告訴我們:
一段只有承諾的婚姻,
是悲哀的,也是無奈的。
承諾、親密和激情同時存在,
愛才能永不停息。
周蓉是周家次女,
叛逆精神十足,熱愛文學,
一心想追求書中轟轟烈烈的愛情。
邂逅詩人馮化成後,
她痴迷不已,
離家出走,
和他一起住山洞。
母親的哀求、父親的憤怒,
都置若罔聞。
好在,
這份付出得到了馮化成的回應。
兩人結婚後,
丈夫馮化成包攬了所有家務,
也給了周蓉全部的愛。
周蓉追求浪漫,他盡力把生活過成詩:
摘花送給她,不計回報疼愛她。
這份呵護,讓周蓉幸福得忘記了現實。
她一心讀大學、當教授,
把親生女兒丟給弟弟撫養。
如同一個活在夢中的人,
守著自己純凈的初心。
雖然純粹,但也經不起現實的考驗。
當生活殘酷的一面襲來,
丈夫放下自尊,
為了房子,到處送禮。
她的第一反應,
是指責。
丈夫被她數落得抬不起頭,
婚姻的天秤也開始傾斜。
爭吵、指責、抱怨……
有一次,就有無數次。
最終,馮化成出軌了,
婚姻也走向破裂。
重回單身後,
失去丈夫保護的她,
才知道生活真正的樣子。
女兒不認她。
母女闊別多年,早已感情生疏。
家人埋怨她,
年輕時自私追愛,
疏忽了陪伴父母。
「自私」這頂帽子,
牢牢地扣在了周蓉頭上。
但其實,
「為愛奮不顧身」,
只是因為忽視了一個真相:
浪漫需要建立在現實責任之上。
上不能孝順父母,
下不能當好母親,
連妻子也當得不合格。
為了追求愛情,她拋家棄子;
為了光明未來,她果斷離婚。
大結局中,
最「自私」的周蓉,
卻靠著一種足夠純粹的精神。
成了全家最成功的人。
考上北大,
成為了江遼大學最年輕的副教授。
離婚後,
還出國留學,
成為新時代高知獨立女性。
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所有人:
成就浪漫的是幻想,
但婚姻需要立足現實。
婚姻,不應該只為了滿足幻想。
喜歡追求浪漫,
就不斷成長,
有實力為浪漫買單。
才有能力排除萬難,抓住真實的幸福。
周家么子周秉昆,
一生都活在哥哥姐姐的陰影下。
大哥、二姐都是學霸,
他只有初中學歷,
為此沒少被父親揍。
他一生最大的願望,
就是讓父母滿意一次。
這份自卑,
也體現在愛情里。
鄭娟早年遭受性侵,
生下孩子後,獨自養育長大。
她日子很苦,
不但要養娃,
還要照顧年邁的母親和盲眼的弟弟。
周秉昆受人所託,
每月給她30月錢,
鄭娟對這個雪中送炭的男人暗生好感,
可總覺得自己配不上他。
周秉昆也喜歡鄭娟,
但他覺得自己太窩囊。
一個醬油廠的小工人,
薪水微薄,能給她什麼好日子過呢?
兩個暗生情緒的人,
遲遲才敢挑破窗戶紙。
家人的阻止、外人的流言、經濟的壓力……
讓周秉昆和鄭娟的戀情,
走得無比艱難。
相比哥哥姐姐,
周秉昆更愚笨。
但他扛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
母親臥病在床後,
他和鄭娟日夜照顧母親,
穿衣把尿、親力親為,
把母親從死神手裡搶了回來。
即使在父母眼裡,
他始終是那個「愚笨的小兒子」。
但在妻子眼裡,
他是一個頂天立地、重情重義的男人。
大結局中,
這對最平凡、最底層、最不被看好的夫妻,
反而成了最讓人羨慕的一對。
為了保全鄭娟的尊嚴,
他將她遭受性侵生下的孩子,
對外宣稱是自己未婚先孕生出的孩子。
當孩子生父來討孩子時,
他對孩子進行了一場「男人間的對話」:
我不管別人怎麼想,
我只要你媽幸福,你媽幸福我就幸福。
這句話讓無數女性觀眾淚奔。
這份不易深情,
鄭娟也給予了深厚回饋。
周秉昆入獄後,她一邊苦等,
一邊賣紅薯、賣冰棍撐起全家人的開銷。
錢掙得不容易,
可周秉昆出獄後,
她毅然拿出全部積蓄給他。
兩人的關係,就如戰友一般,
有愛意,更有義氣。
心理學家羅蘭.米勒認為:
能長期維持幸福婚姻的人,
通常能向配偶表達出大量的「相伴之愛"。
所謂相伴之愛,
是關係基於愛情,
但升華出超越愛情的情感。
從周秉坤和鄭娟身上,
我們能看到"相伴之愛"最好的樣子。
他們在愛情中培養出親情和友情,
彼此是愛人,是家人,也是最好的戰友。
不管經歷多少滄桑,踏過多少風浪,
他們始終守護在彼此身旁,
有著戰友般的義氣,
那是超越荷爾蒙之上的情義。
對於婚姻中的悲歡離合,
《人世間》原著作者梁曉聲寫道:
「當時光流過,
曾經的每一份經歷都成了寶貴的禮物。」
婚姻不易,
經營出一段有承諾,
有激情、也有親密的婚姻,
彌足珍貴。
願每個人的生活,
充滿這份完整的愛。
—— End ——
作者:芒來小姐,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深男女觀察員,已出版《姑娘,活得大氣才夠精彩》。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