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他於6時20分逝世

2024-06-03     江西衛視

據云南大學官網消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稀貴金屬冶金專家、雲南大學教授陳景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6月1日6時20分在昆明逝世,享年89歲。

陳景(資料圖 來源:雲南大學官網)

陳景1935年3月出生於雲南大理,1960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8月畢業於雲南大學有機合成專業,1958年8月至2005年4月在昆明貴金屬研究所工作,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兼任雲南大學教授,2005年5月起在雲南大學工作。

陳景作為我國著名的鉑族金屬冶金專家,一直致力於稀貴金屬的冶金與分離分析。他不僅從原子層次上研究了貴金屬分離方法的化學反應原理,總結提出了貴金屬配合物的熱力學穩定性與動力學惰性間的規律、氧化還原反應規律、難溶配合物溶解度規律、親核取代反應活性等系列創新觀點,在科學出版社出版了專著《鉑族金屬冶金化學》,而且帶領團隊率先在國內利用固相萃取技術富集分離稀貴金屬,並建立了系列稀貴金屬分離分析新方法,形成了切實服務地方產業的研究成果。

據教育部官網報道,在2008年陽宗海發生砷污染事件後,雲南省科技廳曾通過招標網向全球公開招標,尋找治理方法,但由於陽宗海水體量大,而且治理目標是把砷濃度從0.128mg/L降低到0.050mg/L以下,因此,當初參與競標的50餘家單位大多知難而退。當時已74歲高齡的陳景得知這一消息後,主動請纓,帶領團隊,日夜奮戰在陽宗海兩年多時間,終於用不到公開招標最高預算經費百分之一的成本將陽宗海的砷濃度降到了0.050mg/L以下。在這兩年中,陳景時常親臨現場,實地指揮工作,根據進度調整治理方案等。

在陳景的言傳身教下,團隊教師不僅在陽宗海砷污染治理過程中,任勞任怨地工作,在平時的教學與人才培養工作中,也認真負責,積極主動,堅持為人師表,深受同學們的好評與愛戴。

陳景曾經說過:「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樹立為國家利益服務的大局意識,除了在自己的專業上進行理論探索外,一定要將成果推廣應用到社會經濟主戰場,使我們的研究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做出貢獻。這是國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這也是我們科技工作者的價值所在。」

除帶領團隊創造性地提出了利用沉澱吸附法對陽宗海砷污染進行治理,攻克了高原湖泊陽宗海砷污染治理的難題,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外,陳景院士還為雲南金寶山低品味鉑族金屬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了技術支撐。早在1971年,雲南大理金寶山就被發現是中國第二大鉑族金屬礦山,綜合潛在價值280億元,但由於該礦品味很低,開採難度極大。改革開放後,曾有十餘家國際投資公司進行過考察,均提不出合理的開發方案。針對這一問題,陳景院士帶領團隊長期進行科研攻關,突破了「鉑族金屬礦只能用火法冶煉」的傳統觀念,研究成功了浮選精礦直接進行氧壓酸浸和加壓氰化的全濕法新工藝,使該礦的開採具有了盈利條件。

在長期的科研與教學工作中,陳景為培養青年學子嘔心瀝血,甘為人梯。在他的領導下,團隊制定了「依託雲南資源、服務地方經濟」的科研與社會服務目標,形成了老中青傳幫帶的良性發展機制,建立了以項目研究培養青年教師的發展模式,制定了系列激勵措施。在這些有效的管理辦法與措施保證下,團隊的教學與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整體實力不斷加強。

來源:教育部官網、雲南大學官網

編輯:陶素寧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d2cfdf5ddd2d6be077ff25521d891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