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是走是留不重要,外媒稱中國已跨越世界工廠,轉型專利工廠

2022-03-07     樂點科學視角

原標題:富士康是走是留不重要,外媒稱中國已跨越世界工廠,轉型專利工廠

富士康作為中國「世界工廠」最典型的代表,擁有員工百萬餘人,工廠數百家,年出口額高達6000多億元,在國內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同時也被視為經濟走向的風向標。自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這個風向標發生了變化。首先是開始頻頻投資於國外,包括美國的顯示面板工廠,印度的蘋果手機生產基地等,根據日本經濟新聞的報道,蘋果已經要求供應商評估將30%的產能遷移到其它國家的可能,對此富士康的表態是已經做好了準備,隨時可以完成產線的切換。其次,富士康的創始人郭台銘去職是富士康的未來將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作為擁有百萬員工的巨無霸企業,一個強力的領導人必不可少,富士康一方面積極響應蘋果的遷移號召,另一方面又公開澄清搬遷的傳聞,似走還留,富士康的未來如同霧裡看花,讓人難以分辨真假。

不過這些如今都不重要,中國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組裝工廠,富士康流水線的崗位對年輕人也不再有吸引力,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進入社會,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渴望用自己的智慧改變世界,而不再是一個只會簡單地接受指令的機器。由於勞動主體已經發生改變,「中國製造」逐漸向「中國智造」轉型,原有的「世界工廠」角色已經不再適合中國。近日,法國《歐洲時報》稱,表面上看,中國「世界工廠」的稱號正在被越南奪走,實際上中國越過了「世界工廠」這一階段,進入了「專利工廠」階段。中國工資水平大幅上升,生活成本的提高已及房地產價格的上漲加快了中國轉型的步伐。

WIPO(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總幹事Gurry表示,中國在國際專利申請方面堪稱進步巨大,中國已經從技術的使用者變為技術生產者。根據WIPO的數據,2018年中國總共提交了53345份國際專利申請,僅次於美國的56142份國際專利申請。其中華為的專利申請數量高達5405件,位居世界第一,也創造了一家公司國際專利申請數量的新記錄。國際專利申請排名世界前列的企業還有三菱電機(2812件),英特爾,高通和中興通訊。

國際專利也叫PCT(專利合作協定),不同於國內專利申請,通過PCT意味著企業可以在全球大部分國家尋求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中國近年來PCT國際專利申請數的年增長率都在10%以上,2016年首次超過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中國企業在國際專利的申請上表現搶眼,華為,中興近年來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尤其在5G領域,華為的必要專利遠遠超過愛立信,三星,高通等跨國企業,顯示了中國企業在技術領域的競爭實力。

以前作為世界工廠,大多數的中國企業不需要太多的研發投入,只要有人,有設備,有廠房就可以開工生產,賺著微薄的利潤,即使是代工之王的富士康,企業經營利潤永遠也不會超過10%,在這種環境下,員工想拿高薪當然不可能。蘋果雖然不直接生產手機,不過每年的凈利潤高達595億美元,現金儲備2200億美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而作為iphone手機的直接生產企業,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每年的利潤僅40億美元,而這還是近100萬員工創下的業績,國際品牌和代工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富士康是走是留,已經不再重要,短時間內或許會帶來一些不利影響,不過從長遠來看,隨著中國品牌的崛起,華為,小米,OPPO,vivo等品牌逐漸被國際市場所接受,蘋果手機的退守將成為必然,作為蘋果手機的首席代工商,富士康的日子也肯定不好過,而且國內ODM,OEM代工企業包括聞泰,華勤,比亞迪等將順利填補富士康留下的空白,成為新一代」中國智造「的代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c25fe82d51d569630c3ad61b6b19f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