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企業深耕產品,奮力拓展生存空間

2024-10-08     中工網

原標題:餐飲企業深耕產品,奮力拓展生存空間(主題)

線上線下全場景經營,加速發展「品牌衛星店」(副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裴龍翔

國慶假期,正是傳統餐飲旺季。家住上海的陳先生到陽澄湖旅遊,本打算好好品嘗當地的特色菜:「可聯繫了好幾家飯店,假期里包廂都訂滿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對方提出只能吃兩小時,接下去要翻桌。」

民以食為天,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吃」上有著最直觀的反映。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8月,全國餐飲收入4351億元,同比增長3.3%;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1241億元,同比上升0.4%。對比之下,7月,全國餐飲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1217億元,同比下降0.7%。

儘管8月餐飲消費止跌回升,但中國烹飪協會近日發布報告稱,8月份餐飲業表現指數為46.98,環比下降7.77。

眼下,消費者在餐飲消費方面已經不再單純關注價格,而是追求價格與品質的平衡,兼具口味與健康、符合消費者差異化餐飲場景需求的產品成為主流。在這種情況下,行業該如何應對?如何更好滿足消費者新需求?在日前召開的2024年餐飲產業大會上,多位從業者帶來的答案,讓更多人吃下了定心丸。

杭州蕭山一家老鄉雞「衛星店」坪效高達6600元;茶百道打造「秒提」新體驗,帶動月單量新增28萬筆;長沙一家「必吃榜」夫妻店開出4家門店……會上多個業態逆勢發展的精彩案例層出不窮。

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王莆中認為,餐飲是一個有長久韌性、求變求興的行業,正迎來30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式進入深耕時代。當前餐飲企業正在積極應對,線上線下全場景經營,是基本必備的能力。

在政策方面,上海市已發布《關於促進本市餐飲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圍繞降本減負、增能引流、場景創新、環境優化等方面,共提出10條舉措,各地的扶持政策也陸續出台。全國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特聘專家賈康表示,政策引領和技術創新,將促使餐飲企業積極構建數智化生態體系,進而提升運營效率和消費者體驗,整個行業也必然會在創新發展中基業長青。

「如果你不能精耕細作,那麼可能只能退出市場、退出行業。我雖然做了36年了,我還是把我當作是餐飲行業的業餘選手。」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表示,餐飲行業比拼的就是專業。鼓勵大家更多向「專業選手」學習,將企業做好、做大、做久。

擁有「太二酸菜魚」「慫火鍋廠」等品牌的九毛九集團,其董事長管毅宏也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做餐飲29年中發現「數字的秘密」:產品是1,其他都是後面的0。

「餐飲是一個慢功夫,急不得。」管毅宏表示,「以前我們每年會做5年計劃。但實際上真實地經歷下來,持續努力、方向對、能力夠,至少需要7年企業才會上一個台階。」

鄉村基集團董事長李紅也表示,「以前都是求快,但是今天不是求擴張了,而是要求有效的盈利額,有效的開店利潤。對於中式快餐來講,通過摸索追求極致的效率,找到極致性價比是一個基本能力,大家都要沉下心來,用最基礎的管理,用基本功去對沖不確定性。要把基本功練透,把對的事情做透做細,極致地追求顧客體驗。」

進入深耕時代,不少企業選擇求新求變,不斷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

例如,更多企業正嘗試以衛星店的形式觸達更多消費者。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150個餐飲品牌在堂食店經營基礎上累計開出超1000家衛星店。

「與堂食外賣店相比,這些平台與品牌共建的品牌衛星店,門店租金和裝修成本降低了60%,曝光增加30%以上,下單轉化率提升5個百分點,單店訂單是同期新店訂單量的1.74倍,平均利潤率達到14.8%。」美團外賣事業部總經理薛冰表示,品牌衛星店正在以每周100家的速度快速進入更多城市。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b7d0b8a2078dd7914d04548b8906e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