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葬分為古老樹葬和現代樹葬
什麼叫古老的樹葬?
古老是樹葬就是人死後,把屍體用草蓆包裹掛在森林的樹枝上,任其風乾。所以古老的樹葬也叫「木葬」、「風葬」、「懸空葬」、「掛葬」,後來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稍稍地把這種葬法改進了一些,把草蓆改為了棉布包裹或木棺材。
古人認為,樹是大自然中最純潔的生靈,人來源於大自然,所以死後也應該回歸大自然,所以把屍體掛在樹上,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回歸大自然。
還有一種說法是,人類最開始為了躲避野獸,晚上就會住樹上,所以人死後,後人讓其再次回歸樹上,當屍體風乾從樹上掉下來的時候也是給予樹木做肥料。
我國古代很多地方都有樹葬的方式,現在在我國西藏依然保留著這個古老的習俗,但是西藏的樹葬是非常地神聖的,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有樹葬的資格,只有夭折的兒童才有資格樹葬。
當地的人民認為孩子的靈魂是最純凈的,還沒被世俗的污染,還沒有罪孽,所以才有資格在大自然中與樹融合在一起,希望孩子們來世和大樹一樣茁壯成長。而成人之後,就開始有罪業,就要使用「天葬」,沒有資格「樹葬」了。
如今在西藏波密一帶的珞巴族還存在著古老的樹葬,就在川藏路線的卓龍溝,如果你的膽子夠大,可以去那裡看看神秘的樹葬,在那片如聖地般的林區有著很多樹葬群,前往樹葬的路上掛滿了經幡,穿過樹林就能看到不同的樹上放置著不同裝屍體的容器,有木棺材、塑料桶、背簍、泡沫箱等,還有的直接用布料包裹得厚厚實實的直接綁在樹上。樹上還掛著很多孩子們生前的玩具或是衣服,這是孩子的父母希望這些東西永遠陪伴著孩子。
雖然裝屍體的容器不一樣,但是相同的是父母對於早夭的孩子的愛,雖然有的棺木因為時間久遠已經掉下來了,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他們已經回歸大自然了,和大自然徹底融合在一起了,這是最好的安排。
什麼是現代樹葬?
現代樹葬的理念依然是建立在古老樹葬的基礎上,人與自然融合在一起,樹還是樹,但不是屍體掛在樹上了,而是骨灰埋入土裡,不做墳頭,只種一棵樹,周圍種上花草,讓樹代表墳頭,環保又節約土地資源,可以在樹旁邊刻碑文紀念先人。也可以在樹上掛牌子,也設有專門的場地焚燒蠟燭冥幣、點鞭炮,但是以後會慢慢過渡為鮮花水果祭拜。
現代樹葬還分兩種:一種是保留骨灰,一種是不保留骨灰,需要保留骨灰的就裝骨灰罈下葬,不需要保留骨灰的就用可降解的專用骨灰盒,經過一段時間後就完全和泥土融合在一起,也可以直接灑在土裡,再栽上一棵樹。這兩種方法都實現了古語「入土為安」,樹葬也非常地節約安葬費用。
有人發明了一種「植入式的樹葬」,還申請了專利。操作也是非常簡單,在一顆直徑30厘米以上的大樹的枝幹上挖一個洞,然後用不鏽鋼的罐子裝上骨灰,塞在樹洞裡,最後抹上癒合植物傷口的藥,在封上樹皮。
筆者覺得這種「植入式樹葬」不僅傷害樹,還對骨灰的安放非常不理想,樹只能裝一點點骨灰,多餘的骨灰怎麼辦?因為樹在大自然中,樹會因為一些特殊原因枯萎,樹也有可能被颱風颳倒,那骨灰怎麼辦?如果樹要被砍了,骨灰怎麼處理?幾百年後,如果有人去深山砍樹,砍著砍著出現了骨灰罐……
筆者覺得最合適的還是埋葬式的樹葬,一排排生機勃勃的樹代表著後人對先人的紀念,一棵棵茁壯成長的樹代表著先人以另一種形式活在親人的心中。不止環保,而且非常地節約土地資源。喜歡我就點贊加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