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C「遠征」泰國,空警-500踏出國門,「鷹獅」又要被虐了

2022-08-22     佐羅軍事

原標題:殲-10C「遠征」泰國,空警-500踏出國門,「鷹獅」又要被虐了

殲-10C「遠征」泰國,空警-500踏出國門,「鷹獅」又要被虐了

據環球網援引泰國《曼谷郵報》消息,代號「鷹擊-2022」的中泰兩國空軍聯合訓練,已於泰國空軍烏隆基地正式拉開帷幕,此次演習為期10天。中國空軍派出6架殲-10C、1架殲轟-7A戰鬥轟炸機及1架空警-500預警機參演。

從參演戰機型號上,我們可以看出,殲-10C總體作戰效能已日臻完善,至於殲轟-7A則是首次參演。反觀泰國空軍,參演主力依舊由老搭檔所組成,此外引進自法國的「阿爾法」攻擊教練機也一同露面。

泰國空軍在東南亞地區可稱為是一支空中勁旅,總體規模僅次於新加坡與越南空軍,擁有288架各型作戰飛機及4.5萬名人員。現有主力由34架F-5戰鬥機、60架F-16A/B戰鬥機、7架JAS-39C/D戰鬥機、8架「阿爾法」教練機及2架薩博-340預警機等組成。

泰國空軍不論是裝備採購、訓練方式;還是作戰思路、戰術風格等,都帶有濃厚的西方色彩,儘管放眼全球並不出眾,但在東南亞地區也足以傲視群雄,歸根到底,國小財薄是掣肘泰國空軍進一步提升總體實力的主要原因。

中泰空軍「鷹擊」系列聯合訓練始於2015年,在此之前已舉辦過四次,分別是2015年、2017年、2018年、2019年等。按照中泰雙方此前所達成的共識而言,希冀於通過上述聯合軍演,在加深兩國防務領域交流的基礎上,更是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提升兩國空軍的總體技戰術水平。

對中國空軍來說,泰空軍所列裝的西方制式戰機,以及在訓練、作戰等方面所遵循的西方標準,為認清現有差距、日後不斷發展及夯實總體水平等,可謂是提供了極佳的窗口與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泰空軍「鷹擊-2015」聯合訓練結束後,英媒《空軍月刊》曾刊發泰國記者安納蘿拉.柯薩庫的署名文章。在文章中,安納蘿拉.柯薩庫聲稱中國空軍當時派出的參演主力,即殲-11A戰鬥機,在演訓過程中不敵泰空軍裝備的JAS-39C/D,最終以0∶4的大比分輸給泰空軍,此文一經發布,旋即引發外界高度熱議,紛紛指摘中國空軍殲-11A戰鬥機總體性能落後不堪。

經事後詳細核查,該文所謂的0∶4大比分實為謠言,根本經不起任何推敲。據我方參演人員稱,由於殲-11A在機載雷達及飛彈水準方面存在著較大不足,因此在進行中距空戰時在JAS-39C/D面前吃了不少苦頭。可這並不意味著殲-11A一無是處,在近距離格鬥中,我方殲-11A的非凡表現也令泰空軍感受到了巨大壓力。因此再看安納蘿拉.柯薩庫的文章,顯得有些荒誕不經。

轉折點發生在「鷹擊-2019」聯合訓練中,此次軍演,中國空軍首次派出殲-10C戰鬥機參演,從定位及用途上而言,殲-10C相較於殲-11A,更趨近於泰國空軍裝備的JAS-39C/D戰鬥機,至於技術水準則是有著翻天覆地般的變化。

此外需要著重提及訓練模式,以往「鷹擊」系列聯合訓練採用的是「單機纏鬥」,即中泰兩國空軍不投入預警機參與演習,訓練內容主要圍繞雙方主力戰機所展開,力圖通過戰機個體間的攻防搏鬥,以此達到取長補短的目標。但鑒於當前戰爭形態的急速轉變與各種新銳技術的加入運用,使得體系對抗成為重中之重。

此次中泰空軍「鷹擊-2022」聯合演訓,中方參演主力依舊由殲-10C獨挑大樑。相較於泰國空軍的JAS-39C/D戰鬥機,在機載雷達性能、戰場態勢感知、機載彈藥水準等諸多方面而言,殲-10C均已呈現出碾壓態勢。

預警機同樣也是如此,泰國空軍列裝的2架瑞典薩博-340AEW&C預警機,又名S100B「百眼巨人」。該機採用最大起飛重量13.5噸的薩博-340B型區間支線客機為平台,通過加裝由愛立信公司研發的FSR-890「愛立信之眼」有源相控陣雷達整合研發而來,具備可靠性高、掃描波束快、抗干擾及區分近距離目標能力強等特點。

薩博-340AEW&C預警機在標準的6000米作戰高度時,雷達最大作戰距離為450公里、對戰鬥機大小目標的探測距離為330公里,對海上目標的探測距離為320公里,此外還可探測到150公里內的巡航飛彈。

儘管薩博-340AEW&C預警機性能不俗,但鑒於其採用類似平衡木的矩形雷達天線罩,使得其左右每個輻射口徑只能掃描120°側視角,因此在機首和機尾方向各有60°的盲區。該機在實際作戰過程中若想實現360°全方位覆蓋,就必須在空中不斷繞8字飛行,從而使得其在空情信息獲取、指揮引導等方面存在較大缺陷。

泰空軍之所以派出「阿爾法「」攻擊教練機,是考慮我方派出殲轟-7A所致,由此來看,「鷹擊-2022」新增訓練科目應為對地/海面戰役戰術級縱深目標攻擊與近距離空中火力支援等兩項。

「阿爾法」攻擊教練機為法、德、比利時等三國合研而來,主要由三種型號組成,分別是阿爾法E型(高級教練機/輕型攻擊機)、阿爾法2型(改進攻擊型)、阿爾法3型(高級教練機)等。該機長11.75米、翼展9.11米、高4.19米、動力系統採用2台由法國斯奈克瑪公司研發的「拉札克」04-C6渦扇發動機,單台靜推力達13.24千牛。

「阿爾法」攻擊教練機最大飛行速度達0.85馬赫,最大作戰半徑達390千米,轉場航程達4000千米。機翼下設置有4個掛架,除弔掛一個可拋吊艙外,還可掛載一門30毫米「德發」或是27毫米「毛瑟」機炮等(配彈150發)、一枚200~400千克炸彈、一個拖靶系統和非投轉接掛架等,最大載荷達2噸。

殲轟-7A是中國海空軍遂行對地/海面打擊及近距離空中支援任務的中堅力量之一,殲轟-7A最大起飛重量達30噸、機翼下設置有11個掛架,可攜帶各型機載制導/非制飛彈藥,最大載荷達6.5噸、最大作戰半徑則達到了驚人的1650公里,因此兩相比較,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通過「鷹擊」系列聯合軍演,在切實提升中泰兩國空軍技戰術水平的同時,還將進一步增加中泰兩軍互信。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儘管中國空軍在裝備性能、訓練水準上近年來已有脫胎換骨般的變化,在對壘泰空軍時絲毫不落下風;但泰空軍所採用的西方裝備及訓練模式,在時下而言,仍對中國空軍具有高度借鑑性。

與此同時,泰空軍可藉助「鷹擊」系列聯合軍演,進一步了解中國空軍高端戰機的總體水平,不論是殲-10C、殲轟-7A也好,還是空警-500也罷,在性能上不輸西方同類裝備。

泰國空軍裝備有44架美製F-16A/B Block15型戰鬥機,性能已經非常老舊,壽命也快要到極限。因此,泰國空軍目前一直在考慮採購新一代戰鬥機。配用有源雷達+霹靂-15空空飛彈的殲-10CE戰機的性能,顯然要壓倒泰軍現有裝備,至於採購價格與運營成本則遠勝之,極具性價比。因此,在不遠的將來我們或許可以看到,泰空軍戰鬥序列中,將會出現中國航空武器裝備的身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87e1450cbd5ebbb9bf0eeb702f74f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