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剛剛召開的全盟「掃黃打非」電視電話會議上,阿右旗巴丹吉林鎮陽光社區榮獲全盟「掃黃打非」先進集體。
陽光社區隸屬阿右旗巴丹吉林鎮,占地面積2平方公里,常住居民1917戶5381人,其中少數民族282戶687人,轄區內企事業單位6個,商業網點456個,安全文明小區8個。近年來,陽光社區將「掃黃打非」作為是黨管意識形態領域的重要抓手,統籌謀劃、主動作為、廣泛引導,全面推進「掃黃打非」工作向縱深推進,營造了健康向上、規範有序的文化環境。
強陣地 創機制 發揮「掃黃打非」堡壘作用
掛牌成立陽光社區「掃黃打非」基層站點,設立「掃黃打非」辦公室,明確基層站點負責人、相關人員基本情況、分工和聯繫方式,設置永久「掃黃打非」宣傳欄3處,通過暢通基層站點群眾舉報渠道,建立健全機制制度,著力破解「掃黃打非」的重點、難點和薄弱環節,確保涉「黃」涉「非」問題「發現在源頭、化解在萌芽、解決在基層」。
重宣傳 抓落實 確保「掃黃打非」入腦入心
以群眾關切為切入點,利用巴丹吉林沙漠國際文化旅遊節、廣場群眾文化演出等節慶活動,通過文藝演出以及小品、三句半、長調奈爾、歌伴舞等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形式,充實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眾文明素養,減少「文化垃圾」生存空間。開展農牧民素質提升工程和移風易俗、「一約四會」和「星級文明家庭」「善行義舉好人榜」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將「掃黃打非」宣傳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在潛移默化中引導人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剷除「黃、非」毒瘤滋生的土壤。充分利用LED顯示屏、宣傳欄、展板、廣播、微信等方式,廣泛宣傳「掃黃打非」知識,確保「掃黃打非」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強監督 遏源頭 築牢「掃黃打非」基層防線
堅持「掃黃打非」同鄉村振興、意識形態、平安創建、綜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設、公共文化服務等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構建形成「社區工作人員+網格長+黨員志願者」三級網格化服務體系和「監督員—社區—派出所」三級聯動監督管理模式,積極推行「三活、四清、五到家、六必訪、十條便民服務線」為內容的「34560」網格化管理工作法,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掃黃打非」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實現群策群力、群防群治、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營造了健康向上規範有序的文化環境。
來源 | 阿右旗「掃黃打非」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