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藏精,春溫不興」到底是何寓意?古人揭開真相,實用之極

2024-01-19     聃者徐史也

原標題:「冬季藏精,春溫不興」到底是何寓意?古人揭開真相,實用之極

中華文明,延續至今,從未中斷過。在古老的中國歷史長河中,蘊藏著很多發人深省的大道理。古代先人們喜歡將萬事萬物都與五行關聯,而且千絲萬縷還都有高度的實用價值。

比如冬季藏精,春溫不興,這句話就是把冬季和春季聯繫到了一起,這句話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在中國的24節氣中,其實有四立,分別是: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這四個節氣分別反映出了氣候的整體變化。在很多古代先人的眼中,有些動物到了冬天的時候就喜歡冬眠,這樣是為了更好的儲存能量,等到第二年的春天,他們可以更好的活躍起來。

所以,這對人來說也是同樣道理,萬事萬物在冬季的時候都是需要進行休養調整的,收藏好過冬的一切,只有這樣才會保障自己在寒冷的冬季不收到傷害,好好的活下去。

在古代時期,想要安穩無憂的度過冬天,就要在秋天豐收的季節時,儲存好糧食,為冬藏做更充足的準備,所以便產生了"藏精"二字。

《抱朴子》說「人在氣中,氣在人中,自天地至於萬物,無不需要氣並以氣為生。」,這氣就是人的精氣神,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修身其中也包含修好人的精氣神。

可以說,冬天是人們養精蓄銳的最好時節,在冬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按時休息,多吃一些滋補的肉類,儲存好能量,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抵禦這個寒冷的冬天。

精,是構成人體和推動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在相應的季節做對應的事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在冬天養好自己的精氣神和腎臟,這樣才能在來年的生活中活得更健康。

眾所周知,春天是萬事萬物甦醒的季節,春回大地,人們要在春天進行播種,而此時這個季節也是各種病毒最活躍的季節。如果你在冬天沒有好好調養身體,儲藏能量,養護好腎臟的話,那麼在春天各種疾病就會找上門。

春溫不興,不興我們都知道是無法興盛的意思,而春溫指的就是「溫為春氣,其病溫者,因時令溫暖,腠理開泄,或引動伏邪,或乍感異氣,當春而發,為春溫。」如果在冬天沒有好好養護自己的精氣,在春天的時候就會出現精氣外泄,體弱多病在春天便會給各種疾病可乘之機。

只要人們按照這樣的方式,在冬天儲藏能量,多吃一些滋陰補腎的東西,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養護好精氣神,才能更好的抵抗春天各種疾病和病毒,順應自然節氣來進行保養身體,這是老祖宗留下的無窮智慧,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69ec32e50c874659439f4af1285dfaf.html